首页 > 都市言情 > 从皇天命格开始高武成神 > 第345章 气运的重要性,自创绝学,大神通>仙术

第345章 气运的重要性,自创绝学,大神通>仙术(1/2)

目录

唐寰宇不能在紫微仙宗之内渡劫,必须在紫微大陆之中寻找一个合适的渡劫地点。

毕竟,北极紫微界覆盖整个紫微大陆。

唐寰宇得北极紫微界本源意志垂青,除非在紫微大陆之中实在找不到渡劫地点,才会去混沌之外。

当然,如若最终找不到的话,那么就只有询问便宜师尊,紫微仙宗的掌宗。

但是,渡劫的准备,必须早早筹备。

唐寰宇不相信,作为大罗金仙的掌宗,会赐给他什么渡劫秘宝。

一切都要靠自己。

为此,唐寰宇改变思路,尽可能提升十五阶地仙层次的不灭金身和地仙仙魂。

此时此刻,唐寰宇庆幸体内仙界的人族已经重返原始宇宙。

否则的话,一旦渡劫,这些人族将会成为唐寰宇最大的负担。

因为,渡劫之时,那混沌发出的劫难,会出现在体内仙界之中。

到那时,体内仙界之中这些连十二阶至尊都没有达到的武者,在劫难之力下,自然化作飞灰。

而且。

渡劫之前,唐寰宇还有一个执念,那就是登上真仙榜第一。

紫微仙宗·真仙榜,那是饱含北极紫微界创造以后,囊括紫微仙宗古往今来最强的真仙。

要是唐寰宇能够在当世成为真仙榜第一的话,那么肯定还能得到北极紫微界大大奖励。

但唐寰宇也不得不承认,真仙榜名列前茅的真仙,一个个都有着超强战力。

但是,唐寰宇要的就是这个挑战性。

因为如今真仙境即将百分百大圆满,唐寰宇已经杀入了真仙榜前百。

只不过,如今唐寰宇都觉得每一战压力很大。

真仙榜前百,无论是仙术还是仙宝,那都最起码已经推至了神仙境绝巅。

甚至唐寰宇估计真仙榜前十,仙术水准的话,都达到了十五阶地仙层次。

更加关键的是,真仙榜前百,记录都是一位位真仙最强一击。

这样的话,单纯防御很难抵挡。

而唐寰宇觉得,能够跟紫微仙宗史上这些无比惊才绝艳的真仙交手,无论是对开阳刀还是十大限的提升,还是对混沌先天大道的参悟,都有着莫大好处。

三人行,必有我师。

这些能够留名真仙榜的十三阶真仙,那一个个都是在紫微仙宗青史留名,换而言之,他们没有陨落的话,后来最起码都修成了十八阶太乙金仙。

甚至。

像是真仙榜前十,绝大多数修成了十九阶大罗金仙!

这是为什么唐寰宇执着打上真仙榜。

因为冥冥之中,可以得到紫微仙宗气运加持,可以得到北极紫微界意志更多垂青。

气运,在混沌海之中特别重要!

因为,混沌海之中,仙人气运的多寡,实际上,在唐寰宇看来的话,直接影响吸收混沌仙灵之气的效率。

气运,对唐寰宇而言的话,实际上就是这个体内仙界链接混沌海的仙灵之气通道。

这个通道越大,那么每时每刻从混沌海流入体内仙界的混沌仙灵之气就很多。

除此之外。

气运的厚重,同样影响通道的品质。

通道越好,这样的话,就完全不怕混沌之气的侵蚀。

便可以永恒承载混沌之气流入体内仙界之中。

所以!

对唐寰宇来说,在这混沌海之中,气运不像是在多元宇宙那般,可有可无。

而如若能够得到紫微仙宗的气运加持,那么对唐寰宇的体内仙界来说,可是有着天大的好处。

这种情况下。

唐寰宇自然是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得到紫微仙宗气运加持。

否则的话。

此前唐寰宇作为新晋主脉嫡传,都完全可以不参加真传大比。

但是。

唐寰宇毅然决然参加,而且还夺得了神仙境真传大比第一。

这一切,都是为了争夺紫微仙宗的气运!

为什么紫微仙宗内斗那么严重,为什么此前唐寰宇会被驱逐出武曲峰,那都是因为作为真传的唐寰宇,得到了武曲峰诸多气运加持。

这样的话。

自然就影响到了其他真传的利益。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唐寰宇没有表现出对十八阶太乙金仙有利的态势,直接渡劫成仙,让席景辉恼羞成怒。

最终才闹出这番闹剧。

而这番闹剧,已经导致了一尊十八阶太乙金仙形神俱灭,导致一位天仙境真传魂飞魄散。

甚至!

武曲峰如今许多真传包括仙峰长老或者席景辉,都还是忐忑不安。

此时此刻。

唐寰宇在洞府之中,手持宙光刀,演练各种绝学。

不仅仅是开阳刀。

此前在多元宇宙之中,是七门至尊绝学。

但这七门至尊绝学,在这紫微仙宗之中,是七门上位仙经的大罗绝学。

但如今。

唐寰宇需要将其他大罗绝学之中的绝招,融合到宙光刀之内。

开阳刀、十大限、大罗绝学,包括藏经阁之内诸多仙经绝学,各种刀术,唐寰宇想要创造出真正独属于他的至强刀法。

看似很狂妄,实际上是有些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

在跟真仙榜这些同阶真仙交手的过程之中,给了唐寰宇足够的灵感。

自创绝学,迟早有一天,都要进行。

只不过。

许多仙人的话,是将这个时间,放在修为突破到了金仙之后。

到那时。

对于仙人来说,凝练出不朽、不坏、不死、不灭的金性之后,能够遭受混沌侵蚀的时间更长,这样的话,金仙大能的寿元,自然是远超大能以下的仙人。

这种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