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动漫 > 气候边缘 > 第185章 数据幽灵

第185章 数据幽灵(1/2)

目录

东方联盟天京西郊的深夜,超算中心地下三层的通风管道嗡嗡作响。陈曦摘下防蓝光眼镜,屏幕冷光在她鼻梁两侧留下暗红的压痕。她摸出抽屉底层的黄桃罐头,舀了勺糖水含在嘴里——这是父亲在卫星测控站工作时养成的习惯,甜味能帮她在数据流里保持敏锐。

屏幕上的冻土解冻模型突然抽搐起来。本该平稳扩散的红色区域在楚科奇海沿岸扭曲成旋涡状缺口,像有人用橡皮擦去了部分现实。陈曦扯下扎头发的铅笔,发丝散落在肩头时,笔尖已经戳进便签纸:“第七次异常,坐标69°31'N170°47'W”。

“小陈,军用卫星数据通道还有两分钟关闭。”值夜班的保安老张端着保温杯晃进来,杯壁结着经年的茶垢,“你说你天天盯着这些鬼画符……”

陈曦突然抓起键盘旁的胶卷相机。老张被闪光灯晃得后退半步,搪瓷杯盖当啷落地:“发什么疯?”

“张叔,您左后方通风口的百叶窗,”陈曦边说边给相机换胶卷,“刚才有规律性震动,间隔11秒一次。”她扯过验算纸飞快写下频率公式,笔尖划破纸张的裂痕正好穿过楚科奇海的坐标点。

老张摸出警棍捅了捅通风口,掉下的积灰里混着半片钛合金薄片。陈曦用镊子夹起对着台灯端详,薄片边缘的激光切割纹与上周送检的北极冰样里发现的声呐零件完全一致。

机房突然陷入黑暗。应急灯亮起的瞬间,陈曦已经扑到主控台前。她摸黑敲击键盘的声响让老张想起20年前导弹演习时的电报员:“备用电源呢?”

“不是停电。”陈曦扯开配电箱,手电筒光照见被剪断的零线切口整齐,“有人不想让我们看到卫星过顶楚科奇海的数据。”她突然抓起老张的保温杯,将剩茶泼在服务器机柜侧面。茶水顺着伪装成散热孔的微型摄像头流下,在防静电地板上汇成诡异的圆环。

重连成功的瞬间,陈曦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残影。老张看着满屏跳动的代码,突然说:“你爹当年在西北找铀矿时,也常念叨地下水流向不对劲……”

“找到了!”陈曦猛拍空格键。屏幕闪出军用卫星的原始数据流,楚科奇海冰盖下方30米处,6个钛合金圆柱体正在发射低频脉冲。她放大热成像图,其中某个装置的焊缝纹路与通风口掉落的薄片完美契合。

机房大门突然被撞开。穿深蓝制式的技术主任冲进来,胸牌在应急灯下反着冷光:“陈博士,请立即停止……”

“王主任,解释下这个?”陈曦把监控截图甩在副屏上。画面显示两小时前,王主任的权限卡刷开了地下二层的气密门——那里存放着上周刚从北极运回的冰芯样本。

老张的警棍悄无声息抵住王主任后腰时,陈曦已经调出电梯监控。画面里,穿防静电服的工人正搬运贴着“气象传感器”标签的木箱,箱体缝隙渗出淡蓝色的防冻液,在地面留下黏稠的痕迹。

“那是正常的设备更新……”王主任的喉结上下滑动,汗水顺着耳后的陈旧疤痕流进衣领。

陈曦突然抓起电话,快速拨通国际长途:“墨飞教授,我需要你父亲1987年的盐矿注水记录。”她边说边用铅笔在便签上画着声波波形,“对,特别是注水频率与巷道共振……”

电话那头传来冰层崩裂的轰鸣。陈曦把听筒对准麦克风,李墨飞传来的声呐脉冲音频让主控台的示波器跳起尖峰。当两个不同时代的波形在屏幕上完美重叠时,老张看见陈曦的瞳孔剧烈收缩——那是她12岁解出全国奥数压轴题时的眼神。

“地下二层C区。”陈曦扯下白大褂往外跑,橡胶鞋底在防静电地板上吱呀作响,“张叔,带人去截住那辆货车!”

冷冻库的氨气味道刺得人流泪。陈曦用发卡撬开“气象传感器”木箱时,老张的强光手电照见六个裹着保温膜的圆柱体。她撕开某截胶带,9”的字样。

“这东西二十年前就该报废了。”老张用警棍敲了敲外壳,沉闷的回响里夹杂着电子元件松动的杂音。

陈曦突然掏出口袋里的激光笔。红光扫过圆柱体侧面的检修口时,某个凸起的螺栓反射出异常光泽。她用力拧开螺栓,带出的不是电路板,而是半张烧焦的照片——画面里穿防化服的人正在冰架上安装设备,背景里的破冰船舷号被刻意刮花,但船头悬挂的国旗残角还能看出枫叶轮廓。

超算中心突然剧烈震动。陈曦扶住货架时,整箱档案袋倾泻而下。某个泛黄的牛皮纸袋裂开,掉出她父亲参与编写的《西北地下水脉测绘报告》。她捡起报告的手突然顿住——附录页的铀矿分布图上,用红铅笔圈出的区域正是当年李墨飞父亲工作的盐矿。

“货车冲卡了!”对讲机里传来保安的喊叫。陈曦冲出冷冻库时,轮胎摩擦地面的焦糊味已弥漫到走廊。她扑到监控台前,看见改装过的货车撞开护栏,后厢门在颠簸中裂开缝隙,掉出的圆柱体在路面擦出蓝色火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