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后座(1/2)
那时候我还在上中专,坐在我和刘伟后座的是两位女同学,一个叫邹爱武,一个叫武秀芳。这两个名字听起来都很有个性,于是我灵机一动,给她们取了两个特别的绰号。
我把邹爱武叫做“周武王”,因为“武”字和她的名字很搭,而“周武王”又是一个很有历史意义的名字,感觉很霸气。对于这个绰号,邹爱武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好,反而还挺喜欢的,每次我这样叫她,她都会乐呵呵地回应我。
而另一个女同学武秀芳,我则叫她“武则天”。这个绰号也是因为她的名字里有个“武”字,再加上“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着名的女皇帝,这个绰号也很符合她的气质。武秀芳听到我这样叫她,也觉得很有趣,同样乐呵呵地接受了这个称呼。
就这样,我们之间的关系因为这两个有趣的绰号变得更加亲密了,每次在教室里,我一喊“周武王”或者“武则天”,她们就知道我在叫她们,然后都会和我聊天,大家一起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
一天,晚自习上,“周武王”在后面喊:“爱卿,接旨啦!”
我赶紧回头:“陛下,您有啥指示呀?”
“周武王”晃了晃手里的纸团:“帮朕把这个扔垃圾桶去呗?”
我一脸嫌弃:“这大鼻涕纸,我才不扔呢!”
“周武王”见我不乐意,赶紧解释:“这纸团包着的是铅笔屑,可不是大鼻涕纸哦。”
说着,“周武王”就把纸团打开了,我一看,还真不是。没办法,只好接过纸团,信守承诺,扔进了垃圾桶。
我屁股刚挨到座位,就听到“周武王”在后面喊:“爱卿,听旨!”
我老大不乐意地回过头,嘟囔着:“陛下,您又有啥指示啊?”
“周武王”笑嘻嘻地说:“给朕打杯热水来。”边说边把水杯塞给我,那表情,简直是不容置疑。
我直接懵圈了,这是啥旨意啊?要打这杯热水,我得跑出教学楼,到老远的锅炉房去。
“周武王”板着脸,故作威严地说:“你敢不听朕的旨意?”
我想起自己的承诺,赶紧赔着笑脸说:“不敢,不敢,微臣这就去。”
“武则天”也跟着凑趣,她也拿出自己的水杯,用命令的口吻说:“爱卿,也给朕打一杯!”我无奈地接过两只水杯,非常懊悔给她俩起绰号,真是自找苦吃。
我一路小跑,给“周武王”和“武则天”各自打回了一杯热水。
“周武王”接过水杯,乐呵地说:“爱卿辛苦啦,朕把“武则天”这位大美女赏赐给你,爱卿快收下吧。”
“武则天”一听,脸“唰”地一下就红了,挥起小拳头对着“周武王”就是一通乱捶。
我那时候担任政治科代表一职,而“周武王”似乎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常常会向我请教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她会好奇地问我关于苏格拉底的麦穗的故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还有那句着名的“存在即合理”究竟出自谁人之口。
然而,由于我当时的知识储备还相当有限,面对这些问题,我实在是感到力不从心,根本无法给出一个令她满意的答案。每次被她问到这类问题时,我都只能支支吾吾,满脸通红,心中暗自懊恼自己的才疏学浅。
午后,微风轻拂着教室的窗户,调皮的粉笔灰在阳光柱里欢快地舞蹈。我把政治作业本整整齐齐地堆放在书桌上,心里盘算着下了自习就给王老师送过去。
后座又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仿佛有什么东西在悄悄地移动。这声音虽然不大,但在安静的环境中却显得格外清晰。不用回头去看,我也能猜到这是“周武王”和“武则天”又在互相揪辫子了。
这两个人就像一对冤家,总是喜欢捉弄对方。她们之间的互动就像是两只调皮的麻雀,不停地互相啄毛,似乎永远也不会厌倦。“周武王”的笑声和“武则天”的嗔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