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充满暴力美学的早期预警雷达(1/2)
东大的国防装备体系里,还缺少什么?
这个问题,李干心中早有答案,尤其是在关岛那里转了一圈后,获得这种装备的欲望就越发的强烈了。
美军在关岛上部署了一座早期预警雷达,探测距离达到了3000公里。
也就是说,东大的飞机在东南沿海起飞后不久,就会被关岛上的早期预警雷达发现。
东大没有这种超远探测距离的早期预警雷达。
苏联有,而且更加厉害、更加疯狂。
他们建了两部这种雷达,叫杜伽,一部在莫斯科附近,针对欧洲方向,另一部就在哈巴罗夫州,针对美国方向。
东大收回哈巴罗夫州后,立即接管了杜伽雷达基地。
李干率队来到这个叫做科姆索的小镇,杜伽雷达基地距离小镇有十几公里,位置很偏僻。
此前,李干看过杜伽雷达的图纸。
不过,当他站在杜伽雷达面前的时候,还是被这庞然大物给震惊到了。
这种雷达的天线阵列长460米!
整个高度是140米!
光是雷达的占地面积就高达100亩!
整个雷达基地占地600多亩!
李干昂着脖子看着这部充满了苏联暴力美学的巨型雷达,不得不为苏联工程师的能力感到钦佩。
戴着厚厚眼镜片的年永达是军用雷达专家,他还有一个身份,他是陆军参谋长年万树的亲弟弟。
哥俩两个路子,一个当兵后干起了打仗这个活,另一个提干后,转入学习雷达技术。
这么介绍年永达也许许多人不认识,但是如果提到歼-10C、歼-10D上面用的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吴强是负责技术整合的,雷达的关键技术是年永达克服的。
这时,年永达介绍道,“李局长,老毛子搞的这个雷达,一味追求探测距离,启动后,功率峰值高达10兆瓦,也就是相当于一万度电。”
“这个雷达开启后,会对无线电环境造成极大干扰。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之前每一次开启,整个大半个北半球的无线电都会受到影响,我国北部地区同样不能幸免。”
“在工作时,雷达的正面不能有任何活物,否则会被活生生烤熟。”
“不过,这个雷达的探测距离非常远,根据留下来的资料显示,老毛子曾经探测到了美军在阿拉斯加海湾的潜射导弹试射,距离达到了5500公里。”
年永达扶了扶眼镜,说,“我们要启用这部雷达的话,代价很大,这需要你来决定。”
李干微微点了点头,对随行人员说,“早期预警雷达在国防体系里属于支柱性装备,是战略性的,所以也称为战略预警雷达。”
“这种雷达不但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意义,在民用领域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
“根据我们的国防政策,我们需要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建设四部早期预警雷达。”
“我的设想是,在唐古拉山上部署一台,探测距离能够覆盖到欧洲中部地区。”
李干问年永达,“年总,我们的相控阵雷达技术世界领先,吸收了老毛子的早期预警雷达技术后,能否搞出大型相控阵雷达?”
年永达说,“技术理论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先搞双面或者三面相控阵,技术难度要低一些。”
李干拍板道,“那就先搞双面的,从2000公里开始,逐步递进。老毛子对我们放开了重工业领域的合作,抓住这个机会,结合舰载雷达来搞。”
顿了顿,李干说,“还有机动式预警雷达。机动式洲际导弹项目已经立项,我们不得不考虑一点,如果固定式雷达都被打掉了,我们靠什么来引导洲际导弹?”
“作为最后手段,搞机动式预警雷达非常有必要。”
年永达笑道,“李局长,你这是一口气给我们分了三个项目。我表个态,只要你大力支持,我保证完成任务。”
李干说,“我肯定大力支持,我会给你们编制单独的预算,不用怕花钱,能搞多快就搞多快。”
有了他的表态,雷达团队士气高昂,大家非常振奋。
什么叫做国之重器,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如果说洲际导弹国家的长矛,那么早期预警雷达就是国家的眼睛。
美国海军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半径是500公里。
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来的?
最关键的限制是,舰载预警机的最大探测距离是500公里,超出这个距离,什么都看不到,也就谈不上防空了。
苏联搞的图-22M3逆火战略轰炸机,采取可变后掠翼设计,最大突防速度高达2300公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