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医灵本草传奇跨越千年的中医 > 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枢转毂定乾坤

第383章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枢转毂定乾坤(1/2)

目录

墨矩量筋分楚越,道枢转毂定乾坤

一、铜人饮露动机关

神心阁演武场的青石板在卯时的露水中泛着冷光,石板上布满细密的纹路,纵横交错,细看竟是人体经络的走向图。四十九根木桩按北斗七星阵排列,桩顶的青铜圆盘都刻着不同的运动姿势——有的作马步冲拳,拳眼处嵌着颗细小的铜珠;有的呈弓步推掌,掌心凹陷处刻着"气"字。关节处的铜轴在晨光中转动,发出"咔嗒"轻响,每转动一下,圆盘边缘的刻度就跳动一次,精准无比。灵枢踩着第三根木桩的榫卯纹路站稳,足尖抵住圆盘边缘的刻度,突然屈膝下沉,木桩内部传来齿轮咬合的脆响,七道青铜挡板从地面升起,挡板上雕刻着《导引图》的图案,在他周围组成丈许见方的牢笼。

"《庄子?刻意》有云:'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素问的声音从挡板外传来,她正用墨家矩尺丈量着某个铜人的膝关节角度,尺身的刻度与铜人髌骨上的凹槽严丝合缝,连一丝偏差都没有。"但墨家《备高临》却说'力不若人,智不若圣,而后科学用兵',可见动静之道,本是同源。"她突然转动矩尺末端的旋钮,铜人突然做出个侧空翻,动作流畅自然,落地时脚掌的纹路在石板上拓出朵桃花,花瓣的数量正好是七片,与昨夜东偏殿的符号隐隐呼应。

演武场东南角的沙漏突然翻倒,银白色的沙粒漏出时化作细小的银针,在空中组成"五禽戏"的图谱,每只"禽"的动作都栩栩如生。灵枢盯着牢笼挡板上的暗纹——那些看似杂乱的线条,其实是人体经络与运动轨迹的叠加图,足少阴肾经的走向恰好与跳远的助跑路线重合。他突然旋身踢向左侧挡板,脚尖踢中的位置正是"太溪穴"对应的铜钮,挡板应声而开,露出外面站着的七个黑衣人,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下拉得很长,投射在地上像是七根黑色的木桩。

那些人都穿着皂色劲装,腰间系着嵌有铜矩的革带,革带上的铜扣在晨光中闪着光。为首者掀开斗笠,露出张布满老茧的脸,左手握着柄铁尺,尺端刻着"墨门武医"四字,字迹苍劲有力。"阁下便是神心阁那位能续断筋的医者?"他说话时下颌的咬肌微微颤动,灵枢注意到他右侧太阳穴有块淡青色的胎记,形状与墨家"转毂"机关的核心部件完全相同,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

素问突然将矩尺横在胸前,尺身与地面形成三十度夹角:"《黄帝内经》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墨家的'筋骨测量术'虽能校准动作,却不知'形与神俱'的至理。"她话音未落,七个黑衣人突然同时出拳,拳风激起的气流让桩顶铜人的关节剧烈震颤,演武场的露水被震成水雾,在晨光中凝成半透明的人形,那人形面容古朴,留着长长的胡须,正是传说中创"导引术"的彭祖,他的眼神仿佛能洞察人心。

二、铁尺量筋辨盈亏

演武场西侧的箭靶突然自转,靶心的红心渐渐凸起,化作个青铜小人,小人的皮肤是用特殊的青铜合金制成,泛着柔和的光泽。四肢关节都嵌着墨家的刻度盘,盘面上的指针随着小人的动作灵活转动。灵枢抽出终童针,针尖在阳光下泛着银光,他手腕轻抖,银针破空而出,带着呼啸的风声,恰好刺入铜人"足三里"的铜钮,小人突然做出个高抬腿动作,大腿与躯干的夹角显示在背后的刻度盘上——正好是《墨经》记载的"最佳发力角",分毫不差。

"长跑者的股四头肌需如弓弦,既不能过紧如崩,亦不可过松如绵。"灵枢俯身查看铜人膝关节的磨损痕迹,指腹划过那些细密的凹痕,能清晰地感受到岁月的印记。"你看这磨损程度,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筋劳则弛'的描述完全吻合。"他突然按住铜人髌骨,内部的齿轮转动声里,小人的小腿竟向后弯折成诡异的角度,露出胫骨内侧刻着的道家符咒,符咒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金光。

素问正在调配药油,瓦罐里的当归、红花在她掌心的旋转下渐渐相融,散发出辛辣的药香,香气中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草木清香。"墨家'舒筋散'需用酒淬,道家'活血丹'必以蜜制,"她用银匙舀起药油,滴在青铜小人的脚踝处,油珠顺着关节缝渗入,在缝隙中留下淡淡的痕迹。"但两者合用,便能解'运动无劳'。"药油滴落的瞬间,小人突然剧烈震颤,关节处喷出白雾,雾中浮现出《导引图》的残页,上面的动作一半是墨家的"投石超距",刚劲有力;一半是道家的"熊颈鸟伸",柔和舒展。

七个黑衣人突然列成雁形阵,为首者将铁尺横在胸前,尺身的刻度突然亮起红光,红光照在灵枢身上,像是在扫描他的身体。"阁下可知为何墨家弟子从无拉伤?"他突然侧身出拳,拳头带起的风声里,灵枢听见他腕骨发出的"咔咔"轻响,那声音与机关转动如出一辙。"因为我们的'炼筋术'能算出筋腱的最大承受力,正如《考工记》所言'审曲面势,以饬五材'。"

灵枢突然注意到为首者的左手小指微微弯曲,指甲缝里嵌着铜屑——那是长期操作墨家机关的标记。"但《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行伤筋',"他突然出掌拍向对方肩头,掌风激起的气流让对方衣襟猎猎作响,衣角拂过地面,带起细小的尘土。"过度精准的计算,反而失了'气至则力生'的灵动。"黑衣人踉跄后退的瞬间,灵枢瞥见他腰间革带的铜扣——竟是个缩小版的"木牛流马"机关,机关上的轮子还在微微转动。

演武场的铜钟突然自鸣,"当"的一声震得人耳膜发麻,钟声在演武场回荡,久久不散。四十九根木桩同时喷出烟雾,烟雾在半空组成幅巨大的人体经络图,图中的线条清晰可见。那些烟雾凝成的线条忽明忽暗,红色的线代表气血充盈,如同奔腾的河流;青色的线则显示亏损,像是干涸的河床。其中最黯淡的竟是"涌泉穴"到"太冲穴"的连线——正是长跑者最易劳损的足厥阴肝经,那根线细若游丝,仿佛随时都会断裂。

三、古阵藏机验虚实

暮色将演武场染成靛青色时,天空中出现了淡淡的月牙,月牙的形状像是一把弯刀。七个黑衣人突然围成圈,铁尺交叉成网状,尺身的刻度在暮色中亮起绿光,绿光在地上投下交错的光影,如同一张巨大的网。灵枢认出这是墨家"八门金锁阵",每个交点都对应人体的重要穴位,而阵眼的位置,恰好是演武场中央那尊刻着"彭祖导引图"的石碑,石碑在暮色中沉默矗立,仿佛一位睿智的老者。

"此阵能测出运动时的气血流动,"为首的黑衣人将铁尺插入地面,尺端没入泥土的刹那,地面突然裂开细纹,渗出淡红色的液体,液体在地上蜿蜒流淌,像是一条条细小的血蛇。"《墨道武经》说'力过则伤筋,气弱则废筋',请阁下破阵验证。"他后退半步,七把铁尺同时转动,尺身的刻度开始变化,显示出不同的数值,像是在计算着什么神秘的公式。

灵枢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左脚先踏入"生门",足尖刚触地面,就感觉到股向上的托力,仿佛有双手在托举他的脚掌,让他身轻如燕。他依循《黄庭经》的吐纳法调整呼吸,吸气时如闻花香,呼气时似吐云雾,双手成掌缓缓推出,掌心的劳宫穴正对"休门"的铁尺,尺身的绿光突然变亮,显示出"气行三寸"的字样,字体清晰可见。当他完成整套"五禽戏",动作行云流水,刚柔并济,七把铁尺的数值突然同时归零,地面的裂纹里浮出张羊皮卷,羊皮卷的边缘有些残破,上面画着墨家的"筋力计算图",线条精准;旁边却用朱砂写着道家的"气脉流转歌",字迹飘逸。

素问正在观察一位老者打太极,老者的动作缓慢而沉稳,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她手中的银簪随着老者的动作在空中轻点,画出无数细小的轨迹,轨迹在空中短暂停留,然后渐渐消散。"你看他运手时的腕关节,"她突然指向老者的右手,语气中带着一丝惊叹,"角度比《太极拳论》记载的多了五度,这正是《灵枢?经脉》说的'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的体现,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她将银簪插入地面,簪尖周围的泥土突然鼓起,化作个微型的人体模型,骨骼是青铜色,坚硬而稳固;筋络则泛着红光,如同流动的火焰。

演武场的火把突然同时摇曳,火光忽明忽暗,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光影中,石碑上的彭祖像竟活了过来,他的眼睛仿佛有了神采,左手持墨家矩尺,右手握道家拂尘,做出个"熊经"的动作,动作舒展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的运动之道,"石像的嘴唇开合间,石屑簌簌落下,落在地上发出细微的声响,"是墨之矩尺量形,道之呼吸驭气,缺一不可。"它的手臂突然伸长,矩尺的刻度在火把下投射出"七"字的影子,影子落在地上,与东偏殿符号中心的字迹完全相同,连笔画的粗细都分毫不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