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2)
他来景仁宫只带了梁九功一人,后宫该是没有收到消息才对。
德妃笑了笑,奉承道:“皇上睿智,臣妾从永寿宫而来,奉贵妃姐姐的命来与昭嫔妹妹商量事情的。”
曹玥没有任何反应,康熙反倒是挑了挑眉,对此很是好奇的样子:“哦?”
德妃识趣的解释了原委,为难道:“原本臣妾等也是为难,还是荣妃妹妹提起景仁宫只住了昭嫔妹妹一人,所以贵妃姐姐便吩咐臣妾来,想着与昭嫔妹妹商议,叫博尔济吉特庶妃住进景仁宫,如此一来,昭嫔妹妹也算是有个人说说话,解解闷儿了。”
德妃说的句句在理,而康熙担心曹玥整日一个人呆着,又不爱出去走动,着实容易闷着,所以觉得这主意也算不错,他心下松动,便看向曹玥,打算问问她的意思。
只是还没等康熙开口,曹玥扬手把手心里余下的三两枚棋子放进棋盒里,拒绝的利索:“皇上是知道的,臣妾喜欢清静。”
独居一宫不舒服么,她是疯了才会同意叫博尔济吉特庶妃住进来。
博尔济吉特庶妃身后有太皇太后撑腰,若是住进景仁宫,到时这景仁宫的一宫主位是不是她还两说呢。
曹玥不同意,康熙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也罢。除了景仁宫,朕记得景阳宫偏殿还未曾住满,叫博尔济吉特庶妃挪去景阳宫偏殿吧。”
景阳宫里住着成嫔戴佳氏和庶妃万琉哈氏,另有两三个小答应常在挤在后院配殿,前院东偏殿还空着。
德妃眼底有着掩藏不住的震惊,皇上竟会因为昭嫔一句不喜,就把博尔济吉特庶妃安排在了景阳宫?
景阳宫在永和宫后头,那地方也属实偏僻,离乾清宫远就不说了,离慈宁宫更远,从景阳宫走到慈宁宫,没有大半个时辰是到不了的。
德妃忽然就有些心慌,要是太皇太后知道了,绝对会把这笔账记在她身上的。
她刚想张口委婉劝说康熙改变主意,却听到皇上命她跪安的声音。
德妃僵硬的行礼告退,出了温暖如春的正殿,被外面的冷风一激,只觉得心凉透了。
此番她算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小书房里,曹玥捡着棋盘上的白子丢入盒中,康熙看了眼窗外:“你不喜欢德妃?”
曹玥指尖停顿片刻后继续着动作:“皇上何以见得?”
康熙轻笑一声,捡着黑子:“你不曾否认,不是吗?”
昭嫔喜憎分明,甚少口是心非,若是有口是心非的时候,那也必定是吃醋了。
康熙眼含笑意,自认对昭嫔很是了解。
曹玥抿了抿唇,直视康熙:“皇上说错了,妾不喜的不止是德妃,这后宫里所有您的女人,妾都不喜。”
答案直白的出人意料,康熙愕然过后,沉声训斥:“你这是善妒。”
曹玥并不害怕康熙的冷脸,甚至扬了扬下巴,理直气壮:“妾就是善妒,皇上您不是一早就知道?旁的地方妾看不见,管不着,也不心烦。可是在景仁宫里,您与妾一处时,妾不喜欢有人打扰。”
如此把善妒说的明明白白,还坦然承认的,后宫里唯有昭嫔。
不得不承认的是,若是换个人说这番话,康熙不仅不会信,还会冷落她。
可这话出自昭嫔之口,康熙心中没有半分怒气,反而有些新奇自得,毕竟当初昭嫔只是喜欢他这个人,并非是喜欢他皇帝的身份,仅这一点,就胜出后宫众人许多。
想明白后,康熙宠溺的摇了摇头:“你呀,说话也太直白了些,这话私下里在朕面前说说也就罢了,旁的时候可千万别说了,传出去对你的名声不好。”
曹玥轻哼着斜了康熙一眼:“妾又不是傻子。”
话才落下,安平端着煎好的药进来,黑黢黢的弥漫着苦涩味道的药汤子直令人犯呕。
曹玥却鼓起一口气,端着温热的药仰头饮尽。
安平忙递上了自己新研制出来的果脯:“娘娘吃一个缓一缓。”
曹玥摇了摇头:“不必,孙太医说吃这些会影响药效的。”
挥手叫安平退下,转头就见康熙看她的眼神里很是疼惜:“让你受苦了。”
曹玥笑了笑,目光是康熙从未见过的柔和与坚定:“皇上,妾会好好调养身子,咱们也一定会有孩子的。”
康熙心中虽然不抱什么希望,但看着曹玥没有放弃,也顺着她的意:“会有的。”
德妃回到永和宫,派了个跑腿的小太监把皇上的意思传达给钮祜禄贵妃后,回想起景仁宫里皇上对昭嫔的态度,越想越是不忿,她绞着绢子,后槽牙死死的咬着:“石莺,你悄悄的去内务府寻几本棋谱来,再找找库房里有没有棋盘。”
石莺领命,正要亲自去办,德妃又拦住了她,丧气道:“算了,还是先寻几本启蒙的书来,再从内务府找个识字的嬷嬷。”
她出身包衣,自小就入宫当了宫女,识的字本就不多,要想能看得懂棋谱,就只能从认字开始。
可是没关系,只要能叫皇上高兴,就是再难,她也要学。
石莺并未跟着德妃进景仁宫正殿,自然也不知里面发生了什么,但这并不妨碍石莺感受到德妃的心情不好。
这会儿又要开始学认字,想必是跟昭嫔有关。
石莺屈膝应下,还没出去,六阿哥胤祚忽然冲了进来,抱着德妃的腿,一脸不高兴:“额娘,儿子也要认字。”
六阿哥被德妃当做心肝儿宝贝,平日宠的跟眼珠子似的,自是不会不同意。
她摸着六阿哥的额头,宠溺道:“好,不过好端端的,你怎么想起认字了?”
六阿哥哼了一声:“儿子从景阳宫经过的时候,就听见成嫔娘娘在教七弟读书,所以儿子也要学,儿子是哥哥,以后总不能被人说比不过自己的残废弟弟吧?”
听到残废两个字,正殿里伺候的宫女们没有丁点反应,显然是平时就已经听惯了的。
德妃也没有要纠正的意思,拿了炕桌上的点心给六阿哥吃:“你今年虚岁也六岁了,按照年龄,也该同你的那些哥哥一样入上书房读书了。不然额娘回头求求你皇阿玛,让你提前去读书,好不好?”
一听到上书房,六阿哥眼睛一亮,点心也不吃了,抓着德妃的衣裳叠声道:“真的吗真的吗?”
兴奋过后,六阿哥又担忧道:“可是儿子听说上书房里的师傅们很严厉,会用戒尺打手心的,儿子不想被打。”
德妃无奈笑道:“傻孩子,你是皇家阿哥,是你皇阿玛的儿子,那些师傅们不过是奴才罢了,哪儿敢打阿哥们的手心?便是要打,也是打阿哥们身边哈哈珠子的。”
六阿哥没了担忧,就催着德妃赶紧跟康熙说,然后又跑出去玩了。
石莺目送六阿哥出去,讨巧道:“娘娘可真有福气,咱们六阿哥年纪不大,却是个知道上进的,奴婢还从没听说哪个阿哥主动要求去上书房的呢。”
德妃听的高兴极了,随手褪下手腕上的一个玉镯递给了石莺:“可不是么,胤祚便是本宫的福气。”
石莺笑着谢了赏,德妃不知想起了什么,脸上笑容消失殆尽:“本宫本以为成嫔是个怯懦老实的,不曾想也是个有心思的,竟私底下提前给七阿哥启蒙。”
石莺把玉镯戴在手腕上,不屑道:“娘娘不必在乎成嫔和七阿哥,就算七阿哥再有出息,可他天生腿疾,就注定了不讨皇上欢心,也影响不了咱们六阿哥的。”
德妃这才再次展露了笑容:“好了,本宫方才吩咐你的事,尽快去办,若是有人问起,便说是给六阿哥准备的。”
她生了四个孩子,胤禛打小被抱去了承干宫,还有一个格格早夭,如今膝下就只有胤祚和九格格两个孩子,还是太少了,怎么着她也要再生个阿哥,否则岂不是又要叫宜妃得意了。
还有昭嫔,今日之辱,她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