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九月青城 > 第199章 番外 史天赐

第199章 番外 史天赐(1/2)

目录

我叫阿史那天赐,我的阿爷叫做阿史那白眉,他是突厥可汗乌苏米施的兄弟。我在部落里长大,阿爷、阿兄们志在统一草原,我却只爱习武,于是六岁那年被父王送上了天山。巧的是,天山派的掌门人,我的师傅,也叫白眉。

师傅说我是块练武的好材料,三四年的时间,便已经把天山剑法练的炉火纯青,在门派的青年一辈当中出类拔萃,最得师傅的青睐。

我十岁那年,回纥、拔悉密、葛逻禄三部联军围剿我部,叔父乌苏米施可汗被杀,我的阿爷仓促即位,率部抵抗。我虽然醉心武学,但闻听部落有难,还是决定下山去助父兄一臂之力。然而当我赶回草原的时候,我父王的头颅已经被呈献到了长安。

我突厥与回纥、拔悉密、葛逻禄本是兄弟部落,为何突然会反目成仇,让我大惑不解。直到我找到皇族残余的流亡势力,我才知道,原来是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用离间计破坏了我们与其他部落的联盟。他的手下又通过高价收购战马的手段削弱了我突厥的骑兵战力。这才导致了天宝三年和四年,在其他部落和唐军的联合围攻之下,汗国的覆灭。

我胸中充满了复仇的火焰,但我才只有十一岁,皇族剩下的人也不足百人,要如何复仇,要如何复国,我只能先回天山,再做打算。

白眉曾受过我叔父的恩惠,这才会收我为徒,对我百般栽培,但当他得知汗国覆灭的消息之后,他的态度却变得暧昧不清。

我忍气吞声,留在天山,我知道我需要时间积蓄力量,让复仇的种子发芽。

五年的时间,我已经学会了天山派所有的武功,在武林中也小有名气,和大师兄一道被称为“天山双秀”。但这并不是我在乎的,五年时间,我做了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联络父汗的旧部,秘密打造一支复仇的队伍,等待时机成熟,我们便会开始行动。

时机终于来了,消息传来,王忠嗣因得罪了李林甫和安禄山,被二人联手构陷,险些被玄宗皇帝赐死。王忠嗣最终失去了权势和保护,被贬为汉东郡太守,李隆基没有杀他,是给了我亲自手刃仇人的机会。

我偷走了天山派的镇山之宝,雪花神剑,带着几个交情过命的兄弟离开塞北,来到了中原。

我们首先便来到汉东郡,原本以为会是一场硬仗,却没想到轻松便得了手。王忠嗣虽然是太守,但一个被贬的官员根本不受重视,府中的守卫更是疏于防范,我们轻而易举的便要了他的性命。更加讽刺的是,他的死只是被作为“暴亡”上报朝廷,竟无人追查。可能这样的结局,正是朝中某些人想看到的吧。

罪魁祸首如此容易便被杀了并不能让我感到满意,我们决定把目标扩大到王忠嗣那些曾经参与阴谋杀害我父汗的部将。

三年的时间,我们闯荡大江南北,手刃了几个仇人,招揽了一些死党,也长了不少的见识。这时候有师兄弟传来消息,天山派被不明身份的人围剿,师傅白眉不知所踪。我并不关心白眉老头的死活,毕竟他也只是势利小人,但这却给了我机会拉拢那些如丧家之犬的师兄弟。力量不断壮大,我也开始逐渐意识到,复仇并不足够,复国的念头开始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暗杀的名单上还有最后一个名字,完成了这次任务,便要开始我的复国大计了。

扬州,大唐最繁华的都市之一,也是我从未体验过的江南温柔乡。我在逍遥馆里厮混了数日,几乎忘了自己的使命,直到那惊鸿一瞥开启了一段造化弄人的孽缘。

我永远记得那一天,朱雀桥头,扬州城最喧腾的所在。酒肆的青旗在风里懒懒地卷动,蒸饼的笼屉揭开了,白茫茫的水汽裹着麦香腾上半空,又被桥下瘦西湖飘来的湿润水汽搅散。人声、叫卖声、驴骡颈下的铃铛声,沸反盈天地蒸煮着这方寸之地。

便在这时,一阵短促而清越的铜铃摇响,自长街那头迤逦而来,不疾不徐,如同热油锅里骤然泼入一勺凉水,竟奇异地压住了周遭的喧闹。

人们纷纷侧身避让,一顶青呢小轿,由四个精壮轿夫稳稳抬着,正穿行于这市井烟火之中。轿帘低垂,只用银钩松松挽起一角,仅容得一丝光、一缕风悄然探入。

我的目光,恰被那一角帘隙所俘获。

轿中端坐着一人。只一眼,周遭鼎沸的人声、蒸腾的雾气、酒肆的旗幡,乃至头顶毒辣的日头,都骤然向后退去,模糊成一片混沌的背景。天地间,唯余那帘隙里的一张侧脸。

那侧脸有着惊心动魄的弧度。下颌的线条收束得极其精巧,像最温润的玉石由名匠细心琢磨而成,一路流畅地向上延伸,没入耳畔几缕松散垂落的鸦青鬓发里。皮肤是上好的越瓷在薄暮时分透出的那种细腻莹白,此刻却被轿帘的阴影覆着,更添几分幽凉。一只耳垂小巧玲珑,悬着一粒浑圆润泽的珍珠坠子,随着轿子行进的微颤,在幽暗的光线里轻轻晃动,那一点微弱的珠光,竟似吸尽了周遭所有的亮色。

轿子行得更近了些。一阵风忽起,卷着桥头酒肆蒸腾的白雾,打着旋儿掠过轿窗。那帘子被风拂动,倏然又掀起寸许!

那一瞬,我终于看清了她的眼。

眼尾微微上挑,天然一段风流韵致,瞳仁却极黑、极深,仿佛凝聚了瘦西湖最深沉的夜水,又像是上好的墨玉,表面蒙着一层江南水雾特有的、难以捉摸的湿意。那眸光沉静,没有半分流转顾盼,只平视着前方轿帘垂落的幽暗,仿佛外界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

她并未向我看上一眼,甚至不曾察觉道旁杂货摊的布幌子底下有这样一个少年郎的存在。她的世界,似乎只在那方寸轿厢的幽暗与沉静之中。然而这沉静之下,我却莫名捕捉到一丝极淡、极遥远的倦意,如同深秋荷塘最后一片残叶上凝着的霜痕,不同于我见过的任何庸脂俗粉,凉得沁骨,又美得惊心。

轿夫沉稳的脚步声踏在石板上,那顶青呢小轿已越过他身前。帘隙彻底合拢,最后一丝泄露的容颜也被幽暗吞没。轿铃叮咚,带着一种不染尘埃的疏离,汇入长街喧嚣的河流,渐渐远去。

当时我还不知道,那惊鸿一瞥已化作无形的丝线,瞬间穿透这喧嚣的尘世,将我和她牢牢缚住,挣脱不得。

我没有想到,很快我便与她又见面了,而她竟然是我暗杀对象,扬州司马蒋守忠的女儿,蒋灵儿。

我打前站的时候,又看见了那张让我心驰神往的脸,我犹豫再三,把她掳出了司马府。可悲的是,起初以为我是采花大盗的她,过了几日,当得知府中惨剧的消息时,却又把我当成了救命恩人。

我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尴尬的局面,于是抛下她回到逍遥馆厮混,打算再快活几天就离开扬州。

就在此时,上天让我遇到了那个是我半生之友,也是半生之敌的男人,李乐山。

起初我没有把这个多管闲事的江宁不良人放在眼里,却没想到他武功甚高。更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有『君子卫』的线索。

这两年闯荡江湖之时,我们便听说过『君子卫』的名头,也一直怀疑天山派的灭门是他们做下的。我对于为师门复仇并没有什么兴趣,却想弄清『君子卫』到是什么来头。于是便顺水推舟,和李乐山一起去查线索,这一查不要紧,却让我发现了“青城之宝”的秘密。

原来有这么多人都在找“青城之宝”,既然朝廷和安禄山都如此重视它,那它对我的复国大计一定也有助益。

李乐山又把我拉回了蒋灵儿身边,既然这是命运的安排,我便顺其自然,让手下在暗中跟随,自己和他们一道走上了寻宝之路。

我至今想不明白,李乐山和韦雪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那位相府的千金聪明绝顶,几次险些坏了我的事,还让我折了最好的帮手。在武当山的时候,她故意放出消息,说如松道人知道“青城之宝”的秘密,我有些操之过急,便让手下赶在众人之前去找如松,打算挟持了他的女儿逼问消息。谁知道半路杀出个宇文及,几人混战在一起,三败俱伤。我那兄弟再无音信,我怀疑被猿猴撕碎的肢体,也有他的一部分。

寻宝未果,却不能半途而废,我们又千里迢迢的赶到了南诏。但此时我的想法已经变了,与其像没头苍蝇一样寻找那看不见、摸不着的“青城之宝”,不如借助南诏的力量帮我复国来的更加实际。

当然跟着李乐山他们来到南诏,我还有另一个目的,便是寻找师叔和他的武功秘籍。

白眉的武功平平,但是他的师弟邓白猿的武功却是登峰造极,傲视群雄。只可惜师祖说这邓白猿心术不正,武功来历不明,便将他逐出了师门。我不管他的武功路数正不正,我只想提升自己的力量。说来奇怪,这一路走来,不知为何李乐山的武功突飞猛进、一日千里,我已远远不是他的对手。虽然我的目标不是称霸武林,但越来越大的差距还是让我心有不甘。所幸,如我所料,师叔邓白猿就在大理无为寺中。不仅师叔在,连消失已久的师傅也在这里。只不过这对师兄弟阋墙,二人都已变成了尸体,而我却轻而易举的得到了梦寐已久那本武功秘籍。

我还没来得及好好研究秘籍中的武功,天下大势却发生了巨变。安禄山起兵造反,逼得大唐和南诏罢兵言和,我的计划再次落空。不过上天无绝人之路,一场山崩地裂让我们救了太子的命,加入唐军的阵营建功立业,一样可以帮我复国。

也是在那时候,蒋灵儿怀上了我的孩子。我把他们母子留在了终南山,护送着李沘直奔长安。长安不久便沦陷了,李隆基带着皇亲宠臣弃城奔蜀,大唐陷入了开国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中。总说“乱世出英雄”,要能抓住机会才成的了英雄。我抓住了机会,在李沘的授意下,我成功游说陈玄礼和高力士推动老皇帝禅位,为新皇帝立下大功。

我从此与李乐山分道扬镳,在太子李豫和悍将仆固怀恩帐下建功立业。陈涛斜、六胡州、香积寺,哪一次战役不是从尸山血海中滚出来,我也终于凭借战功步步高升,长安光复的之后,我已经当上四品中郎将。

把蒋灵儿母子接回长安的时候,宁儿已经一岁多了,看着他可爱的笑脸,我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

然而无论是四品中郎将的官衔,还是一家团聚的喜悦,都无法让我忘记自己的使命。在长安,我加速了复国的计划。

中郎将府成为了最好的据点,我将突厥的旧部,在军队里和江湖上笼络的人马都串连起来,只待时机成熟,便可重回草原。但我告诉自己,还需要耐心,背后没有强大力量的支持,就算重建突厥汗国,也会很快被回纥吞灭。我思来想去,我需要大唐未来的天子成为我的后盾,我决定把全部的筹码都压在李豫身上。

李豫性格优柔寡断,虽身为太子,却处处被李辅国和张皇后排挤。也正因为如此,他需要有人帮他,帮他对抗强敌,帮他上位,这又给了我机会。

两三年的时间,我保护东宫的安全,替他联络百官,拉拢朝野,成为了太子的亲信。不用南征北战,我也终于有了时间去练师叔那本秘籍上的武功。

那秘籍分为上下两部,前一本记载的武功叫做“血池神掌”,后一本则是“血影魔刀”。

我仔细研读了两本秘籍,其中的功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若能练成,不要说李乐山了,可以说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