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俱备(1/2)
第107章俱备
宫墙在暮色沉沉之际愈发肃穆,皇城侧的角楼飞檐挑起,刺伤层云。地上积水未尽,空明地泛着红色,踩上一脚,如同染上了血污。
内阁值房吵嚷声不止。
直到见元蘅提着一盏风灯挑帘入内,才终于归于沉默。其余几名大学士拱手告辞,最后只剩下正堂中垂首而坐的裴江知。
裴江知擡手,示意元蘅坐下说话。
元蘅将灯熄了,挨着微黄的烛火寻了张椅子,道:“陛下怎样了?”
她没去探望,单看步履匆匆的宫人,也知道整个宫中人心惶惶。毕竟才兴过一回大丧,所有人都对这种事有一种没来由的畏惧。
裴江知摇了摇头,叹息:“不好。伤到了肺腑,又咳血不止……估计是,要提前做打算了。”
竟到了这种境地。
在来之前,元蘅设想过糟糕的情况,却不曾想是如此严重。难怪方才她入内,见着的所有人面上都覆着一层愁云。
元蘅深吸了一口气,手撑在椅子上,指尖摩挲了一把。
“你觉得是凑巧么?”裴江知只是闭着眼睛,小臂搭在膝间,整个人说不上的覆了一层衰颓。
元蘅随手取了案上的文书,要翻不翻地看了几眼:“你怀疑我啊?”
裴江知的沉默代表了态度。
元蘅轻笑一声:“永津案疑点众多,我的确是心中不平。可陛下已经放了凌王,加之前段时日他往江朔送军粮。有时候不得不承认,他不适合做皇帝。可他对北成却没坏心思。我没必要杀这样的人。”
许久没吱声,裴江知缓缓叹了口气:“那我就知道了。其实我宁愿此事是你做的……”
皇帝猎场坠马,怎么可能是巧合。
前脚闻临放了闻澈,后脚他就出了事。闻临的确武艺射术不精,可尚未至坠马的境地。
据说他翻下马后顺着陡坡滚落颇深,此一遭,说是偶然也没人信。
是她做的,废承顺帝改立新帝,如此也算是当初裴江知费力将元蘅召回启都的原因。
若不是她做的,就是……
元蘅轻敛眼睫,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什么好怕的。从一开始陆从渊扶他登基,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废了或者杀了他么?你不要告诉我你没这么猜过。”
“我……”
元蘅声音很轻,语调凉如沁玉:“陆从渊一直按而不发,是忌惮凌王。所以他设了永津埋伏之局,杀了梁晋,囚了凌王。他以为从此没有什么阻碍了。可他没料到凌王活着从狱中走出来了。所以他才会着急于对陛下下手……”
裴江知浑身冰凉,后脖颈却又出了一层薄汗,紧张地攥紧袖口:“可有对策?总不能坐等着死。”
烛火忽地被风吹灭了。
裴江知抖着手去找火折子,重新点上,在明灭的亮色中看着元蘅。
元蘅道:“他太着急了,忘了他纪央城大部分兵力尚在永津,未来得及赶回纪央城。如此,就是对策。”
裴江知不明白:“就算你现在调燕云军入启都,也来不及了啊。永津比衍州更近啊。”
元蘅勾唇一笑:“你怎么就能知道,我是何时开始调动的燕云军?至于永津的陆氏兵力……呵,他将手伸到我的地盘了,就得提前算到,这手必得断在那里。”
本来还唉声叹息的裴江知,听罢此言,眸间闪过亮色,倏然擡首:“你……你早有打算?在陛下出事之前,你就想好要与之一搏么?”
她不止要一搏,若是玉石俱焚,也是可以的。
若是她对闻临一直以来是持以观望态度,那她对如今的局面,便只能说一句都在意料之中。
闻临纵容陆从渊,迟早会害了他自己。
陆从渊小心谨慎,对他布下之局步步满意,却不曾想也有人提前窥破。
在他必经之途,设以杀计。
出了内阁时,元蘅碰见了苏瞿。
是苏瞿特意在宫门口处侯她。
元蘅抿着唇笑拜,得体而知分寸,让苏瞿摸不准她的意思,心里不免七上八下的。
“那日晖春楼之谈,苏某本觉得大人是危言耸听。时至今日才清楚,与虎谋皮,终究不是长计。所以,苏某今日投诚,不知大人可还信否?”
苏瞿回拜,掌心奉上一枚调令。
元蘅对此物并不熟悉,可是看着纹路也明白——是十二卫调令。
当日陆钧安替闻临从侯府夺去之物。
没想到这陆钧安如此实诚,夺走这样东西,竟真的交由了闻临,如今代管在苏瞿这里。
元蘅低垂眼帘看了它一会儿,没有收下,凉凉道:“这太贵重了。”
苏瞿情急,拜得更低下去:“只有元大人能救命了,苏某别无它路可走。还望大人,不计前嫌。”
“不计前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