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金陵有个小舅舅 > 第21章 雨膏烟腻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

第21章 雨膏烟腻她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2/2)

目录

她面上陪着笑,连连称是,“母亲说的是。这次是儿媳冒进了。”她想着这一回招来了梁太主,二老爷家来少不得要收拾她,还是要将功补过才是,忙讨好道,“儿媳一心想在母亲跟前儿侍候,还请母亲准许我和大嫂每日晨昏定省,伺候母亲。”

梁太主淡淡说了一句容后再提,“我身边儿侍候的人太多,不至于劳累你们。”

她站起身,牵住了身边小姑娘的手,向着众人道,“这孩子今日同我有约,我就先领走了。”

二老夫人哪里敢再阻拦,又恐烟雨在梁太主身边胡说,忙应了一声是,又假做了慈爱模样嘱咐烟雨道:“……可千万仔细,莫惹了老祖宗不高兴。”

烟雨低低嗯了一声,跟在梁太主和小舅舅的身边儿,慢慢地走了。

一时间,河清园的院子里,只余下二老夫人并两个儿媳一个女儿在,蔷三奶奶忙扶了二老夫人坐下,见她这会儿气的直喘气,忙为她抚了抚前胸。

“母亲消消气,万莫气坏了身子。”

二老夫人厌弃地推开她,斥了一声,“这会儿你倒开口了。阿蘅还晓得帮我几句,你倒好,跟个锯嘴葫芦似的。”

蘅二奶奶同蔷三奶奶交好,这便上前来解围:“万没料到这小孤女得了太主的庇护,给程家做妾这档子事,怕是难办了。”

二老夫人微闭了双目,只觉得烦乱,“母亲等闲不来东府的,今日倒为了这小丫头来了,看来往后是动不得了,不行的话,就将程家推了去吧。”

顾玉叶在一旁幽幽地说道,“我怎么觉得,为这小丫头撑腰的,是宁堂兄呢?”

蘅二奶奶斜过去一眼,瞬间意会了,“说起来,程务青、顾珙,不都是瞧上了这小孤女的样貌,说不得六弟也是……”

顾玉叶的眉头却紧紧地皱起来,喃喃地说,“宁堂兄应当不是这种人……”

蘅二奶奶见二老夫人闭上双目在椅上休憩,这便扯了顾玉叶就往后头走,调笑了一句,“行了啊,这都嫁人两年了,就别惦记你那位宁堂兄了。”

顾玉叶幽幽怨怨地叹了一口气,“倘或是个表亲,说不得就能有些机缘……”

蘅二奶奶想着方才顾以宁那清瘦的身姿,俊朗的眉眼,心中也一阵激荡,搡了顾玉叶一把,二人便进了后堂。

这一厢烟雨随着梁太主出了河清园,石中涧正在外候着,先是向大长公主行了礼,这便向顾以宁低声说了几句,顾以宁听完,眉间便浅蹙了一道儿。

他向着祖母说道,“孙儿尚有公务,不能陪您了。”

见梁太主颔首,顾以宁又向着烟雨跟前走近了,温声道:“你在家安生候着,晚间你的娘亲便家来了。”

烟雨闻言又湿了眼眶,红着眼睛仰头道:“多谢您了。”

顾以宁说不必,他顿了顿,又道,“也谢你的惦念。”

烟雨眼睛里就多了几分疑问,顾以宁看了看祖母头上的那一枚小金鱼儿,烟雨即刻就懂了,红云一下就攀上了两腮。

他眼睛里含了半点细微的笑,视线落在她的腮边,方才侍女将那抹血迹拭去,这会儿已然不见了。

顾以宁调开视线,旋身离去了,梁太主却看着俩人谢来谢去,意味深长地笑了。

“他谢你的小鱼儿呢。”

日光澄澈,将烟雨的面庞晒出了点红晕,小女儿的心思瞒不过年过半百的梁太主。

她若有所思,想到了那一年中原斗羊节,她同顾池春第二回见面,碧清色的发带挂在了河边的树杈上,她歪着脑袋看顾池春伸手去解,一不留神就同他视线相接,一时间心动如地动山摇,天地变色。

她唤烟雨乘她的轿子,一路慢慢儿送她回家。

“前些时日啊,我往彭城走了一遭,那里不下雨,气候很好。只是没赶上黄河边的梨花开,有些遗憾。”

太主说着话,小姑娘就安安静静地听着,听她说起梨花,这便接了口:“殿下欢喜梨花么?我给您做上几朵,续上枝条插在花瓶里,您看了或许能高兴。”

太主就夸她有心了,又问起她娘亲的事来。

“今儿是你那个丫头,叫青缇的,闯到西府里求救,我那孙儿头一个就去了,我动作慢,晚了几步,好在赶得上。”

她方才来时听说了一些烟雨的事,此时便说起来了,,“四姐儿和离时我晓得,老二没主见,是我叫了公主府的长史领人陪着他去了,故而其中的事我都知悉。女儿家嫁错了人,和离便是,又有什么错处?”

烟雨闻言眼圈又红了,只觉得心情激荡:原来当年娘亲能从广陵谢家全身而退,竟是太主出了力气。

“您就像救苦救难的菩萨娘娘一般,怎么能那么好呢……”她有些哽咽,喃喃地说,“我该怎么报答您呢。”

梁太主喜欢她的模样脾性,此刻见她乖巧地坐着,心里的怜爱之情更甚。

“四姐儿是我的孙女儿,能够照拂一二也是我这个应祖母该做的。”

她说到这儿,忽然心里有些咯噔。

今日她的丫鬟求上门来,虞儿此时正要出门议事,闻听了此事,这便赶了过去,如此倒令她有些疑惑,虞儿与她,究竟是几时认得的?

说起来,虞儿的娘亲去的早,除了她这个祖母以外,没人为他操心,早年间定了一门亲事,因女方家搬去了边境,后来便无疾而终,一拖再拖的,虞儿就二十二岁了。

她这般想着,嘴里同小姑娘说着闲事,没一会儿便到了斜月山房。

太主看着她下了轿,这孩子忽然抹了抹眼泪,趴在地上,结结实实地向她磕了个头,那纤弱的身影小小的,令太主的心肠都软了下来。

顾家二房里的闹剧终于停歇了,顾家四姑奶奶顾南音却在龙潭迷了回金陵的方向。

那一晚她同云檀上了岸,在前方守林人的小屋里升了火换了衣裳,不过小睡了一个时辰,外头就变了天。

瓢泼大雨泼洒着,裹挟着狂风往她们的小屋子卷,她和云檀惊醒了,一夜没敢睡。

到了清晨,岸上忽然驰来百人的马队,在河岸边一路搜一路放火,一直折腾到午后才散去,显是没搜到什么。

顾南音心知一定同那男子有关,心里不禁有些不舒坦,待那马队一散去,她立时就同云檀冒着雨下了河道,一点一点儿地查探。

那些人都找不到的,顾南音岂能有收获,她在雨里叹了一口气,对云檀说了一声走吧,“咱们也算是仁至义尽,不亏心。”

云檀忙去扶她,却听雨中传来一声清朗的笑,顾南音循声转身,却见那男子浑身湿透,正笑着望着她。

“娘子果真是菩萨。”

没来由地,顾南音便松了一口气,将零落的发丝遮在耳后,“你的伤口经不得雨,走吧。”

男子的眼睛里流露出显而易见的喜悦来,他撑了一口气道:“多谢娘子。”

顾南音这便伸手来扶他,一路相携着进了看林人的屋子。

云檀升了火,顾南音扯了包袱面儿给他擦脸,待火将男子的发丝衣衫烘干后,顾南音才瞧清楚他的长相来。

他身量极高,约有九尺左右,方才衣衫湿透时裹在他的身上,显出了筋骨分明的线条,十分的矫健。

而他的眉眼却生的极好,他此时闭目养神,侧脸的弧线流畅,显出十分的英俊来。

顾南音自己个儿便是天生的美人,是以并不看重美色,只是这男子自带一身英气勃勃,倒令她心生了好奇。

她正抱着膝看他,忽而这男子就睁开了双目,慢慢地对上了她的视线,唇边显出一笑来。

“好看吗?”

顾南音并不慌,慢条斯理地将视线转走。

“一般。”

那男子不以为意,一手枕在了头下,笑问:“某姓宗名衍,青州人氏,斗胆问娘子如何称呼。”

顾南音眉头一挑,拒绝地很爽快。

“既然斗胆,就不该问。”

宗衍似乎料到了,并不觉得意外,笑了笑说,“那我仍唤你娘子便是。”

他好似又想到了什么,眼睛里便带了笑意,“某也是来了江南才知晓,原来谁人都可称娘子,而在我们青州……唯有内人才称娘子。”

他有一把好嗓音,略有些沙哑,在这雨天里显出金玉的质感。

顾南音心中一跳,眼睛不擡,只一心看火。

“那你还不是从善如流,见人就称娘子?”

娘子怼起人来,一丝颜面也不留,宗衍却不以为意,只看着她低垂的眼眸笑了笑。

大雨一直持续到了夜间,顾南音走也走不得,只能继续在此等着,那宗衍忽的却发起了高热。

他的肩伤得很重,故而夜间一定很凶险。

外头风大雨急,伸手不见五指,便是连唯一的火都熄了去,宗衍在黑暗里向着顾南音伸出了手,胡乱说着话,“娘子,我好冷,你抱抱我。”

顾南音知发高热之人,胡言乱语是一定的,并不以为意,她想着小时候蒙蒙也常发热,那时候总要趴在她的怀里睡觉,这便软了心肠,坐在了他的身边,轻轻抱住了他。

他热的像火,她却冷的像冰,于是火便寻找着那一丝清凉,紧紧地抱住了。

到了后半夜,宗衍在黑暗里醒来,枕着的地方软软的,他心下微动,仰着头向上看去,却触上了她温热的鼻尖,一双澄澈的秀目在黑暗里也望住了他。

四目相接,近到可听见鼻息,近到可听见彼此的心跳之声,这样的距离合该吻上才对,他心跳加剧,只敢蹭了蹭她的鼻尖,可她却闭上了眼睛,近一些,再近一些,然后轻轻吮了吮他的唇。

于是便天翻地覆了,到了第二日一早,天早已放晴,宗衍被刺目的日光晒醒,起身去寻找,哪里还有那娘子的身影,他的满脑子只有昨夜的那场热吻,只觉得怅然若失。

看林人回来了,是个年过古稀的老头,他笑着说:“那娘子给了我二两银子,让我推您到医馆,小老儿借了一个推车,推着您去。”

宗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道了一声多谢,“你把那二两银子给我,我同你换一换。”

他从袖袋里拿出一袋碎银子,随意丢给了老头儿。

老头儿喜不自禁地将银袋捧在手里,又把娘子给的2两碎银子递过去。

宗衍接了这二两碎银子,只觉得心像是被什么给牵住了,无法回神。

好在她还留下了二两碎银子。

屋外似有人集结,他的长随打扮成过往的行商走了进来,拱手道:“主人,您在此已然停留了一夜,还是尽早出发吧。”

宗衍嗯了一声,这便出了门,往车上坐了。

顾南音坐在往金陵去的马车上,只觉得羞惭。

昨夜究竟是怎么了,竟然同那男子吻了一场,她想着昨夜的情形,登时便面红耳赤起来。

云檀哪里不知姑奶奶心中所想,掩了口笑,“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您不是给了看林人二两银子么?”

顾南音托着腮望着窗外稍纵即逝的树,只觉得匪夷所思。

昨夜瞧他的样子实在可怜,受着肩伤发着热,也不知是谁家的男儿,她就抱了抱他。到了夜里头,许是那时候的氛围太过暧昧,又在黑暗里对上了视线,他就那样耷拉着眼睛眉毛,像个猫儿狗儿一样望着她,那眼神令人怦然,她也不知怎么了,竟亲了上去。

云檀还云英未嫁,一瞥眼看见了姑奶奶肩膀上的红印子,再看右边脖颈的红印子,只觉得脸烧的厉害。

“好在只是亲了亲,也没做什么出格的……”

顾南音心不在焉,羞惭地把头埋在了手臂里。

的确只是亲了亲,可却亲的很激烈,激烈到雨一停,她便同云檀连夜逃走了。

如今可怎么是好,她岂会不知道自己的脖子上全是吻过的血痕,夜里进了斜月山房,若是叫烟雨看到了,就该担心了。

云檀整理着行囊,有些可惜地自语道:“这些牛皮糖都泡化了,姑娘该要哭鼻子了。”

顾南音的心里越发的不舒坦,这一遭广陵之行虽然将她那间肆铺收了回来,也置办了一间二进的宅子,可给蒙蒙买的牛皮糖却泡坏了。

她越想越伤心,越想越觉得那男子可恶,也在心里痛骂了自己一顿。

“明儿晓起,领蒙蒙出去买糖霜球吃。”

云檀嗯了一声,还惦念着姑奶奶脖子上的血痕,一边儿想着一边儿说,“这样可会疼?咱们进门前,往积善巷广济堂走一遭,让香茶姑姑给您瞧瞧伤。”

提起香茶,顾南音忽然来了主意,低声道:“是了,叫香茶给我刮个痧,只在脖子上头刮一道儿,便盖住了。”

云檀也想到了,拍手叫好,“您可真有办法。”她见姑奶奶眉头还是蹙着,不甚欢欣的样子,这便又抚了抚她的背,柔声道,“以后横竖是见不着了,您就当是一场梦,过了就过了。”

顾南音叹了一口气,觉得云檀说的有道理,“我这十年来也没出过这样的纰漏,现下想起来可真羞愧。”

那人叫宗衍,说是丝绸茶叶的舶商,又是青州人氏,至多以后也就是过路金陵,只要她往后不走水路,不上运河,那便一辈子也见不着了,如此才是最好。

就像云檀方才说的,就当是一场梦,醒来就各安天涯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