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新科举要怎么才算新?打破学阀垄断!(1/2)
殿下真有这样的准备了?”
“有了,阁老,无非一死就是!”朱瞻墡淡然一笑,淡然处之,“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春秋会记住,孤是善是恶,是明主还是昏君,皇爷爷虽远在漠北,也会支持我。”
杨士奇闻言,大为震动!
他不敢相信,这般话,能是一位少年说出来的。
果真是天佑大明!
上天真赐予了大明一位可旺三代的雄主圣君。
“老臣杨士奇,三拜殿下——!”
“阁老不必如……”
“不——!”
朱瞻墡还未说完,就被杨士奇打断,“不可,殿下一定要受老臣这三拜!老臣若不是年纪大了,已到了辞官归隐的年龄,不然一定要做殿下手中改革最为锋利的利刃,可惜老臣生也逢时,也不逢时……”
“这锋利的改革利刃,还是让于谦,让王阳明来做吧!”
“殿下,于谦跟王阳明都是大才,他们都可为大明开万世太平,老臣退下来后,一定要召他们即刻入阁!”
“好——!”朱瞻墡点点头答应,上前亲自将杨士奇搀扶起身,“阁老不必如此大礼,孤就打算等你们三杨一退休,就让于谦先拜内阁首辅,然后王阳明先做阁员。”
“呵呵,好好好。”杨士奇连道了三声好,满面笑容,“殿下既然什么都考虑好了,老臣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大明未来可期,永乐盛世必将再上一个台阶。”
目送着杨阁老离开。
朱瞻墡这就前往了火器司。
等到临近黄昏他才返回御书房。
朱瞻墡快速传膳,吃了一点东西后。
就又开始处理起公务来。
这桌子上还放着朱棣送来的几封密信。
朱瞻墡打开一封封看完后。
沉思片刻,
轻声念叨,
“皇爷爷是要我依照于谦之前写过的《平戎策》,再拿出一份治理蒙古的方略吗?”
“这个东西还真不好拿办法!”
“我找找于谦那个……,似乎就在这里。”
朱瞻墡起身开始翻找起身后的书柜来。
终于在一堆奏折中,找到了当年于谦写的《平戎策》。
回到书桌,朱瞻墡再次研究。
最后对着皇爷爷给自己那几封信,开始思索起来。
“皇爷爷问我长城还要不要修?”
“嗯,这个又是什么意思?长城一年修缮要花多少钱?”
“不行,这个得找户部和兵部之前联合报上来的……”
“藩王的问题?宗藩俸禄……呃,怎么这个也问?这也是治理蒙古的问题?”
朱瞻墡看着这几封信上的问题。
不禁越发紧锁起眉头来。
都是一些大哉问。
这还真不好回答。
耐着性子,朱瞻墡还是一条条地回答起来。
提笔开写。
皇爷爷这是在远隔万里地考核自己?
朱瞻墡不禁这样想着。
这不该直接问自己老爹吗?
自己老爹才是太子呀。
就算这个皇位要给自己,也得经过自己老爹吧?
总不能直接把皇位隔代传给我这个孙子吧?
这符合法统吗?
真是头大。
也不知道皇爷爷是怎么一个打算。
朱瞻墡就这么提笔挥洒,一写就停不下来,直接写了好几万字。
好在朱瞻墡用的是炭笔。
如果用的是毛笔的话,不得手酸死。
标标准准的论文答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