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一票否决权(2/2)
这样的事,只是小事,大事你也照样用,大胆的用,一切有我们呢。
丫头啊,你要记住,任何时候,为人要谦逊、做事要卓越,但立场和原则要鲜明。
你是扛旗的,还要有刚性,否则,风一吹,旗杆就偏了方向。懂了吗?”
菁莪越听越激动,心怦怦跳,沉吟一会儿点头,“懂了,谢谢爸。”
韩晋接下去说:“当然,该给人的机会一定要给。给了之后,他能否接住,就要看他的本事了。
你要知道,考察人,不仅可以通过考场,也不能仅通过考场,还可以通过其他很多种形式,或者说场合。
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不仅指人品,还指能力,我们不能通过一件事看人,也不能通过一件事评价人。
再一个,事情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也是,今天的某人适合做某事,将来就一定适合吗?未必。
依我看,以后进了研究中心的人,也要接受考核。
能行你就留,不能行你就把位子让出来,不断补充新人,汰换掉不合格的人。
就是要建立这样一个机制,也不用担心汰换下来的人不好安置,孵化中心才刚刚起步,你们以后要建立图书馆、资料室、仪器室、实验室甚至后勤、仓房等,哪里不能安置人?
合格,你就在前面做研究;不合格,你就到实验室刷杯子去!人品若不好,直接撵出去!”
菁莪再点头,心说大哥看待问题的视角当真了得,这是在学术上引入竞争机制啊,真不愧是参谋长。
-
晚饭做好,摆上餐桌,川子让大家先吃,他和韩铭趁热把饭送去医院。
看自行车滑出大门,韩晋说:“小川这孩子和韩铭一样大,但比韩铭懂事不少,这段时间,韩铭被他带着也进步不少。”
菁莪点点头说是,“他母亲早逝,有一个哥哥,几年前当兵走了,田队当年是从东北沦陷区跑出来的,一家五口只活下他一人。
他母亲去世后,川子就跟着他父亲沿铁路线四海为家,小小年纪就学会了独当一面,抗挫和抗压能力都很强。
哪儿都好,就是不爱学习,我估计考大学有难度,当兵的可能性比较大。”
“他父亲也和我谈过这事,当就当吧,等他高中毕业,现在让他得空跟着警卫员多练练,这孩子能成一个好兵。”
秋天的傍晚很长,两人一路飞骑到医院时,三三两两的病人家属们,也正捂了提包揣了饭盒往病房送饭。
韩湘已经转到病房了,正在睡觉,老太太和大嫂一左一右守在床边。
“奶奶,妈——”
“奶奶,伯母——”
两人跟做贼似的,踮脚悄悄猫进去小声叫人。
“你们两个怎么来了?”
“给你们送饭。”韩铭举举兜子里的五个饭盒,川子举举手里的两把暖壶。
暖壶里装的是小米粥,一壶稀,一壶稠,考虑韩湘晚上可能还需要加餐,一气儿装了满满两壶。
把给五个人的饭,分别装进了五个饭盒,另外还有十几个鸡蛋和几个空碗单独另放。
知道的说他们是送饭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卖饭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