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镜像档案的钢印血痕(1/2)
我讨厌档案室。
空气中漂浮着尘埃与纸张腐朽的混合气味,像是一座被时间遗忘的坟墓。
手电筒的光柱切开浓稠的黑暗,光束中,无数细小的颗粒正进行着一场无声的狂欢。
我的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档案架,分光仪幽蓝色的屏幕上,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刷新。
“B区,3排。”我的声音在空旷的地下室里显得有些干涩。
这里是废弃的城市档案馆,官方记录里,它早在五年前就因为地基沉降而被彻底封锁。
但有些秘密,不会因为一纸公文就自行掩埋。
分光仪的探针对准档案架的一颗固定螺栓,屏幕上瞬间弹出复杂的合金成分和微观结构图。
但吸引我视线的,是另一行小字——逆时针磨损角度,73%。
“左利手安装习惯。”我喃喃自语。
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像一根针,刺破了伪装的表皮。
建造这座档案馆的工程队里,没有一个惯用左手的技工。
这是陈野留下的档案里,特意标注的一点。
“沈墨,你看这个。”
林疏桐的声音从另一排书架后传来,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颤抖。
我走过去,看到她蹲在地上,指尖捏着一枚从档案柜底部撬落的圆形钢印。
那钢印很小,边缘已经锈蚀,但中心那两个交错的字母,在手电的光下依然清晰可辨。
M·L。
我的瞳孔猛地一缩。
“和M·L瑞士实验室的设备钢印一模一样。”林疏桐的声音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她抬起头,那双总是清澈如水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惊涛骇浪。
M·L实验室,正是她母亲当年进行“生命粒子”研究的地方,也是那场“意外”煤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地。
一个远在瑞士的顶尖生物实验室,为什么会把它的钢印,留在这座被遗忘的城市档案室里?
“不对劲。”我立刻警觉起来,环顾四周。
这地方太安静了,安静得像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我从腰间拔出热成像仪,红外镜头扫过一排排冰冷的铁架,屏幕上是一片死寂的蓝色。
直到,镜头对准我们脚下的地面。
“地下负三层有低温区域!”我低喝一声。
屏幕的正中心,一块巴掌大的区域,呈现出刺眼的深红色,那代表着一个与周围环境温差极大的异常冷源。
负三层?
这座档案馆的官方图纸上,只有负二层!
话音未落,头顶的通风管道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金属刮擦声。
一道黑影从天而降,裹挟着风声,直直地朝着我们砸了下来。
是阿强!那个一直跟在我们身后的线人!
“沈墨!别动那扇门!”他嘶吼着,声音里充满了绝望和警告。
但我看清了,他扔下的不是武器,而是一个银白色的高压毒气罐。
那东西一旦在封闭空间爆开,我们谁也活不了。
电光石火间,我来不及思考他为什么会突然反水,也来不及去想他口中的“门”在哪里。
身体的本能已经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
我反手抽出一直戴在手腕上的怀表,那不是普通的表,是陈野的遗物。
我用拇指弹开表盖,缠绕在手腕上的根本不是表链,而是一圈高韧性的记忆钢丝。
钢丝锁链在我手中“哗啦”一声展开,我手腕猛地一抖,钢丝前端的微型锁钩像一条毒蛇,精准地射向空中。
只听“咔哒”一声轻响,锁钩死死勾住了毒气罐顶端的阀门。
我用尽全力向后一拽,将全身的重量都压了上去。
毒气罐在离地不到半米的地方猛地停住,悬在空中,疯狂地旋转摇晃,却没有泄露出一丝一毫。
我重重地喘息着,冷汗已经浸透了后背。
阿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通风管道的黑暗中,只留下那句没头没尾的警告。
“震动频率显示……来。
她不知何时已经跪倒在地,耳朵上戴着医用听诊器,另一端紧紧贴着冰冷的水泥地面。
她的脸色比纸还要白。
“不是普通的发电机,频率很稳定,像是……大型离心机或者粒子对撞机才会有的声音。”
她说着,目光落在我脚边那个悬垂的毒气罐上。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扑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试纸,小心翼翼地撕开毒气罐标签的一角,让残留的微量气体沾染上去。
试纸瞬间变成了不祥的黄绿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