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小宫女携崽重生,冷情太子被哄成翘嘴了 > 第162章 准旨封良娣,元隆帝被祖孙三人联手坑??

第162章 准旨封良娣,元隆帝被祖孙三人联手坑??(1/2)

目录

傍晚,元隆帝得空来了坤和宫,顺便把太子的请封折子也给带过来了。

裴皇后刚用完膳,消完食在卧房打坐。

早上不到卯时,东宫报喜的消息几乎是前后脚到的乾元殿与坤和宫。

裴皇后刚收到消息时第一反应也以为是太子没防住,小昭训着了谁的道。

好在报喜的人说没这回事。

宋昭训是自然早产,母子均安。

裴皇后这才放了心,扭头便吩咐冯嬷嬷下去张罗给小姑娘的赏赐了。

岂料她这厢刚把事情交代下去,

裴皇后委实吃惊不小。

乐见其成的同时也纳罕这老头子是哪根筋搭错了,又不是第一次当祖父。

如此倒显得她这个亲祖母不重视孙子似的,裴皇后还在心里腹诽了一通。

随即等她高兴地去练了半个时辰的武回来。

就听去送赏的人回来说,太子妃身边的奶娘和陪嫁丫鬟暗害皇孙未遂。

另有慧妃的人也想对皇孙下手,裴皇后听完来龙去脉直接掰断了一杆木抢。

之后自然要命人查。

不过老头子这回对孙子似乎很是上心,她这边刚把慧妃审完,那边圣旨就来了。

慧妃废为庶人。

没有证据证明慧妃是德妃指使的,但德妃与其往来过密,可以说是慧妃的靠山。

所以根据本朝高位妃嫔对低位有监察之责的规矩,也罚了德妃半年的俸。

另禁足三个月,以儆效尤。

这其中是否为别人陷害的德妃,相信以德妃的手段不会轻易放过对方。

这会儿听碧荧进来说陛下驾到,裴皇后下了榻三两下收拾好出了卧房。

刚到次间,元隆帝也绕过碧纱橱进来了。

没等裴皇后开口。

他将手里的折子抛了过去:“执牧为他那小昭训请封侧妃的折子。”

裴皇后熟稔地接住,闻言便不避讳。

一目十行地浏览完。

注意到署名时间,裴皇后噎了一下,说了句和元隆帝之前说过的一样的话。

“他倒是一刻也等不得。”

元隆帝由小太监伺候脱了鞋坐到炕上。

裴皇后在他对面坐下,把折子放到炕几上,笑着问:“陛下可是要准奏?”

元隆帝:“早上我去他那边,他倒是一副恨不得我当场批阅当场下旨的样子。”

裴皇后想象不出来,就儿子那张天塌了都可能面不改色的冰块儿脸。

她想了想道:“头一回当爹,合该重视孩子,也不好让孩子生母没名没分。”

元隆帝哼哼。

“名分可以有,诞育皇孙有功,该升,但他一上来就要侧妃,口气倒是不小。”

话又说回来,“那小子从前不是不好重女色?怎的突然知道宠女人了?”

裴皇后皮笑肉不笑。

“一个就叫好重女色了?”

元隆帝身为皇帝,政事上励精图治文治武功没得说,便是私下里好赏美人。

也不一定非要临幸,就是爱观爱欣赏。

偶尔政事繁重,忙完后头昏脑涨,便来后宫听听美人们弹弹琴,吟吟诗。

亦或是让人给按按跷,松乏松乏。

往往比他睡一觉来得奏效。

当然,年轻的时候确实多会临幸,若不然也不会有那么些个皇子公主了。

如今他老当益壮,却是对那事淡了兴致。

去后宫纯粹为了解乏。

而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比起他的私德,世人往往更看重他治国之能。

元隆帝承先帝之志开创了本朝中兴之局,又收复失地开疆扩土,恢复了大靖万邦来朝的盛世,其功之旷世。

如此一来,对于他好美这事儿便无人指摘。

不过他自己心里有数。

所以面对妻子的似笑非笑,元隆帝咳了咳。

“我就是打个比方。”

裴皇后也不拆穿他。

她也不在乎他爱好多少美人,他们之间一开始便不是男女情爱能囊括的。

“毕竟是第一个子嗣。”

裴皇后继续刚才的话题。

“又赶在元宵节前后出来,也是一种吉兆,生母的位份低了面上看不过眼。

再者说孩子刚出来就险些遭了罪,许是那小昭训当时也被吓得不轻。

补偿一二倒也可行,不过终归是看您的意思。”

元隆帝心说你都说替他这么些好话了,当我听不出来啊,还看我的意思。

不过,“说起吉兆,我跟你说个事。”

元隆帝斜眼全仕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