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看外表(1/2)
傅百心里其实早有了猜测。
这么好的体格,又在壮年,部队哪会轻易放人?
除非是战损严重,或是有特殊缘由。
“平山那仗,陆玦将军知道凶多吉少,就让我们自己选去留。我选了回家,照顾爹娘。”
说这话时,彭钧没看他。
那场战役,将军确实下令让大伙自选。
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撤退,也可以选择留下。
命令清晰明确,没有任何强迫。
军中兄弟们面面相觑,有人背起行囊转身离开,有人犹豫不决站在原地。
他也曾抬起脚,可最终还是停了下来。
可真实情况是,他根本没走。
他一直守到最后一刻,死也没离开将军半步。
敌军从三面包围而来,箭雨密集如蝗。
他替将军挡下数支冷箭,右臂几乎失去知觉。
战况越来越激烈,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他拖着受伤的身体,始终站在将军身后。
当将军倒下的那一刻,他扑过去用身体护住,直到自己也被长枪贯穿。
战后,他那位舅舅也许是心软了,也许是怕他再惹麻烦。
就让他顶了“彭钧”这名字,回了清阳,当个普通人。
户籍改得妥当,身份文书齐全,连族谱都补上了名字。
舅舅亲自交代他,不准再提从前的事,不准和旧部联系,不准暴露身份。
他在清阳租了间小屋,每日早出晚归,在市集做些搬运的活计,勉强糊口。
有时候他也想,要是当初大家都听命令,没跟着去平山……
那支小队本可以全员撤离,不必埋伏在断崖口迎战敌军主力。
粮草早已耗尽,援军迟迟不到,坚守已无意义。
他们却还是选择了留下,只因为不愿抛弃将军一人。
也许,就都不会死了。
身为一名战士,没倒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算计中。
军令被篡改,撤退路线被封锁,这些事后来才慢慢查清。
有人为了推卸战败责任,故意将责任推到战死的将领身上。
活下来的人不敢声张,死去的人无法辩解。
真是又惨又讽刺。
“原来是这样。”
傅百听到他的回应,轻轻叹了口气。
她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眉宇间透出一丝惋惜。
屋外风吹动帘子,带来一丝凉意。
她没有再追问细节,似乎明白有些事不该深挖。
“我云某人,一直都很佩服陆大将军。以前在镇西驻守的时候,总能听到他的名字。”
每次军营点卯,他的名字总会被教头提起,作为将领的典范。
新人入伍,会被要求背诵他指挥过的几场经典战役。
就连敌方骑兵,提到他也心生忌惮,不敢轻易越境。
镇上的人,每天聊得最多的,就是谁又打了胜仗,谁又击退了敌军。
茶馆里说书人讲起他的故事,常常引来满堂喝彩。
孩童们拿着木棍模仿骁骑卫冲锋,喊着“陆将军杀敌”的口号。
妇人们给孩子缝制小旗,上面绣着“骁骑”二字。
陆玦年纪并不大,但他率领骁骑卫一次又一次守住边境,护住百姓平安。
几乎每个边关人,都听说过他的名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