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砺剑北疆(2/2)
修到肘关节时,发现内部刻着一行新的小字:永昌七年冬,君归。与三年前的刻痕并列,像是某种编年史。
“记录用?”我故意问。
她耳根微微发红:“...只是检修日志。”
组装完毕已是三更天。唐若雪活动着修复一新的机械臂,突然问:“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并肩作战吗?”
“永昌元年,江南平叛。”我擦拭着工具,“你用三千精兵正面强攻,我率八百轻骑绕后烧粮。”
“那时你常说一句话。”她眼中浮现罕见的柔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接上后半句,突然明白她的用意,“好,不冒险。但你要答应我,停止使用星泪矿。”
她犹豫片刻,从暗格取出一卷图纸:“那这个呢?”
展开图纸,是一具前所未见的巨型机甲设计图——高约十五丈,胸部装甲形似龙首,双臂可变形为炮管,背部有类似归墟方舟的翼状结构。最惊人的是能源核心位置,标注着“三位一体联动系统”。
“你打算把零号母体残骸做成武器?”
“只是预案。”她卷起图纸,“如果灵能火炮真的...”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谈话。陈芝儿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陛下!'霜狼'小队传回急报!”
军情室灯火通明。沙盘上,代表鞑靼主力的黑旗已推至雁门关外五十里处,而一支红标小队则绕到了阴山北麓。
“就在这里。”陈芝儿将一枚染血的铜弹壳放在沙盘边缘,“小队遭遇运输队,抢到这门小炮就撤了。”
弹壳入手冰凉,表面布满诡异的紫色纹路。我运起灵炁感知,立刻被其中蕴含的恶意震得后退半步——与归墟黑潮完全同源的波动,只是更加...饥饿。
“牺牲多少弟兄?”
“无人阵亡。”陈芝儿面色古怪,“但有三人的兵器接触过炮弹后,出现了金属结晶化现象。”
唐若雪立刻起身:“带我去看。”
伤兵安置处,三名影卫的佩剑变成了紫黑色结晶,像被某种菌丝侵蚀。最严重的那柄已经与剑鞘长在一起,士兵不得不连鞘解下。
“接触过程?”
“炮弹破裂后溅出的液体。”影卫队长回忆道,“像活物一样往金属里钻。”
唐若雪的机械眼调整着焦距:“不是腐蚀,是转化。”她指向结晶缝隙中流动的紫光,“它们在重组物质结构。”
我突然想起归墟那些结晶怪物:“立刻隔离所有接触者!连衣物武器一起焚毁!”
“晚了。”陈芝儿苦笑,“运输队有二十门这样的火炮,而鞑靼王庭的密使正在游说七个部落...”
厉欣怡的地图突然浮现在脑海——七个红圈连成的通道。如果那些部落倒戈,灵能火炮将直接威胁到...
“雁门关。”唐若雪与我同时出声。
五更鼓响时,作战方案终于敲定:赵破虏率五万精兵镇守雁门关;陈芝儿带十具“霜狼”机甲埋伏阴山古道;我亲领影卫精锐突袭火炮运输队;唐若雪坐镇中枢协调各方。
“还有一事。”临行前,唐若雪取出锦盒,“带上这个。”
盒中是一对蓝金手环,刻着精细的方舟符文。
“量子通讯器?”
“单向的。”她为我戴上,“只有我能接收你的讯息。”顿了顿,“万一...遭遇黑潮污染...”
我没有说破这实则是保险装置——一旦我被污染,手环会立即引爆内置的纯净火种。
晨光染红窗纸时,传令兵飞奔而入:“急报!鞑靼可汗派次子亲率使团抵达雁门关外,声称要面见大夏皇帝!”
“多少人?”
“使团仅百人,但...”士兵咽了口唾沫,“他们押着三千汉人奴隶,说是边境掳掠的百姓。”
唐若雪机械眼中寒光乍现:“这是要谈判?”
“不。”我系紧佩剑,“是挑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