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时机(1/2)
张奇走在清冷的街道上,影子被月光拉得忽长忽短。他没有回头。他知道杨莺就站在府门内看着他。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他拐过一个街角,面前突然多了一个人。那人穿着更夫的衣服,手里却没提灯笼,也没拿梆子。他就那么静静地站着,像一棵树。
“张郎君。”更夫开口了,声音嘶哑。
“什么事?”
“有人想见你。”
“谁?”更夫不答,只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小的木牌,递了过来。
木牌上没有字,只刻了一尾鱼。
龙雨凰的人。
张奇接过木牌。入手温润,是上好的黄杨木。
“在哪?”
“永安渠,画舫,最后一艘。”更夫说完,转身就走,三两步便融入了更深的黑暗里。
张奇捏着木牌,站在原地。她怎么会知道?她什么都知道。
永安渠的画舫,灯火通明。唯独最末尾的那一艘,通体漆黑,没有半点光亮,像一只蛰伏在水里的巨兽。张奇踏上跳板,船身微微一晃。一个船家打扮的人,引着他走入船舱。船舱里也没有点灯。只有一张茶桌,两只蒲团。
一道身影,背对着他,坐在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渠水。“你来了。”龙雨凰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你找我。”张奇在她对面坐下。
“杨家的书房,还好吗?”
张奇的身体瞬间绷紧。“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骥。”龙雨凰吐出两个字。这两个字,像两根冰冷的针,扎进张奇的耳朵里。
“安国公李骥。当今太后的亲弟弟。这个名字,你觉得分量如何?”
张奇没有回答。在绝对的情报优势面前,任何否认都是苍白的笑话。
“你想怎么样?”他问。
“我想救你的命。”龙雨凰终于转过身。
黑暗中,她的轮廓模糊不清,但那份迫人的气息,却穿透了黑暗。
“那封信,那张名单,是周文留下的死手。他恨王德安,更恨李骥。他就是要等一个不怕死的人,把这件事捅出去,捅破天。”
“为国除奸,难道有错?”
“没有错。”龙雨凰说,“但要看时候。现在,就是最错的时候。”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
“陛下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太医院的方子,越开越猛,可陛下的脉象,越来越弱。”张奇的心沉了下去。“和亲的队伍,三天前,已经进入了北狄王帐的范围。领队的大单于,是北狄最主战的那个儿子。这桩亲事,是大周用半个国库,和一张公主的婚书,换来的三年喘息之机。你说,如果这个时候,国本动摇,安国公府倒台,太后被牵连,北狄那位大单于,还会不会把刀收回鞘里?”
张奇无法回答。他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起,直冲天灵盖。他以为自己拿住的是一把复仇的利剑,可龙雨凰告诉他,他手里捧着的,是一座随时会喷发的火山。
“你把李骥的名字扔出去,第一个死的,不是王德安。”龙雨凰的声音冷酷如冰,“是护送和亲队伍的那三千青州军,是边境线上几十万的百姓,是整个摇摇欲坠的大周。”
“所以,杨家的冤案,就这么算了?”张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我没说算了。”龙雨凰说,“我说的是,等。”
“等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