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公道(1/2)
档案室的烛火跳动了一下。
杨莺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长廊尽头。室内只剩下张奇和杨燕,以及那堆积如山的、关于杨国公一案的卷宗。每一本,都浸透了杨家的血与泪。
死一样的寂静里,纸张翻动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刺耳。
“大人,”杨燕终于开口,她一直低着头,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我父亲的案子,证据都齐了,对吗?”
张奇“嗯”了一声。
“每一条,每一款,都足以证明他是被冤枉的,对吗?”
“对。”张奇的回答简短而清晰。
“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为他平反?为杨家上下几百口人讨回公道?”杨燕抬起了头,她的脸颊上还挂着泪痕,但那双眼睛里,却燃烧着一簇火。
希望的火。复仇的火。
张奇没有立刻回答。他伸出手,从那一堆卷宗里,抽出了最上面的一本。封皮上,“杨慎通敌叛国案”几个字,触目惊心。他将卷宗摊开,推到杨燕面前。
里面是承恩侯府与北狄商人往来的密信,是皇太后通过“四海通”向北狄输送物资的账本,是构陷杨国公的伪证和刑讯逼供的供状。证据链完整得如同一件天衣无缝的艺术品。
“你看,”张奇说,“铁证如山。”
杨燕的手抚上那些熟悉的笔迹,身体微微颤抖。
“有了这些,随时可以去敲登闻鼓,可以去大理寺,可以闹上金銮殿。满朝文武,天下百姓,都会知道杨国公是冤枉的。皇太后和承恩侯,将身败名裂。”张奇的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像是在叙述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杨燕的呼吸急促起来:“那为什么不……”
“因为然后呢?”张奇打断了她,“然后,皇太后为了自保,会动用她经营了几十年的所有势力,禁军、京营、朝中党羽,不惜让整个京城血流成河。承恩侯会像条疯狗一样,撕咬每一个挡在他面前的人。朝堂之上,支持太后和反对太后的人会分裂成两派,互相攻讦,不死不休。”
他顿了顿,补上了最关键的一句:“一个内乱的大周,连自保都难,还谈什么北伐?谈什么荡平草原?北狄的那些王子,会很乐意看到我们自己先打起来。到时候,就不是我们坐山观虎斗,而是他们渔翁得利。”
杨燕脸上的火焰,一点一点地熄灭了。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灰烬。
“所以……”她艰涩地开口,“我杨家的血,我爹娘的命,我几百个亲人的冤魂,就只是大人您用来和太后博弈的……筹码?”
她的质问像一根针,扎得空气都疼。
张奇沉默了。
他无法反驳。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她是对的。在一个更大的棋局里,个人的冤屈,家族的荣辱,有时候真的只能是一个筹码。一个沉重到他自己都几乎背负不起的筹码。
“如果只是筹码,”他终于开口,“它现在还不够重。现在拿出去,只能换来一场玉石俱焚。我们都会碎。”
“我不在乎!”杨燕的情绪终于失控,她低吼着,“我只想要一个公道!我每天晚上都会梦到我娘,她问我,为什么还不替她报仇!我有什么脸面活下去?!”
就在这时,门被推开了。
去而复返的杨莺站在门口,她显然是听到了妹妹的哭喊。她看着室内的僵局,看着妹妹崩溃的样子,又看了看张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