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出发(1/2)
八百里加急的信使是撞开格物院大门的。
那匹口吐白沫的战马冲进院子时,腿一软,直接跪倒在地,再也没能起来。信使从马背上滚下来,满身泥浆,头盔歪在一边,他挣扎着爬起,手里死死攥着一卷蜡封的牛皮筒。
“铁壁关!北狄!急报!”
他嘶吼着,冲向主厅。
张奇正在和杨莺核对一批新出炉的钢材耗损,闻声冲了出来。他一把接过牛皮筒,撕开蜡封,抽出里面的信纸。信纸被汗水浸透,字迹有些模糊,但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上。
北狄左贤王拔都,亲率三万精锐狼骑,绕过斥候,突袭铁壁关。
守将周循,凭借新换装的连弩,据城死守。弩箭虽利,能穿双层甲,但北狄人悍不畏死,以人命填壕,蚁附攻城。守军伤亡惨重,城中箭矢告急,关城已岌岌可危。
信的末尾,是周循的血书:“臣,万死不辞,唯盼援军速至,护我大周山河。”
张奇的手攥着那张薄薄的纸,纸张在他掌心被捏得变了形。
“是铁壁关?”杨莺快步跟上来,她的问题里带着一丝颤抖。
张奇没有回答,他将信纸递给她。
就在这时,一阵尖细的唱喏声从院外传来,带着宫里特有的傲慢与阴冷。
“圣旨到——张奇接旨!”
一名面白无须的内官,在一队禁军的簇拥下,昂首走了进来。他瞥了一眼地上死去的战马和狼狈的信使,撇了撇嘴,似乎在嫌弃这里的脏乱。
他没有展开圣旨,只是用一种宣判般的口吻说道:“陛下口谕。着格物院督造张奇,即刻押运‘镇国将军’,驰援铁壁关。不得有误!朝中诸公可都看着呢,张大人,你那能破甲五十步的‘神机火铳’,还有那无坚不摧的‘镇国将军’,是骡子是马,也该拉出去遛遛了。”
这番话,不像是传旨,更像是问罪。
张奇抬起头,他能感觉到,这道旨意背后,有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其中,必然有刘承那双。他若胜了,是侥幸,是他本分。他若败了,铁壁关失守的罪责,格物院耗费的钱粮,都将是他万劫不复的催命符。
“臣,领旨。”张奇躬身。
那内官冷哼一声,将圣旨卷轴往旁边侍卫手里一塞,转身便走,多一刻都不愿停留。
内官一走,院子里的空气仿佛才重新开始流动。
“他这是什么意思!”杨燕从演武场那边快步赶来,她还穿着训练时的劲装,腰间配着短刀。“什么叫是骡子是马?这是拿铁壁关数万将士的性命当赌注!”
“他说的没错。”张奇打断她,语气平静得可怕,“这的确是一场赌局。”
他转向杨莺,后者已经看完了信,脸色苍白。
“莺儿,你立刻去清点库房。”张奇的语速极快,像是在下达一连串的军令,“改良过的‘镇国将军’有几门?”
“四门。”杨莺立刻回答,她已经从最初的震惊中恢复过来,进入了绝对理性的状态,“炮管加厚,底座换了三轮式,更稳,转向也更快。但是……”
“但是什么?”
“太重了。”杨莺说,“一门炮,加上炮架,足有三千斤。从京城到铁壁关,官道好走,也要十天。如今秋雨连绵,路上泥泞,怕是半个月也到不了。可军报上说,铁壁关最多还能守三天。”
“那就不能走官道。”杨燕立刻接口,“翻越燕愁山,走小路,能节省一半时间。但那条路,马车过不去。”
“那就拆开运。”张奇毫不犹豫地做出决定,“炮管和炮架分离,用最好的挽马,八匹马拉一门炮的炮管。人歇马不歇,日夜兼程。”
“弹药呢?”杨莺又问,“实心弹、霰弹,还有火药,都需要防水。这几日天天下雨,一旦受潮……”
“用油布,双层包裹,外面再封蜡。”张奇看着她,“这些事,只有你最清楚。库房里所有能用的,都带上。另外,给我调拨五十名神机营的士兵,我要亲自带队。”
“五十人?”杨燕皱眉,“太少了。北狄的游骑遍布关外,一旦被发现,五十人根本冲不出去。”
“我们不是去冲锋陷阵的。”张奇说,“我们是送快递的。必须快,必须隐蔽。人多了,目标太大。”
他看着杨燕,一字一句地说:“你带队。五十人,必须是神机营里最精锐的,要会骑马,要能负重,要不怕死。”
“我去准备。”杨燕没有再多问,转身就走。她相信张奇的判断。
院子里只剩下张奇和杨莺。
“你不能去。”杨莺突然开口,她上前一步,挡在张奇面前,“太危险了。你是格物院的主心骨,不是冲锋陷阵的将军。我去,或者让杨燕去,你必须留在京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