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江南会乱(1/2)
御书房的烛火,比宫外任何一盏灯都更冷。
张奇站在殿中,身上的夜行衣早已换下,一袭深色官服,却依然掩不住那股从血与火里带出来的煞气。他没有看御座上的人,只是垂首,等待着。
许久,才有一个年轻的、缺少温度的腔调响起。
“朕听说,你昨夜差点死了。”
皇帝,帝国的统治者,正用一方丝帕慢条斯理地擦拭着一枚玉佩。他没有抬头,动作不疾不徐,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古玩。
“托陛下的福,还活着。”张奇的回答同样平静。
“刺客的身份,查清了?”
“查清了。”张奇从袖中取出一件物事,双手奉上。不是那块草布,那东西已经化成了灰。这是一幅精准的图样,上面画着那种韧草的纹理和织法,旁边还有几行小字,详述了其产地和用途。
一名老太监走下台阶,接过图样,呈给皇帝。
皇帝终于放下了玉佩,拿起那张纸。他看得很仔细,指尖在图样上轻轻划过。
“江南,海边的东西。”皇帝的结论简单明了,“船工用的料子。”
“是。用这种料子的,大多是替大家族跑远洋私船的亡命之徒。”
“哪家?”皇帝问。
“陈家。”张奇吐出两个字。
御书房内陷入了长久的静默。烛火偶尔爆开一星灯花,发出轻微的“噼啪”声。老太监垂着头,几乎把自己缩进了墙角的阴影里。
“承恩侯府的陈家?”皇帝的语气没有丝毫变化,像是在确认一个菜名。
“是。”
“他们恨你,朕不意外。”皇帝将那张图样放到一边,“你查抄侯府,断了他们的国戚身份,让他们从云端跌落泥潭。寻仇,理所当然。”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但朕意外的是,你竟会因为一桩私仇,深夜入宫,扰朕清静。”
一股无形的压力,随着这句话,笼罩了整个书房。这是帝王的威压,比任何刀剑都更伤人。
“陛下。”张奇抬起头,第一次直面皇帝,“这已非私仇。”
“哦?”
“他们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不是因为旧恨,而是因为新仇。”
“新仇?”皇帝的指节,在龙案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不规律,却敲在人心最紧张的鼓点上。
“因为臣在查太子。”张奇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太子是太后唯一的指望,也是陈家重返权力中心的唯一跳板。臣动了太子,就是断了他们的根。”
皇帝的敲击停了。
“所以,你是想让朕相信,江南的一群商贾,敢在京城,对朕的朝廷命官动手?他们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他们的胆子一向很大。”张奇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另一件东西,那本账册的抄本。“他们不仅有胆子,还有钱。无数的钱。”
老太监再次上前,取过账册。
皇帝一页页翻开,他的速度不快,但每一页都没有错过。书房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魏都尉的名字,那些贪墨的款项,都只是前菜。真正的主菜,藏在账册的后半段。
那是一条条模糊的资金流向。从江南陈家的银庄,通过十几家看似毫不相干的商号,最终汇入了一个京城的户头。户头的名字很普通,但开设的地点,就在太后所居的宁安宫附近。
“一条百足之虫。”皇帝合上了账册,语气里终于有了一丝波澜,“砍掉了一个头,身子还在动,底下的每一条腿,都还想往上爬。”
“它想爬到的,是陛下的龙椅。”张奇毫不避讳。
“放肆!”皇帝呵斥道,但谁都听得出,那并非真的怒火。“张奇,你是不是觉得,有这本账册,就可以在朕面前指点江山?”
“臣不敢。”张奇躬身,“臣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昨夜的刺杀,是一个警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