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鸡不献头,鱼不献尾。”(1/2)
第39章“鸡不献头,鱼不献尾。”
疫情刚过,安全是首要的,两人都戴口罩。
萍水相逢,过去很多年,莫少楷对董只只记忆淡忘,认出她,是因为手里账本插的万宝龙笔,在夺目阳光下,发出黑曜石的闪耀,这是他曾经丢失的钢笔。
笔不贵,是他喜欢的款式,低调内敛。
前几天收拾家里,翻出这支笔,董只只重拾记忆,隐约拼凑出对方模糊的影像。
她只记得,此人风度翩翩,举止优雅,与她以往接触过的人,截然不同。
找人代购,大多是中产或小资,真正有钱人,通常不会选择代购,举手投足间的优雅气质,是无法掩盖的。
非常时期,安全为上。董只只把商品和发票摆在办公桌上,喷几下酒精消毒液,退到文件柜前,示意对方勘验。
莫少楷嘴角扯出浅淡的弧度,尽管暗藏于黑色口罩内,却带动眼梢微微上扬,许是正对斜阳的缘故,眨了下眼,如杏花绽放,看得叫人好不艳羡。
他径直走到办公桌,在手机上打了几个字。
几秒后,王佳佳打来尾款。
莫少楷拎起购物袋,挑了挑剑眉:“看看数目对不对?”
董只只低头看手机,“嗯”了一声,点确认收款。
董只只的圈子,接触不到大老板,遑论这般帅气逼人,沉稳内敛,气质不凡的杰出英才,三十出头,已是富甲一方的房地产公司总经理。
口罩遮住大半张脸,却掩盖不了他眉宇间的英武,董只只看得恍神,不自觉地在脑中拼凑完整的脸。
他们见过两次,一次在中山路烘焙店门口,一次在香港中环街头。
莫少楷擡腕看表,把一张百元钞票,压在笔筒下,轻落一声:“感谢!这是车马费,请笑纳。”
低醇的磁音打断记忆的联想,董只只空洞的双目逐渐收紧,缓缓启口:“那个……买你们房子有折扣吗?”
待目光聚焦,话音在房间里飘荡,混入空气,董只只这才发觉,对方已不见人影。
从敞开的门收回视线,董只只拿起桌上的小费,咧嘴轻哼:“果然是大老板,还挺大方的。”
董只只买房没什么经验,只看楼盘,不关注开发商。
老熟人的出现,勾起她的兴趣,扭头看向墙上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右下角有恒裕地产的LOGO。
恒裕地产,好熟悉的名字。
董只只在记忆里搜寻,似乎与陈嘉弼打黑工的工地有些重叠,时隔太久,记不太清。
她翻出手机微信,飞快拨动手指。
代购客户实在太多,近千人,几乎快划到底,凭浅淡的记忆,点开一个头像。
【大妹子,蛮子哥就喜欢放狠话,不会对你怎么样,放宽心,我一会给他说道说道去。还有谢谢你带走你弟,我跟相好又好上了。】
聊天时间停留在六年前的夏天,聊天记录往上翻,出现一个地址,【文阳路与黑龙江路交汇处,晚上十点,恒裕地产工地门口碰头,白天要做工,打诨会被扣工钱,对不起!】。
原来在烘焙店邂逅前,董只只与这位房地产老板,早已结缘。
她不是恋爱脑,做人做事讲究实际,一切向钱看,用对方给的车马费,叫了辆出租车回家。
疫情消散,中山路重启烟火,熙熙攘攘。家里空落落,董只只一个人待着没劲,在中山路溜达。
这条路走过千千万万遍,她闭着眼睛都能倒着走,整条街商铺从头背到尾,一家不落。
王佳佳要求特别多,搞得董只只没时间吃饭,在春和楼对面的中式快餐店,随便扒拉几口。
斜对面是家奶茶店,原先是董只只打工的烘焙店,前几年倒闭了。
思绪在灯红酒绿的中山路漂移,董只只想起陈嘉弼。
为了等失主来寻,董只只连续一周多,延长营业时间,陈嘉弼每日前来报道,陪她等风雨无阻。
董只只轻微扯动嘴角,似笑非笑地摇了摇头,原来从那时起,这小狼狗就开始打她的歪主意。
坐在窗口,点开屏幕,指腹在聊天框里稍作停顿,发过去一个问号。
有一通语音通话,她没接到,时间凑巧是在回青岛的飞机上。
陈嘉弼去北大报到,董只只与陈嘉弼的联系逐渐减少,从每周两三条,到最近的一个月一条。
陈嘉弼喜欢打视频或音频。董只只不想看他的脸,听他的声音,每次都摁掉,以文字回复。
她认为,这样可以保持安全距离。
消息刚发出去,不到五秒,陈嘉弼回复:【这段时期记得防护,安全第一,找你人怎么不回,不会约会去了吧/笑脸】
面对他有意无意的暗示,董只只发了张现场街拍:【我这安全,中山路又热闹起来了。你管好自己,别把病毒带回家。我当老姑娘挺好,倒是你,北大满校园学霸,看上了别犹豫,有机会带回来,姐给你掌掌眼。】
文字聊天适时保持距离,董只只明白他话里有话,用同样含蓄的方式,予以回击。
她相信,陈嘉弼这么聪明,定能明白她话里深意。
不只从何时开始,董只只觉得跟他聊天很费劲,像在商务谈判,表面风和日丽,实则电闪雷鸣。
再过两个月是暑假,陈嘉弼总归要回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