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马道婆也有克星(1/2)
第44章马道婆也有克星
“大嫂子”黛玉见李莞来了,笑着将她迎入屋。
桌上摆着黛玉要带回扬州的书跟字画。
“姑娘要家去了,怪舍不得的。”李莞道。
黛玉又何尝舍得,但她终究是要回家的。“大嫂子不如跟我们一起回扬州玩一趟好不好?”
李莞笑着道:“好妹妹,待柔姐儿大些,那是一定要登门拜访的。”
黛玉道:“那我便常回来看大嫂子。”
这话李莞爱听。
两人正说着,忽闻廊上小丫头喊着:“姑娘,纱屉子里飞来了大燕子。”
“来了来了。”黛玉喜道,忙不叠地出去瞧。
转身前,将桌上的一副卷起的画卷带动。那卷轴在桌上“咕噜咕噜”地滚了两圈,遂掉到地上,铺开来。
那画的意境极其美好,春天里,开满桃花的桃树下,立着一白衣少年。少年擡首,温柔地看着花,仿佛要将整个春天都装进他的眼底。
李莞细看之,画中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弟弟李岩。
李莞看后,装着离愁的那颗心也舒畅了,她磕的CP就是有结果了。她顾念着小姑娘的面子,小心卷起卷轴,将其摆到桌上。她当做什么都没有看过,到廊下跟黛玉一起看新飞到她屋檐做窝的大燕子。
估摸着柔姐儿要睡醒了,李莞便回自己住处,一身轻快。
第二天一大早,李莞就听到素云道:“大奶奶,昨儿夜里,可不得了了。环三爷用蜡烛油把宝二爷给烫了。”
贾珠早已出了门,李莞匆匆洗漱后,携了素云去看宝玉。
走到半路,听洒扫的婆子说,宝二爷正在老太太处。李莞便直往贾母处去。
宝玉左边半张脸上满满地敷着药膏,看不出烫的程度,但是面积是很大的。
“是谁把你烫成这样,你快说来,祖母跟你做主?”贾母见宝玉如此,心疼不已。
“原是我自己烫的,与旁人不相干。”宝玉道。
李莞心道,宝玉还算有点担当,免得底下人受责罚。
不过,她今早从素云那里听到的版本,并不是这样的。
昨儿宝玉、三春、宝钗、薛姨妈、熙凤等人去参加王子腾夫人的寿诞。贾环是庶出,这些人不带他。王夫人不知道是抽的哪门子风,把贾环喊她房里抄佛经。李莞度王夫人的用意,八成是要显示一下嫡母的大度,意思是我这个嫡母可是没有忘记你。
贾环在贾府一直不被待见,想着今儿也被太太给重视一把,十分不安分。他一会儿喊彩云给他倒茶,一会儿喊玉钏儿给他剪灯花,一会儿又说金钏儿挡了灯影。王夫人房里的丫鬟们都嫌死他了,只有彩霞跟贾环还比较要好,给他倒了茶。
彩霞跟贾环的事儿,李莞也是有耳闻的。彩霞是王夫人房里的丫鬟,似乎又对贾环很上心。
待宝玉在王子腾家里吃了酒回来,王夫人让他在屋里躺一会儿。那宝玉借着酒劲儿,竟拉着彩霞的手不放。贾环便恨上了,故作失手,用蜡烛里的油烫了宝玉的脸。
贾母一时问不出个所以然的,便把跟着宝玉的人都骂了一顿。
贾珠夜里回来才听说此事,直道:“一个两个都不像话。”
贾环打小养在赵姨娘处,从来都不被重视,处处受王夫人明里暗里的打压。被王熙凤喊“慌脚鸡”,“上不得高台板”。
宝玉得尽了贾府资源,却因溺爱过度,沉溺脂粉堆,言行无状。
其实,荣府里还有一个孩子,从来都不被注意到,早年他的母亲在这个家里也倍受排挤和指责。那便是已经成了太子伴读的贾兰。
逆境保不齐找上谁,是自暴自弃,还是珍视自我,全靠各人的选择。
李莞道:“明儿跟赵姨娘说说,要他母子莫嫉妒宝玉,莫再出些伤天害理之事来。横竖这个家往后不是太太做主,她母子有什么要求,往我这里提。”
贾珠道:“还有贾家私塾,也要整顿,不然族中子弟,只会在那里越学越离谱。”
“兰儿先前请的崔先生,把兰儿带得就挺好。现在兰儿也进宫去了。不然把崔先生请到贾家私塾如何?就是现在管私塾的贾代儒老先生不知该怎么交待,他的长孙贾瑞还走了。”李莞道。
贾珠道:“贾代儒老先生处的米面,还是一应供着。将来养老,我们也管。崔先生若是能把贾家私塾的风气整顿了,我必奉其为上上宾。这事儿,我这回去江南之前就给办了。”
“夫君莫着急,等事情一样一样理顺了就好。”李莞收拾着贾珠换下来的朝服。
贾珠望着自己妻子整理衣物的背影,心生暖意,但凡他心里有个过不去的坎,说出来,经过她温言软语相劝,他总能够拨开云雾,用一个更好的状态重新启程。
“娘子,我在想,宝玉要是也有个贴心人管管就好。”贾珠道。
李莞冷笑道:“只怕是待宝玉好的人太多了,才把他弄成这个样子。”
贾珠放下手中的奏折,笑着问李莞:“娘子是站木石同盟,还是金玉良缘?”
“天爷,夫君,你怎么也……”李莞没说完的那半句话是,你怎么也这么八卦了?“夫君,我弟弟李岩,中意林姑娘得很。”
贾珠略吃一惊:“什么时候的事了?娘子怎么不跟我讲?”
李莞道:“夫君每日早出晚归,回来还要写奏折。家里琐事又多,我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那林妹妹呢?”贾珠问。
李莞笑着点点头。
贾珠笑着道:“这样大的事儿,我竟然是不知的,还好平日里没有说错话。往后娘子的心事,可得都告诉我。”
岩黛CP确实是李莞小心呵护的心事,一个是对兰儿有教导之恩的林妹妹,一个是她的亲兄弟李岩。
李莞应着贾珠:“知道了。”
过了一日,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荣府来请安。
见宝玉脸上糊着一大块药膏,唬了一跳,对着贾母一通忽悠,说大凡王公卿相家的子弟,只一生下来,暗中就有许多捉狭鬼跟着他,让贾母除了香烛供养之外,让一天多使几斤香油,添大海灯里。
贾母的大丫鬟鸳鸯闻此,便差人来李莞处,喊她过去的瞧瞧。
李莞便跟着来了贾母处。但见那马道婆大说特说得唾沫星子直飞:“我们庙里,好几处王妃诰命供奉。那南安郡王太妃,一天是四十八斤油,一斤灯草,用的是比缸略小一点的海灯。锦田候的诰命,一天不过二十四斤。还有五斤、三斤、一斤的。还有小家子,四两半斤,也是替他点的。”
马道婆见贾母只是点头,并不应,话就说得不那么冲了。“若是为父母尊长点,多舍些无妨。像老祖宗为了宝玉,多了也不好,五七斤,也就是了。”
李莞心笑道,这马道婆还挺会察言观色,踩着人的点去忽悠。
贾母道:“你就一日五斤,合准了。”
马道婆面露喜色,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慈悲大菩萨”。擡头见门口站着一妇人。
那妇人生得小巧玲珑,穿得也艳丽,涂脂抹粉,叉钗配环,脸上笑容可掬。跟寻常高门大户家的美娇娘也无二样。
看着看着,马道婆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高喊一声“啊也”,竟跌倒在地上。
众人忙去抚那马道婆,李莞亦走了过去。
谁知那马道婆竟像见了鬼似的,人尚坐在地上,两腿蹬着直往后退。
李莞想起薛蟠见她也有这般反应。难道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能看出她有异样?
李莞停住脚步。
那马道婆翻身而起,连招呼都不打,就往外跑,嘴里还念道:“这是哪个阎罗殿里跑出来的罗刹鬼来续命了。”
诸人皆诧异地看着李莞。
贾母见此道:“原本以为这个马道婆挺灵的,竟是这般疯癫。灯油供奉就不去她庙里了。”贾母回头又对王熙凤说,“跟府里拢翠庵的妙玉小师傅说说,就供她那里。”
诸人再去寻李莞,便寻她不得了。
李莞被马道婆这么弄了一出,虽然歪打正着地反诈骗了,但她自己也在众人面前被马道婆累了个外焦里嫩。
虽然她知道自己有很多外号,比如“悍妇”、“夜叉”,今天平白无故,只怕又要多了个外号了。谁愿意被人喊鬼呢?这出闹剧过后,还不知道府中诸人对她是何态度。贾珠听到后,又会如何想她?
李莞这天就把自己闭在家里,天一黑,就倒在床上。
贾珠回来,她也不去迎。
贾珠以为李莞是累到了,去书房写完奏章后,便轻轻巧巧地在她身旁躺下。他喊了一声“娘子”,李莞没有应。贾珠以为她睡着了,也不吵他。
待到第二天,李莞也不似往日那般一大早起来伺候他换朝服,给他准备早饭,依旧静静地睡着。
贾珠便觉得李莞有事,喊来墨竹问话,问家中是否有大事。墨竹道,也无甚大事,莫不是被马道婆给讴到了?
贾珠便细问了马道婆一事。贾珠笑了,原来是为则个。贾珠对屋里人交待了今日的饮食等事宜,便去上朝。
这天,翰林院的事一必,贾珠就辞了同僚的邀请,径直回家。
院里只有洒扫的丫鬟婆子,屋门是闭着的。
李莞正在给柔姐儿喂蛋羹,瞧着贾珠早归,颇感意外,但也只淡淡道了句:“回来了?”
贾珠让乳母将柔姐儿抱出去。
屋里无外人,贾珠道:“娘子若有心事,不妨说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