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佛顶案录 > ??第二案:嗔(17)书中之谜

??第二案:嗔(17)书中之谜(1/2)

目录

第二案:嗔(17)书中之谜

“咦?大人,您不是心里只想着寻找线索破案子么?怎么还要凉水呀?”李暧故作惊奇,“那盆凉水我刚才已经倒了呀。”“倒了便再打回来,”崔辞冷冷撇了她一眼,“你方才没翻这书么?邹子玉人品不行,笔力确实厉害,任谁读了也受不住。哦,对了,你不识得字,此刻便能看出不识字的好处来了。”“大人,我认识字,只是不认识大多数字,”李暧白了他一眼,嘀嘀咕咕出门打水去了,“自个儿打了自个儿的脸,却还讽刺别人呢。”等到李暧打了凉水进屋,崔辞将脸浸在脸盆里不得呼吸,靠着毅力憋了良久,方才冷静下来。他擦了把脸,重又坐下翻开《月下箫声》。此书有毒,这回他便一目十行,专挑拣月儿与箫郎的对话看,不再看动作场景了。直翻到书的最后,说道月儿与箫郎最后一次在荒山破庙媾和过后,月儿再也无法忍受这般偷偷摸摸的日子,要箫郎带她远走高飞。月儿道:“这些年,我也存下不少钱财,够我二人衣食无忧度过下半生。你带我离开这里,我们去汴梁,隐姓埋名过日子去不好么?”箫郎道:“月儿,不瞒你说,我早有此意。你的身子我是片刻不能离的。只是你相公家大业大,只怕你我走不出这江浦县,便会被他逮住,要了我们性命去。”月儿道:“他敢!难道这江浦县没有王法了么?他要了我们的命,他也别想活了。”箫郎道:“说的容易,你相公家里可有太宗御赐的丹书铁券,那是免死免罪的。他便杀了你我,官府又能奈他何?”崔辞读到这里,猛然一怔——丹书铁券?!原来当年,宋太祖追随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打天下。这柴荣在位期间,文韬武略,将后周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将太宗赵匡胤从无名小卒提拔为御前典使,对其有知遇之恩。可惜,柴荣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时年纪尚小。赵匡胤在率军抵抗大辽进攻的途中,于陈桥驿发生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随后,柴宗训被迫禅让皇位给赵匡胤。事后,赵匡胤自知理亏,为表歉意便世代厚待柴家后人,赐柴家免死丹书铁券,表示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

“咦?大人,您不是心里只想着寻找线索破案子么?怎么还要凉水呀?”李暧故作惊奇,“那盆凉水我刚才已经倒了呀。”

“倒了便再打回来,”崔辞冷冷撇了她一眼,“你方才没翻这书么?邹子玉人品不行,笔力确实厉害,任谁读了也受不住。哦,对了,你不识得字,此刻便能看出不识字的好处来了。”

“大人,我认识字,只是不认识大多数字,”李暧白了他一眼,嘀嘀咕咕出门打水去了,“自个儿打了自个儿的脸,却还讽刺别人呢。”

等到李暧打了凉水进屋,崔辞将脸浸在脸盆里不得呼吸,靠着毅力憋了良久,方才冷静下来。他擦了把脸,重又坐下翻开《月下箫声》。此书有毒,这回他便一目十行,专挑拣月儿与箫郎的对话看,不再看动作场景了。直翻到书的最后,说道月儿与箫郎最后一次在荒山破庙媾和过后,月儿再也无法忍受这般偷偷摸摸的日子,要箫郎带她远走高飞。月儿道:“这些年,我也存下不少钱财,够我二人衣食无忧度过下半生。你带我离开这里,我们去汴梁,隐姓埋名过日子去不好么?”

箫郎道:“月儿,不瞒你说,我早有此意。你的身子我是片刻不能离的。只是你相公家大业大,只怕你我走不出这江浦县,便会被他逮住,要了我们性命去。”

月儿道:“他敢!难道这江浦县没有王法了么?他要了我们的命,他也别想活了。”

箫郎道:“说的容易,你相公家里可有太宗御赐的丹书铁券,那是免死免罪的。他便杀了你我,官府又能奈他何?”

崔辞读到这里,猛然一怔——丹书铁券?!

原来当年,宋太祖追随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打天下。这柴荣在位期间,文韬武略,将后周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将太宗赵匡胤从无名小卒提拔为御前典使,对其有知遇之恩。可惜,柴荣英年早逝,他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时年纪尚小。赵匡胤在率军抵抗大辽进攻的途中,于陈桥驿发生兵变,被部下“黄袍加身”。随后,柴宗训被迫禅让皇位给赵匡胤。事后,赵匡胤自知理亏,为表歉意便世代厚待柴家后人,赐柴家免死丹书铁券,表示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中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也就是说,柴家后人只要不谋反,啥罪都可饶恕。

崔辞想起,那柴家后人中,便有一直迁徙到江南的。邹子玉在这孤本的对白中,不经意写到了月儿做妾的那户人家,看来便是柴府无疑了。难怪温嬷嬷说,事发之后,此书被那豪门禁了,一概不许坊间议论,若非柴府,谁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李侍卫,你再进来一下。”

门外很快又闪出一个人影,道:“大人,又什么事?那凉水叫你捂热了?换一盆去?”

“油腔滑调的,”崔辞没好气,“你去金知县那里打听一下,本县是否有柴家后人。若是有,你便先去探探,想办法弄清楚那个月儿是谁。”

“好勒,大人!”李暧拱了拱手,又指着那《月下箫声》道:“大人,您悠着点,可别为了破案子弄出内伤。就跟那秦相公似的,以后再不能了。”

“快走!”崔辞朝她扔出一本书,李暧笑嘻嘻闪身走了。

崔辞将门关上,重又坐下继续阅读那书,翻到最后,讲述箫郎与月儿的最后结局。二人约定一同私奔,见面地点就在那有过四次媾和经历的荒山破庙中。月儿先到了一步,便在破庙里等着箫郎,等着等着,不知不觉睡去。恍恍惚惚间,她只觉有人在看自己,她只道是箫郎,没曾想,一睁眼,却看见一只青面獠牙的山鬼矗立在自己面前。那山鬼低下头,猛地张开了散发着腐臭气息的大口,它又伸出一只如枯树枝般的爪子,一把抓住月儿的肩膀。可怜月儿来不及反应,更来不及尖叫,便被山鬼咬中了脖颈。只听“咔嚓”一声,像是折断了一根脆弱的树枝。月儿的鲜血如喷泉般喷涌而出,洒在山鬼狰狞的脸上和周围的草地上,将那一小片地方染得一片殷红。山鬼并未停歇,它开始大快朵颐起来。它用爪子撕扯着月儿的身体,将一块块血肉从骨头上扯下,然后囫囵吞枣般地塞进嘴里,那咀嚼的声音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令人毛骨悚然。每一口下去,都伴随着鲜血的流淌和骨肉的破碎声。不多时,可怜月儿二八佳人已经香消玉殒。等到箫郎匆匆赶来,破庙中哪里还有爱人的影子,只剩下一具残缺不全的白骨。箫郎看见白骨身上缠着的碎布,正是月儿往日里穿的衣服,顿如遭五雷轰顶。他抱着白骨,哭得晕了过去。全书到这里就完结了。

崔辞合上书,觉得邹子玉为博人眼球,满纸血腥,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因他知道这书中的箫郎就是邹子玉本人,而月儿是与他真心相恋过的女子,他竟在书中写的她床上种种细节,结局又如此之悲惨,实在是禽兽不如。这月儿与邹子玉相恋一场,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

等等!崔辞觉得不对。

江宁府哪座山里有山鬼?《月下箫声》这本书从头到位都写实的很,为何结尾突然来了怪力乱神?叙述又如此残忍诡异,实在匪夷所思。难道邹子玉在二人的结局处隐藏了什么?

***

宝儿醒了,在屋里大声啼哭。徐家主母不知去了什么地方,辰娘失魂落魄的走到院子里。宝儿哭的越来越大声,但她此刻顾不上宝儿了,她要去找她的女儿。

蕙儿去了哪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