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显而易见,是在庆祝。……(1/2)
第62章第62章显而易见,是在庆祝。……
不管太子是不是那种没分寸的,现在事情的关键是,太子是不是被人算计,这事儿和今天出宫的太子妃有没有关系——要不然怎么太子妃前脚出宫,后脚东宫就出了事儿呢?
若是事情和太子妃有关,那么,今儿陪着太子妃出宫的那拉金婵,是不是也会被牵连到?
正因着这样的顾虑,侍卫头领就必得要将事情回禀给那拉金婵。
那拉金婵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这事儿是如何发生的,但她确定,就算事情和太子妃有关,也必然不是太子妃算计太子:“太子和太子妃夫妻一体,东宫的体面就是太子妃的体面,难道皇上斥责了太子,太子妃面上就好看了?”
再者,太子妃素来有贤惠端庄的名声。她嫁给胤礽之后没多久,李佳氏就生了弘皙,偏太子妃能将弘皙当自己亲生的,数十年如一日,对弘皙犹如亲生母亲,该关怀就关怀,该教导就教导,半点儿不含糊。这十多年积攒的名声,连整个瓜尔佳氏家的女孩子都跟着受益,外人但凡提起来,无一不夸赞。
这样的太子妃,会用这样不体面的计策来算计太子吗?
“所以,若是和太子妃有关,那必然太子妃也是受害者。”那拉金婵说道,在屋子里走了两圈:“就怕有人觉得是我们将太子妃给引出宫……偏太子妃出宫这事儿,又只和我一个人说过。”
她顿了顿,吩咐侍卫头领:“宫里的消息不好打听,也犯忌讳不能打听,你去内务府那边打听打听,看今儿和太子厮混的小太监是哪个,有什么底细。再有就是,八爷府上,今儿可有什么动静?”
侍卫头领忙问道:“福晋是怀疑八爷?”
“也不是怀疑八爷,无凭无据的。”那拉金婵摇头,胤禛不在家,这府里的事儿,她就需得和侍卫头领商量了,她镇得住内院,但外面,还是要靠这些侍卫。
“先打听清楚再说,还有大阿哥府上。”若说老八是暗地里生了心思,但现在明面上他还只是为爵位奋斗呢,明火执仗的和太子作对的,是大阿哥胤褆。
“再有就是约束好咱们府里的侍卫,不该说的不要说。”那拉金婵说道,顿了顿,应该是没什么可吩咐的了,就摆手:“先去办,东宫的事儿暂且不要去打听。”
出了这样的事儿,东宫丢了这样大的脸,谁去打听,太子都不可能会有好印象。
再者,康熙现在是在气头上,等过了这段时间,回过神来,可能还要觉得太子被算计很委屈,那现在打听消息笑话太子的,康熙就肯定会不满。
等侍卫头领出去,那拉金婵就叫了杨嬷嬷来:“悄悄给娘娘那边送些东西过去,打探一下娘娘的口风,今儿太子妃出宫这事儿,除了毓庆宫,可还有别处知晓。”
杨嬷嬷知道事情重大,忙应了下来。
宫里的消息并不是很好打听的,杨嬷嬷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来回信:“娘娘说,让福晋这两天安心在府里呆着,外面的事儿不用管。”
那拉金婵若有所思,这意思就是,毓庆宫的事儿牵连不到自家。
她心里稳了稳,叫了侍卫和管家来,吩咐他们守好门户,最近不管是谁家的帖子,都不许接。
如此安静了两天,宫里关于太子和小太监厮混的事儿也像是被按下去了,悄无声息了,再没人议论,也没人提起来了。
康熙也就是刚开始发了火,但在胤礽在御书房门口跪了一晚上之后,这火气也就下去了,虽然还是没给太子好脸色看,却也是愿意见太子了。
至于那小太监,也再没人见过了。
风平浪静,德妃就宣召了那拉金婵进宫。
“太子妃这两日病着,已经叫了两次太医了。”德妃说道,那拉金婵就知道太子妃必然是病的有些重。不然就这档口,她越是叫太医,越是让人知道她病了,才也是将这事儿掀不过去。
她沉吟了一下才说道:“我想去探望一些太子妃……”
德妃微微摇头:“并不是好时机,皇上命太子修身养性,在毓庆宫读书。”
那拉金婵若是去,说不定能见着太子。毓庆宫毕竟就那么小的地方,再者,就算遇不见太子,这会儿去是去看笑话的还是去做什么的?
有时候你上赶着去安慰人,人家领你的情,但有时候,有些事情不能上赶着去。
这种丑事,太子和太子妃都是巴不得没人提,周围人也赶紧忘记的。
德妃问道:“你陪着太子妃出宫,太子妃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那拉金婵也没隐瞒:“太子妃是为弘皙祈福去的,说是弘皙最近偶尔还有些咳,再就是想为小公主再添个弟弟妹妹……”
小公主说的是太子妃生的三格格,这是亲生的,要是给三格格添一个弟弟妹妹,那也必得还是太子妃亲生的才行。
德妃沉吟片刻:“听起来,太子妃也不像是知道要有事儿发生的,那这次的事儿……”
她皱着眉叹口气:“若是被人陷害还好,只是毓庆宫守卫不严,太子妃驭下不严,太子识人不明。可若不是被人陷害,那太子这名声……”
和宦官厮混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还是大白天的,还被康熙给撞破。
这世上是有许多事儿,不能摊开放在太阳底下说的。
但到底是事不关己,德妃就又摆摆手:“算了,胤禛也不在京城,你只顾好府上,顾好你自己就是了。”
太子这事儿只是私德有亏,既然没查出来是被人陷害,那就和其他人没什么关系。
那拉金婵也并未见到太子妃,出了宫,这事儿就如同过眼云烟了。
她照常往学校去,学校那边也是和以往一样,学生们该读书就读书,该学骑射就学骑射,不过,厨房的刘嬷嬷又找那拉金婵要了一次银子,虽说是有庄子上供给,但庄子上也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送来东西的,有些酱油醋盐之类的,还是要到外面购买。
后勤那边觉得支出太大,厨房这边就干脆找了那拉金婵来做主。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拉金婵站中间,很是头疼。
听半天,她果断说道:“刘嬷嬷不会写字,所以才说这个报表不会做,既如此,不如胡管事将每个月庄子上送来的东西统计一下,用三个月为准,取一个平均数,每个月送来的东西价值多少,在这个价钱上,每个月再额外添加二十两银子,以此作为厨房的开销,厨房直接拿银子,购买什么,刘嬷嬷自己做主,这主意可行?”
胡管事就有些迟疑:“怕吃食上有克扣……”
刘嬷嬷要气死了:“胡管事当这学校的学生都是傻子不成?一天里吃了什么,没吃什么,他们自己心里没数?”
胡管事冷笑道:“若是寻常学院,学生们吃的差了,自然是要找先生告状的,但你我都知道这学校里的学生有些特殊,他们本是灾民出身,有一口吃的已经足够,就算是吃的略差,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找先生管事告状的。”
灾民出身本就能吃苦,又胆小,所以告状这事儿还真不好说。
那拉金婵说道:“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我每个月会不定时的来食堂这边看看的。”
她摆摆手,示意这两个人不要争吵:“基础的标准我之前说过,早饭要有鸡蛋和牛奶,午饭要有荤腥,剩下的刘嬷嬷自己做主就是了。”
打发了刘嬷嬷,她冲胡管事笑道:“我知道嬷嬷也是一心为我省钱,不过这饭菜上,确实是不好太节省了。”
胡嬷嬷叹气:“福晋,咱们账上现在就剩下一百多两银子了。”
距离那拉金婵上次给钱才过去半个月。
这学校处处需要花钱,灯油,粉笔,黑板,甚至洗衣服的皂角,这些必不可少的东西既然是必须得买,那也就只能是吃食上略克扣一些了。
反正吃什么不是吃呢?外面寻常百姓,还不一定有学校这些学生吃得好呢。
那拉金婵笑道:“我知道,回头我让人送银子来,嬷嬷,眼光放长远些,咱们既然一开始是行善积德,事情已经做了,那就别抠抠搜搜的,又花了钱,又让人说你抠门不行好。”
胡嬷嬷说到底也是被银子为难的。
那拉金婵宽慰她一番,又在学校里转了两圈,这才起身回了王府。回去的头一件事儿,就是让人往学校送银子t去。
那拉金婵就觉得,赚钱这事儿,是迫在眉睫了。
八福晋那边都能开个洋货铺子,她这边,也得有个想法了。
思来想去,她叫了府里的厨娘来:“我这里有个饭菜的方子,你来琢磨琢磨,看能不能做,若是能做,我想在京城里开个酒楼。”
这酒楼当然不是寻常的酒楼,比菜谱,她肯定是比不过宫里的御厨的,所以她要开酒楼,就开一个新鲜稀罕。什么是新鲜稀罕呢?就是西洋那边刚传过来的一些作物为食材的那些,比如番茄,胡萝卜,西葫芦这些。
在开酒楼之前,肯定是要先收集作物。现在有些东西已经在大清种植开了,但有些还没有。那拉金婵需要让人到处打听,然后收购,再去和村子里对接,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对方种植,到时候自己这边购买。
就算是酒楼用不了也没关系,到时候可以做成衍生品。比如说,晒成菜干,然后做方便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