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在四爷后院发疯 > 第80章 第 80 章 又说道:“打油诗?”……

第80章 第 80 章 又说道:“打油诗?”……(1/2)

目录

第80章第80章又说道:“打油诗?”……

那拉金婵自己也不能控制说梦话的次数,所以胤禛想要她多说和什么相关的,她也顶多是在睡觉之前默默在心里念叨几句,能不能真的说出来,她自己也并没有多少把握。

事实证明,她真的把握不了。

一直到要过年,她都没有再说过任何的梦话。

她最近是忙着期末考试的事情,试卷已经印刷完毕。

考试的前一天,她邀请了胤禛去做考试动员。胤禛的稿子还是那拉金婵亲自写的。

“读书是为了自己,读书开始启智,读书可以明理。将来无论你们是否参加科举,因为读书,你们就会有更多的选择。”胤禛坐在前面台子上,面无表情的盯着的太过于直白,没一点儿文采。若非那拉金婵坚持,他都要自己亲自帮着再写一篇了。

但现在,瞧着这发言稿虽然直白简单,但好像,挺有效?

“为自己读书!”很大的,但怎么说呢,看着还有些振奋人心?

所以,简单有时候还是有好处的?

放着胤禛去思索这发言稿有文采和没文采,简单直白朗朗上口之间的关系不去管,反正那拉金婵只要自己的目的达到就好。口号这种东西,肯定是越简单越好的。就好像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中华之崛起读书,谁说口号非得要有学问了?

文采这种东西,是给三阿哥这样的人看的。这些学生们虽然也学了四书五经,但他们读书才几年?

再说,发言稿的范围,那拉金婵是并不打算只局限在学校里面的。

胤禛这边发言完毕走人,那拉金婵就让人将发言稿贴在了学校外面的墙壁上。读书这种事情,就该全民普及。当然,现在她没什么能力,所以只能是先将口号给喊起来了。

考试当天,她自己亲自去印刷作坊那边拿了过来,送到学校,然后将先要考的语文卷子拿出来。

一个班级里三十个学生,每个人的桌子都是独立的,将桌子上原先放着的书本都拿下来放在地上,确保桌子上除了砚台和毛笔什么都没有。

等怀表上的指针走到了位置,那拉金婵冲外面胡嬷嬷摆摆手,胡嬷嬷就亲自去敲锣,三声之后,就表示考试开始了。

先生抱着试卷进来,从前面往后发,拿到手的人先看,等先生发完之后,宣布了开始,才能开始磨墨。

语文考试分两张卷纸,一张是填空,一张是做文章。

填空就是从四书五经里面截取一句或者半句,让人填写前面或者后面。这个考试形式呢,童生试就有,所以大家并不算陌生。文章倒是有些难度,要破题,再来写。

草稿纸也有,但是你誊抄的过程中要是出现错误,那就怨不得别人了,只能自认倒霉。

正常考试是维持了两个时辰,也就是从早上八点钟,一直到中午十二点。

那拉金婵就每个教室走一走看一看,所有的卷子她都会瞄一眼。谁的字儿写的好看,谁的卷面乱七八糟,基本上这一圈下来,她都心里有数。

女生这边也考,就按照她之前说的,男生是怎么考试的,女生这边就是怎么考试。

下午考的是算数。

算数这个呢,那拉金婵自己衡量过,大约是相当于初中水平,不过就算只有初中水平也很不错了。

简单的加减法,还有乘除法,最经典的鸡兔同笼,衍生出来的往返路程,运送军粮之类的方程式等等。

因着算数在大清不算主流学科,大部分的人读四书五经考上之后呢,就请个会算数的做师爷。所以在大清,师爷这种职业,特别常见。

但师爷也要会算数,甚至还要精通。就算不是主流学科,这一门也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学的,有时候做师爷也是一条通往官宦的道路啊。

只要你跟的主子好,人家升官了,升到了一定的位置,比如说封疆大吏,那你这师爷,就有可能得到推荐。

虽说从唐朝之后,这选官儿的方法就从推荐制度变成了科举制度,但是,也并不是说推荐制度就彻底断了的。还是有推荐这种制度的,甚至康熙还专门对这推荐制度做了规定。

以前呢,是当官儿的推荐就行。

现在,另外增加了一条门路,那就是乡里有名望的老者,还有当地知县,以及本地百姓们的推荐。

所以,四书五经读不进去的,也可以试一试这算数的道路,也并不是说你四书五经背不会,你就断了这当官的可能了。

而且,会算数你在外面也能找到差事做,这可是谋生的绝佳的本事。学院里的人,自然也会很认真的学的。

这一天总共也就是两门考试,那拉金婵等算数这边收卷了,这才回办公室,特意叮嘱先生们:“明天换先生去监考,剩下的就在这里批改卷子,争取三天之内,将分数给统计出来。”

卷子采取的是侧边写名字的方法,卷子收起来之后就立马用木板将这侧边给压住,两边订上钉子,打不开,自然也就看不到里面的名字。但是不妨碍翻看,打分还是能稍微做到一些公平的——做不到绝对的公平是因为学生数量少,先生们对于自己的学生的字迹,多少都还是有些了解的。

第二天的考试是洋文和格物,以及骑射。因为每一门的考试时间都比较短,所以上午两门,下午一门。

剩下的选修课是不进行考试的,你愿意多学就学,不愿意学也没关系。

又等一天,考试分数统计出来。

那拉金婵将分数表拿回去看,胤禛从外面回来的时候都天黑了,见她一边翻开卷子一边看分数表,就好奇:“怀疑有算错分数的?”

“不是,看一下他们的薄弱点在什么地方。”那拉金婵说道,顿了顿,详细解释:“就是看看哪里得分少了,回头总结一下怎么提高这方面的正确率。对了,你之前说要帮我请三哥讲课的。”

她眨着眼睛看胤禛,胤禛顿了顿,点头:“已经和三哥说过了,三哥说让你定个时间。”

那拉金婵眼睛立马就亮了:“你是怎么说服三哥的?”

“送给三哥一幅画,吴道子的。”胤禛说道,他没给那拉金婵说,三阿哥还嘲笑他是怕媳妇儿来着。

这怎么能叫怕媳妇儿呢?给媳妇儿做点儿事情,不很正常吗?夫妻夫妻,就是互相陪伴,互相帮衬,互相扶持的。

那拉金婵帮他打理家务,管家理事,他帮那拉金婵做些外面的事情,这不是很正常吗?

也就三哥那种老顽固,老酸儒,才觉得为媳妇儿办事不男人。

他顺手拿过来那分数表看:“这个t第一名,王礼真?男孩儿还是女孩儿?”

实在是学校里那些学生,名字太过于相似,都是以礼字辈排的,男孩儿女孩儿还是一起排的,他就有些分不太清楚。

那拉金婵笑道:“男孩儿,不过,第二名是个女孩儿。”

女孩子并非是不如男孩子,而是世俗的看法现在还没有扭转过来。世俗普遍的认知是女孩子读书没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就算是在一起读书,女孩子也是下意识的会觉得,自己不如男孩子。

尤其是四书五经方面,她们放不开这个学习的态度。

能有一个女孩儿出现在前三名,那拉金婵已经很满意了。再说了,读书确实不是为了排名,而是为了生存。

最最重要的是,她是真金白银的打算给奖学金。她就不信了,在这样的金钱诱惑下,这些女孩子们还真能忍得住。

都是要读书的,那认认真真读书半年就能拿到一两银子或者二两银子,这不比她们勤工俭学半年赚半两银子强吗?有时候,辛辛苦苦干半年,还不一定能拿到二钱银子呢,别说是半两了。

那拉金婵将骑射考试的成绩单拿出来给胤禛看:“之前刘嬷嬷和我抱怨,说是这个男孩儿吃的多,我就让骑射先生多留意了一些,这个男孩儿在骑射上也并没有很大的天赋,但是,有一个优点。”

胤禛看她,那拉金婵也不卖关子,笑眯眯的:“力气很大。”

这点儿很轻易就能猜到,毕竟吃的多,又没有长很胖,那吃下去的东西在哪儿呢?

“而且,骑射虽然没什么天赋,但是对锤子很有天赋。”那拉金婵又说道,问胤禛:“你看要不要和十三弟说一声,让十三弟去看看?”

这样一个有天赋的,放在军中肯定是好手。

胤禛之前说过,年羹尧有些怪异,那拉金婵就很放在心里。毕竟,后世人人都知道,胤禛这个皇帝能登基,得益于三个人,一个就是铁帽子十三,这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另一个呢,隆科多,还有一个就是年羹尧了。

若是年羹尧对胤禛的忠心打了折扣……那拉金婵都不敢保证胤禛绝对能登基。

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蝴蝶,也是能改变飓风的。

历史的车轮是人类抵抗不住的,但历史的车子稍微颠簸那么一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就比如说,大清灭亡的结局是历史的走向,那么大清的十二个皇帝里面,其中某一个换掉了,这就不是什么大事儿了,这个事情还局限在大清统治这段历史里面,并没有妨碍到车轮滚滚往前冲。

所以那拉金婵就很留意骑射那边的课程。

这留意着留意着,还真让她发现了好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