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第 85 章 今年确实是要招生。(1/2)
第85章第85章今年确实是要招生。
新年过完,正月初六开始,京城里就多了一道风景。弘晖学校的学生,每天早上,天色微微亮,就有先生带着在外面跑步,绕着整个学校,来来回回三圈。
前两天的时候他们跑的还有些散乱,各跑各的。但慢慢的,学生们就开始有了一个队伍。
队伍再从乱糟糟,变成整整齐齐。
再过了四五天,甚至他们的步伐也开始变得整整齐齐,一起擡起来,一起落下来,砸在地上,砰砰砰,几十个人发出来同一个声音。
那拉金婵趁着胤禛要早朝,早起,她就跟着早起。
到现场去看,然后叫小太监去给骑射先生传话:“可以跑的时候喊一些口号来纠正步伐,比如说,一二一,一是左脚,二是右脚,喊几声之后,再喊一二三四,整整齐齐。”
骑射先生比王先生等先生们灵活,福晋既然吩咐下来了,那就喊,反正不耽误谁睡觉,这一片就没住着多少人。所以当初,那拉金婵才将弘晖学校选在这边的。
“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骑射先生就在旁边喊,喊着喊着就发现,这些学生们都不用指点的,自己就能跟着声音踏步,喊一二三四一停顿,示意一下,他们也都能跟着喊出来,还能顺便调整气息。
先生立马就发现了喊口号的好处,这就跟军中训练用哨子是一样的。就不过因为军中人多,喊一二一可能会听不见,所以军中用的是哨子。
学生们一开始也有些不太情愿,天儿冷,这大早上的,在被窝里多睡一会儿不行吗?非得大早上的爬起来跑步。
但谁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
一来是吃人嘴短,他们可都是靠着那拉金婵才能有如今安稳的日t子过的。再说,那拉金婵也没有让他们去干活,也没有让他们去拼命,反而是让他们读书,让他们锻炼身体自己能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
那拉金婵给的都是恩,既如此,他们无论如何,没办法对那拉金婵说一句反对的话。
二来呢,那拉金婵也说了,整日里只趴着读书对身体也不好,哪天生病了也没钱治病,倒不如,防范于未然,自己多锻炼,有一个好的体魄,将来毕业了,就算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工作,有个好身体也能多饿几天。
工作这个词儿虽然有些陌生,但是一听就明白。
不就是找份儿工吗?
先生都在旁边跟着呢,谁敢不跑?
跑那么几天,有些机灵聪明的,就已经感觉出来这跑步的好处了,早上跑那么两三圈,吃个早饭回到教室里,就感觉这一上午的精神都很好,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也特别集中,不像是以前,很容易犯困。
一开始大家看稀罕是因为真的稀罕。
等弘晖学校的人在外面跑了一个月,慢慢的,京城里有些学院就跟上了。咱们没有统一的学生服,没关系,可以做,没有很大的跑步的场地,没关系,可以带到城外路上去跑一圈,一来一回这路程也算是刚刚好。
至于跑步的口号,也有些学院想过创新,但是用来用去还是发现一二一最简单最好记最朗朗上口,于是又都换成一二一。
这些学院的变化,连皇上都好奇了一下——因为国子监这边提出,跑步这个事儿属于哗众取宠,应该让巡城司这边阻拦住。
别人觉得那拉金婵身份贵重,四皇子福晋呢,但国子监这边并不很当回事儿。一来是国子监属于朝廷,在国子监教书的先生们,至少有大学士的称号,最低最低了,也是个五品官。那拉金婵就是再如何,不过一个女人,女子不得干政,男人上折子的事儿,和女人有什么关系呢?
再就是,弘晖学校这两年来,在京城里实在是闹出来不少事儿,已经有些影响到国子监的地位了。
就像是联考这种事情,怎么能不通过国子监,弘晖学校这边自己出面联络京城其余的学院呢?
国子监什么身份地位,京城里但凡有头有脸的官员,家里有出息的嫡子嫡孙,那可都是在国子监读书呢。结果,你们弘晖学校,这么冷不丁冒出来的一个野生学校,居然跳过国子监,干起来了领头羊的活儿,又是搞什么联考,又是搞什么跑步,又是请三阿哥去讲学,四阿哥去演讲。
虽说生源不同,国子监一向是高高在上看不起别的学院的。但是,弘晖学校这样不声不响的就想当老大的做派,他们也很不喜欢,再者又听说,今年弘晖学校是要扩大招生的。
那国子监就很不喜欢了,就想给点儿弘晖学校颜色看看。
这么多人在外面跑步,扰民不扰民?万一要是有什么紧急的事情,窜出来一匹马什么的,撞上了,那算谁的责任?骑马的人无辜不无辜?
他们瞧不起那拉金婵是个女人,却忘记了那拉金婵的男人好歹是个郡王。
那折子一拿出来,胤禛就站出来了:“说扰民的,这位大人怕是做官时间长了,不知道寻常百姓家里都是什么时辰起床做活儿了吧?”
寻常百姓,那都是天不亮就要起的。上工的上工,下地的下地。就算是农闲,也少不了要找点儿事情赚个钱补贴家用,这么说吧,京城这地方,但凡有闲人的,到了天微微亮还要睡觉不起床的,只有八旗子弟。
他们有朝廷发的银钱米粮,不用担心饿死,不用发愁赚钱的事儿,所以可以睡个懒觉,但大部分的人家,是鸡鸣就要起,该做饭做饭,该洗衣洗衣的。
弘晖学校这些人跑步的动静虽然略有些大,但远远不到饶命的程度。
至于说忽然窜出来一匹马的事儿,胤禛只问道:“朝廷有规定,除了军情要务,其余时候不得纵马,大人难道是忘记了吗?”
既然不许纵马,撞到了,那还能是谁的责任呢?这还用分吗?
“我倒是觉得弘晖学校挺好的,学生这样跑跑步,既显得有朝气,又有一股气强韧的活力,就是看着也让人觉得舒心。”三阿哥笑着说到,他是很支持自家兄弟的。
四弟妹有眼光啊,兄弟里面这么多人,唯独请了他去讲学。
康熙并不觉得这是大事儿,就摆手:“回头朕让巡城司去问问,若是当真扰民,回头让学生们换个时间就是了。”
朝堂上那么多大事儿呢,盯着个学校算怎么回事儿?
不过,下了朝,康熙还是将胤禛给留下来问了问:“那弘晖学校,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胤禛顿了顿才说道:“儿臣也不是很清楚,不过是那拉氏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她平日里自己操持打理,儿臣倒是很少过问的。不过,偶尔听她说,今年确实是要招生。”
那拉金婵连招生的规章制度都给做出来了。
首先是这个学费的规定,一年四两银子,学校这边提供的学生服是要另外购买的,这四两银子也不包括吃饭的费用,也不包括住宿的费用,但学生一旦入学,就必须吃住都在学校,所以这两个费用是要另外交的。
若是家庭困难,可以申请勤工助学,或者是申请助学贷款,就是学院在审核过之后,会和你签订十年还钱协议,等你三年读书完毕,十年之内,将这笔钱还上即可。
另外就是公布学校的教学科目,四书五经统一被称之为语文,算数改为数学,骑射改为体育,洋文还是洋文,格物还是格物。
但凡入学,不管你自己喜好,这几门功课,是都要学的,没得挑选。
再就是分男学院和女学院,入学年龄为九岁到十二岁,不到年龄的不招手,超过年龄的不要。
至于这个身家清白,不用另外说,学生们入学是要自己填写身份表格的,自己叫什么名字,多大了,家里父母叫什么名字,是做什么的,籍贯哪里,现在居住哪里等等,填完之后,学校这边自会派人去走访询问。
不合格的,学校这边只会悄悄将报名表还回去。
合格的,学校会将报名表换成录取通知书发放到学生手里。
这一头年呢,那拉金婵只将人数限制在一百之内,男女各自一百,到时候是要分成四个班级的。
并且,她将头一年的学生定为了二年级,今年刚入学的,是一年级。再往上的,是三年级。
她并不曾对外解释这种命名的方法和意思,学校这边早已经经历过她为办公室,教导部,后勤部取名的过程,所以对接下来的一年级二年级什么的,也并没有太大看法意见,不都是名字吗?只要能叫就行了呗。
现在叫起来不习惯没关系,以后会慢慢习惯的。
这个招生的章程就贴在学院外面的墙壁上,人人经过都能看得见。
胤禛就和那拉金婵说道:“你这样招生,怕是到时候来的大多会是商户人家的子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