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第 101 章 贪钱贪疯了,什么银子……(1/2)
第101章第101章贪钱贪疯了,什么银子……
学校那边放了寒假,除了原本的学生,还有后来慈济院来的那些,剩下的全都回家了,一时之间,整个学校都安静了下来。那拉金婵让胡嬷嬷将剩下的帮工们排班,就是确保每天学校都会有人在。
厨房那边呢,也是要留着米粮和人的,当然,吃饭的人少了,做反的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留两个厨娘就完全够用了。
那拉金婵腊月二十八来了一次,腊月二十九来了一次。
原以为她就来这两次,没想到到了大年三十,在进宫之前,她又来了一次,还给每个学生和留下来的帮工们带来了大年三十的礼物——一人两双红色的袜子,是十三福晋那边用羊毛布做出来的,若是觉得粗糙,可以在里面套一层棉布的袜子。这种羊毛做出来的袜子,柔软又保暖,价钱也不是很贵,但对于这些学生们来说,还是很珍贵的。
大年初一那拉金婵倒是想来呢,结果没空来。
一早就进宫,先去给德妃请安,再跟着德妃去太后那边,等再从慈宁宫出来,还要去永和宫用午饭,这一通折腾下来也都快下午了。
到了府里呢,还需得将各家的帖子都拿出来对一下,比如说,那拉家的帖子上说,后天上午过来拜年。那拉金婵觉得这个时间没问题,就写个回帖。若是觉得这个时间有问题,可能她和胤禛需得去三阿哥府上,那就得另外挑个时间送回去。
这所有的帖子里面,还有一份儿是张家的,年氏亲自写的。
那拉金婵抽空见了年氏,年氏刚怀孕,也不知道是在张家日子过得好,还是自己心里想得开,反正瞧着面色是挺好的。那拉金婵也不懂医术,并不能看出来年氏身体如何,怀相如何。
但见她自己说话时候,不管语气还是神色,都自在的很,也就觉得,大t约这怀相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身体若是不舒服,大约也是没这样的力气和精神头的。
年后朝堂上还出了一件儿事情,大阿哥上了折子,要带兵往蒙古,之前和太子有联络的那部落,既然是生了和太子联手谋害皇上的心思,那就是谋反,既然有谋反,自然也该平叛。
蒙古那边肯定是不能认这事儿的,开玩笑呢,不是所有的部落都有噶尔丹那样的实力的和野心的。要真是有,他们也没必要和亲大清朝廷,娶大清的公主了。
于是那边很果断的立马派了那亲王进京来自辨,并且已经选好了下一个亲王继承人。
蒙古那边……王位更换的比较频繁,这样的事儿都不算大事儿。
康熙也并不想轻易将大清和蒙古之间的关系坏掉,但是这事儿又不能轻轻放下,不然朝廷的何在?他这个皇帝,日后岂不是人家说要谋害就要谋害了?
但这事儿让大阿哥去处置很显然也不行,大阿哥是一心一意要将胤礽给按死呢。思来想去呢,康熙就命八阿哥来接待蒙古这边的人了。
事情是交给了八阿哥,但胤禛在户部还是要尽快上一份折子,若是要打,户部能给得出多少粮草银钱。若是不打,蒙古这边该给多少东西做赔礼。
再有就是高句丽那边也来了人,说是去年国内遭灾,请求上国给与救济。就一句话,要钱来了。
还有红毛俄罗斯那边也送来了国书,说是想派信使来大清拜访。
这信使的事情是理藩院负责,和胤禛……还是有关系的,招待是什么规格,户部这边也该给个预算。
于是这一开年,胤禛就忙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的。
幸好呢,那拉金婵也忙,三月要再一次开始招生,六月份就是头一批学生毕业的时间。她整日里也是早早出门,晚上回家,夫妻俩也就只有晚饭的时候能坐在一起说说话。
胤禛说起来高句丽,也是满腹怨气:“一次比一次要的多,什么遭灾,不过是想着法子的要钱。”
那拉金婵就不明白了:“既如此,那何必给钱呢?他们怎么来的就怎么送回去就是了。”
“那不行。”胤禛就叹气,顿了顿才说道:“若是他们不安分,总扰乱边疆,出兵一次也是很麻烦的事儿。和这个比起来,出兵的费用更高。”
那拉金婵都有些无语了:“照你这么说,就是花钱消灾?那岂不是跟纳贡一样了?咱们给钱,他们就不出兵?”
怎么听都觉得是大清软弱,人家不是来求助的,人家是来收保护费的。
胤禛摆手:“也不是这样的意思,真要是打起来,咱们肯定是占上风的,但是打仗这事儿并非是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行的,要钱,要人,要粮草。”
再者,总打仗,百姓对朝廷也会有怨言。
给东西这事儿也是朝廷衡量过的,就像是挂在驴子面前的胡萝卜,既能安抚驴子,也能让驴子干活儿。一个胡萝卜,能说朝廷给不起吗?
就是给的有些憋屈而已。
那拉金婵就不说话了,她其实还是觉得不该给的。但朝堂上那么多人,所有都同意给,那必然是朝廷顾虑的更周全。
胤禛又说起来学校的事情:“你之前提过的两个学生,十三打算带走了。”
就是那拉金婵提过的,天气力气大,骑射也比较有天赋的那个,不过十三多挑了一个,这多出来的一个,是有做斥候的天赋的,天生擅长隐匿隐藏,站在人群里很不起眼,要藏起来,少有人能找得到。
这两个就算是入了军中。
那拉金婵点头:“好,六月举行过毕业典礼,人就可以立马给十三送过去。”
胤禛就好奇这毕业典礼:“到时候是准备如何举办?”
“就是毕业演讲,然后学校送一套毕业礼服,再请大家在酒楼吃一顿散伙饭。”这个毕业礼服,和校服是差不多的颜色,但校服是上下衣服分开的,为了方便劳作,这个礼服就是长的学生袍。
穿起来风度翩翩,就像是个读书人——当然,他们也确实是读书人。
男生是靛蓝色的长衫,女生是粉色的罗裙,上面是斜襟的小衫,
这个毕业演讲那拉金婵是打算自己来的,她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学生,没必要到这时候了还要请别人来演讲。演讲稿她都准备好了,并且,打算底稿就这一个,以后年年的毕业典礼,若是没大事儿,就还是原稿上了,不用再另外换稿子了。
胤禛问道:“那我能不能去挑两个人?”
那拉金婵点头:“自然能,毕业了就该找差事做了,能有人挑中他们,那还省得他们自己去找了。不过,你打算挑人做什么?”
胤禛沉吟片刻才说道:“需要两个账房。”
他最近算账算的头昏脑涨的,急需有人帮忙。当然,这种新来的肯定不能一上来就放在核心位置上,需得打磨打磨,确定可靠能用,这才能用。
这就涉及到人员调动,府里有些账房,他是要带走用的。另外再从园子里或者庄子上,挑选几个能用的送到府里来,庄子上和园子里的空缺,就提拔新人。
正说着话,外面就通报,说是十四阿哥来了。
胤禛皱了皱眉,就放下了碗筷:“让十四进来吧。”
十四笑嘻嘻的,进门先给那拉金婵行礼:“给四嫂请安。”
那拉金婵起身:“十四弟来的巧,我和你四哥正商量汗阿玛万寿的事儿,今年你四哥派人从江南那边弄了些玉髓,雕了一个园林小院儿,还有一些多余的做成了各种动物,十四弟若是没准备好寿礼,那些动物摆件,你可以先拿回去用。”
玉髓是不太值钱,但若是雕工好,雕琢出来的东西也是很值钱的。
康熙除了瓷器也喜欢玉雕。
乾清宫有一个两米高的玉雕,雕刻的是一座山,山上的树木花草,还有山路上行走的砍柴人,一清二楚,精致的就像是真的。
那东西,大约是花费了十年时间雕刻的。
从采挖石料到雕琢完成,再到送到京城,总共十年。
十四阿哥笑道:“多谢四嫂,我正发愁这寿礼的事情呢,四嫂这安排可算是为我解愁了。”
那拉金婵就忙让人去将那些玉雕找出来包装好,等会儿好直接送到十四府上去。
胤禛就问十四:“吃过饭了?若是没吃,就在这儿用一些。”
十四也没推辞:“来的匆忙,确实是没吃。”
那拉金婵就忙吩咐人去给十四准备新的碗筷,再者,还要厨房再送几道菜来。
十四不着急吃饭,而是靠近了胤禛:“四哥,太子之前被废,是因着和人联手想要谋害汗阿玛对不对?还有那书信……”
胤禛点点头,十四压低了声音:“我今儿发现一件事儿,八哥府上有个先生,擅长仿写字迹。”
胤禛转头看他,十四点点头:“他们府上有个姓何的先生,之前听说是因着八哥写字不好看,特意从民间聘请的先生对不对?”
不等胤禛有所反应,十四就继续说道:“那姓何的写的一手好字,也非常擅长仿写。”
“你是怎么发现的?”胤禛问道,十四顿了顿,岔开话题:“你别管我怎么发现的,你就说,太子这事儿,是不是八哥在里面搞鬼?”
“你的意思是老八让人仿了太子的笔迹,伪造出了这书信,让汗阿玛误会了他要弑君?”胤禛说道,十四点头:“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