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什么时间才能有一个家呢(1/2)
第21章什么时间才能有一个家呢
看着穆晓童的背影消失在地铁口,穆晓歌牵着儿子的手准备往回走,小家伙却不愿意那么快回家,非要去公园里溜达一圈。
晓歌也不想回去面对公婆,索性就陪着孩子往不远处的公园去。
金风送爽,树叶也变得斑斓多姿,橙黄嫣红煞是好看,是个难得的好天气,能看到蓝蓝的天、白白的云。
“老妈,老舅答应我了,他下次过来给我买大黄蜂的乐高……哼,就你小气。”
林意鸣吃完糖葫芦,扔掉手里的竹签子,忍不住炫耀,把他和舅舅的秘密抖搂了出来。
穆晓歌心中一沉,想起上次在专卖店孩子就想要那款乐高,她心疼钱没答应。谁知孩子一直惦记着,竟然私下找晓童寻求支援。
穆晓歌不想惯孩子这坏毛病,正色道:“鸣鸣,舅舅挣钱不容易,他还要养活你舅妈,养活小表弟,你以后不能再这样偷偷跟舅舅要礼物。”
林意鸣不服气,瞪着圆溜溜的眼睛辩驳。
“我老舅一个月挣八千呢,他说他有钱。”
晓歌叹口气,正要跟孩子解释,就听林意鸣喊了一声李阿姨。晓歌顺着孩子的目光看过去,见李小婵迎面走过来。
李小婵穿了一件米色的风衣,黑色的休闲裤,肩上挎着她常用的那个黑色的小包,头发扎在脑后,梳得很齐整。
她身边还跟着一个男人。猛然看到晓歌,她的笑容里有惊讶,还有着些微的尴尬。
“小婵,真巧啊,在这儿都能碰到你,你也出来遛遛弯?”
穆晓歌笑着向李小婵招手,快步走过去,离老远就打招呼,并向小婵身边的男人点了下头。
那人看起来比小婵大不少,穿衣讲究,脸上皱纹不多,带了副金丝框眼镜,头发乌黑发亮,一看就是新染不久。
李小婵的笑容有些不自然,晓歌细看之下,她的眼角有些湿润,似哭过,晓歌对面前的男人多了一份警惕。
“是啊,出来买菜,顺便来河边看看……晓歌,这位是宋老师,跟我住一个小区。”
穆晓歌不知道小婵和那个男人的关系,对男人礼貌地笑笑。
“宋老师好。”
宋老师笑容可亲,连忙说:“你好,你好,我听小婵说过你,你们是本家,在北京还能互相照应真好,小婵她刚好……”
宋老师很健谈,听话音也能听出来他和小婵很熟悉,对他们二人的关系,晓歌大概有了初步的判断,不好打断他的话,认真地听着。
“宋老师,您一会不是还预约了去扎针灸吗?别耽误时间了。”
一向温软礼貌的李小婵竟突然要撵人,这让晓歌更加断定了二人关系不一般,不免替小婵高兴,可又觉得有些可惜,宋老师年纪有点大。
宋老师擡眼看了一下腕表,笑着说:“哎呀,你不说我都忘了,得赶紧走了,你们聊啊。”
待宋老师转身离开,小婵把目光转向林意鸣,脸上布满慈爱的光辉,赞叹道。
“鸣鸣长得好快,快一米七了吧。”
“一米六五。”
没等穆晓歌说话,林意鸣抢答。晓歌和小婵都笑了。
林意鸣见河边有人钓鱼,跑到跟前去看,晓歌、小婵就站在河边看着绿得有些发黑的河水。
河边杨柳依依,柔韧的枝条低垂着,随风轻舞。
“你怎么样?老太太来了之后,你们处得还可以吧?”
李小婵想起高老太太的种种行为,心里觉得有些委屈,可再想到赵爽和高祖安对她一向不错,加上又是晓歌操心把她介绍过去的,也不好不知好歹似的当着晓歌的面抱怨。
“老太太岁数大了,又刚从农村来,好多东西看不惯,估计时间长了就好了。”
穆晓歌听小婵这么说,就大概知道了老太太不太好相处,只好安慰说:“老年人跟咱们的思想不一样……你要担待点。穆光怎么样?还是全校第一名吗?”
穆光是李小婵的生命之光,提起孩子,李小婵一切的苦和闷都消失了,也把高老太太对她的挑剔和敌对抛到了脑后。
她眼睛里闪着光,骄傲中带着谦逊。
“还那样,昨天我给他打电话,他说英语听力丢了两分,老家英语老师的发音还是有点问题。”
“穆光真是好孩子,明年就上高中了,肯定能考个好大学,你这么辛苦也值了。”
老家人说的也都是老家话,贴心贴肺的,听着舒服。二人又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聊了一会,李小婵看时间不早了就和晓歌告别去买菜了。
她先拐到超市买点菜,拎着沉甸甸的环保袋,走在路上,看着一幢幢高楼,心里又新添了惆怅。
这大大的北京城,这么多的高楼大厦,那么多窗户,每一个窗户后面肯定都有一个家。
她什么时间能有一个家呢?
她什么时间能在北京给孩子一个家呢?
宋老师对她有意思,她能看出来,宋老师也有房子,可就算能跟宋老师走到一起,他的家能是儿子的家吗?
她暗暗下了决心,等穆光考到北京后,她就要在城中村里租一套公寓,就那种带厨房和卫生间的大开间就行,一个月也不到2000块钱。
等儿子休息时就让他过来一起住,她就能孩子做些好吃的。这两年,她的厨艺进步飞快,可惜一年也难见到孩子两次,她的母爱很难得到全面的展现。
这么想着,她的心情好了很多,再想到高老太太的百般挑刺儿,也没有那么难受了。
李小婵进屋后刚把菜放到厨房里,老太太就进来了,她翻着购物袋里的几样菜,又眯着眼睛仔细看着购物小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