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洗不脱的罪名(1/2)
第55章洗不脱的罪名
李小婵这几天真是愁肠百转。她在心里一遍遍地回味着儿子的话,儿子才不过是一个14岁的孩子而已,他已经有着成年人的沉稳、内敛。
假期最后一天,她送孩子去学校。她本想着把东西给孩子拿到校门口,却不想孩子在离校门口还有200米的地方停住了。
他们停在一棵绿色的女贞树下,女贞树枝繁叶茂,在铁青色的天空下,叶片绿得厚重。
穆光的眼睛没看小婵,他盯着女贞树的叶子,两只手握在一起,显得紧张又局促,声音也不似平时自然,完全不像和最亲的人在说话。
“妈,那个……你结婚我不反对,只要你能幸福就行……你别光为我考虑。俺爷、俺奶对我也挺好,我们仨一块生活也行。
反正我在家待的时间也少。我问了老师,要是有北京户口的话,对我上大学有好处……但是,妈,你过得好才重要,户口不重要。”
一番话听得李小婵眼眶发热、鼻子发酸,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不由得搂住了孩子。
穆光的身子发硬,没有回抱她,只是把一个红色朔料袋塞到了她羽绒服的兜里。
“这是户口本,我跟俺爷说,我要参加数学竞赛报名才拿出来的。”
多么心思细腻、严谨、懂事的孩子啊!
李小婵忍住眼里的泪水,在心里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得把孩子户口迁到北京,为了这个贴心、温暖的孩子,就是去卖身她都愿意。
何况只是跟老宋结个婚呢!
娘俩又说了一会话,无外乎吃好点,别怕花钱,好好学习,别有压力之类的。
怕耽误时间,影响孩子学习,李小婵就催着孩子进校门了。
看着穆光的身影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教学楼里,李小婵又站了两分钟才往公交车站走去。
她本来行程没有回村里的计划,结果公公非要她回村里交新农合的保险钱,她也不好不办。
回到村里,在大队里院里交钱时碰到了穆晓歌母亲,晓歌母亲见小婵衣服光鲜,脸蛋光滑,一看就是挣到钱、享了福的样子。
她拉着小婵左看右看,亲热得很。
“小婵,你真是越来越洋气了,从北京回来的。就是跟咱农村人不一样,这脸白的,像个大闺女。”
听晓歌母亲说得夸张,小婵不好意思地笑了。
“还像个大闺女呢,一脸枯皱皮了,奶啊,你气色看起来挺好。”
小婵能去北京挣钱多亏晓歌,当然,没有晓歌母亲的热心肠,小婵也摸不到晓歌这层关系。说到底,这个天大的人情还是晓歌母亲的。
小婵见了晓歌母亲,那是相当的热情。
她在晓歌母亲的指引下交了新农合的钱,又去村里的小超市买了几样东西拎到晓歌母亲家,还给孩子掏了200元钱,晓歌母亲推迟不过也收下了。
听说小婵马上回北京,晓歌母亲就提出跟小婵一起去,小婵当然不能推托,只得带着这祖孙一同来北京。
一路上吃的喝的李小婵全包了,没让晓歌母亲花一分钱,晓歌母亲谦让一番后也就坦然受之了。
直到把晓歌母亲交给穆晓童,李小婵才松下一口气,觉得完成了一个大任务。
等她回到家见到宋建晖,发现宋玫和孩子也在。宋建晖的身体已经好了不少,见小婵进屋,赶紧接过她手里的东西,宋玫吃着樱桃动也没有动。
李小婵不想跟宋玫打交道,只说了声,“玫玫来了呀!”
宋玫嗯了一声。
李小婵钻到她房间里收拾东西,东摸摸、西摸摸就是不想出去。她看宋玫脸色,应该已经知道了她和宋建晖要结婚的事,态度也都写在脸上了。
“李姐,你出来咱们谈谈呗。”
宋玫大声喊李小婵,小婵再也没有拖延的理由,又抻了抻床单,直起腰应了声好。
李玫大咧咧坐到沙发上,左边是老宋,她指了指右边,让李小婵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