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长姐(2/2)
“三叔,是我贪心了。”
“噗嗤,你个小娃还知道贪心。”
被取笑,小柱反倒心里安稳了。
吃饭的时候老刘氏说道娃明天不上学,让大郎夫妻俩回娘家看看,他们带着其他人去县城卖花灯。
“正好我们卖完在县城买些上坟的纸呀元宝什么的。”
元宝就是叠的那种,但给祖先烧这些东西,老人就会说在地下过的好,小鬼也会看在钱的份上让着呢。
老两口分派任务,王氏直接说在家看娃,她想去县城但不敢带三柱去,只好留在家看娃吧。
看着她脸上明显的可惜,其他人都忍着笑。
“爷爷奶奶,那花灯虽然比竹编小,但很可爱,顾客大多定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干脆还是50文一个,两个一钱银子。”
“如果要是有人想竹编花灯各拿一个,这样搭配着卖也可。”
几人眼睛亮了,“哎,是呀,这样真省事。”
“还有我今天跟小胖说了,你们明天去卖花灯,到时候他会在城门口等你们,高叔要送你们回家你们就让送,甭客气。”
大人们可不好意思了,“老是麻烦那小胖,不是,小明,怎么过意的去。”
“嘿嘿,我答应给他两个花灯了,中秋那晚他举着嘚瑟是了。”
于是都笑起来点头说这样才对。
小柱心里想他跟小胖之间才不需要计较呢,大人们总是在意这些。
尽管是大儿媳妇回娘家,但老刘氏并没有偏心很多,除了俩儿媳妇都有的半袋粗面,一块糖,一斤猪肉,绿豆青菜整一袋,也就多给了几尺布。
她给的时候就在堂屋,王氏还帮忙给收拾着。
孙氏抱上娃,大柱二柱走就行,大郎将背篓背上。
“去到多待会,只是别晚来,路上不安全。”
“知道了,娘。”
路边树林草林里有村里的无赖坏人,每逢这种时候就蒙着脸偷抢粮食,村里心里都知道谁,但你又没证据。
不过有男人在一旁护着,他们就不敢动手。
毕竟被抓到一揭开看着脸,大多认识,村子里要是撵出去是没法活的。
小柱哼哼着调子望着前方,姥姥家得出村走过一个村再往南,跟祖先落脚繁衍出取一个姓的村落不同,这个村叫小山子。
当初问姥姥,姥姥也说不知道,姥爷就说或许是因为虎山延伸到那的那个山头最矮,所以叫小山子。
靠山吃山可不是白说的,它养活了紧挨着的这么多村民。
进村口地里劳作的人就远远的打招呼,“孙老汉家的闺女回来了,娃们也高了胖了呀。”
孙氏一个个称呼着,点头答道哎。
小柱也跟着叫人,他还记着呢,大柱二柱就呆呆站着瞅,被娘亲喊着让叫人才叫。
等一家子走都议论,“那两个娃真是没一点眼力见,老实又憨。”
“所有聪明劲都给那个最小的了呗。”
“说的也是,哈哈。”
小柱被牵着手挣脱开就跑,孙氏连忙让慢点。
“姥姥,姥爷。”
被快一步出来的姥姥抱起来亲,姥爷摸着娃的脸就乐,“快进来,快进来。”
小柱眼看姥姥姥爷要进屋,连忙说爹娘和哥哥在后面。
“哎呀,那么大人还用等,走,进屋。”
老两口说着还真进了堂屋,小柱笑的搂着姥姥脖子。
院子里要抱侄子的两个中年男人被明晃晃的忽略,只得抓抓脑袋走出门去迎姐夫和娃。
小柱看着他们出去,笑的不行。
自从小柱第一次来姥姥家就感受到了跟家里一样的氛围,心里就想怪不得奶奶会相中娘呢,话少但有主见、处事大方又细心,大儿媳妇总是得找个能主持大局、不会计较的性子。
姥姥一家娘是最大的,但对孩子跟奶奶差不多,谁犯错揍谁,没有挑拨和严重的偏心,不把女娃不当自家娃的看,所以三姐弟之间感情蛮好。
孙氏长的像自家爹,两个弟弟大勇二勇长的像娘,各自都比她高半个头。
从小父母下地是她放肩上背着长大,可以说是俩弟弟没少挨她的揍,但在小柱看来,俩舅舅在娘亲面前跟姥姥面前的态度没差别。
也是在姥姥家,才知道这时候长姐如母四个字的含义。
说起小时候,娘还能想起背着不老实,留着哈喇子等糗事,俩舅舅只得赶紧去院子忙活,然后姥姥和娘就笑的超级大声。
在姥姥家,娘挺多话的。
舅舅家一家俩儿子,大树二树到四树,感觉这今后还得有五树六树,怪不得娘这么能生男娃,基因在这里。
“爹娘,你们光管小柱,不管我们了。”
嘴上这么说,但脸上全是笑容,指使着让俩弟弟领着俩儿子,她摘下丈夫的背篓,将上面的草拿开拿出里面的礼。
“哎呦,孩他姑,今年怎么这么多好东西。”两个舅娘看的移不开眼。
一看婆婆瞪眼,又立刻转身去厨房忙活。
“娘,给娃们分些糖吃。”
“你坐着,我来,好不容易来家一趟好好歇歇。”
老孙头已经给闺女倒上了水,也附和着老伴的话。
看着老娘这么说,爹也给倒上水,弟弟还得洗瓜果,弟妹去给做饭,孙氏抱着小柱跟地主婆似的。
刘大郎已经主动去院子里劈柴,来到丈人家他做干些活俩表达当初让媳妇嫁给自己情意。
见将舅舅们赶了出去,被抱着的小柱就知道姥姥跟娘要说悄悄话了。
大勇刮着小侄子鼻子说抱出去溜一趟,小柱摇头说想跟大树他们玩,他肉眼可见的失落,去年还赖着自己的小侄子,今年怎么就不香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