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尿床(1/2)
第049章尿床
记忆里无论自己的字写的多么工整,都不如那个螃蟹爬似的差字好,无论考多少次满分,不如那人一次及格。
此刻看着家人们热火朝天的说大办,回过神的小柱看这一幕露出个幸福的笑。
不过他此刻的想法却跟家人们不一样,可是喊了好几声却被淹没其中,他直接走到奶奶身边晃晃她的胳膊。
老刘氏转头手一摆,屋子里瞬间恢复安静,就连王氏话半截头也把嘴巴慢慢闭上,这个家就是婆婆的一言堂,不听公公的都不能不听婆婆的。
“小柱,你有话就说。”
“奶奶,我去夫子那里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另外我现在还不是童生呢,不用这么大办,招人嫉恨,等我真成了童生再办。”
其实小柱更想说成秀才再办,不过话还是保留了些。
“小柱,你这不是中了吗,咋还不是童生?”此刻别说老刘氏,其他人也愣了,怎么回事。
小柱哭笑不得,不过没等他张嘴,三郎倒是抢先出声回答了,“这科举很多门道的,得不同的地方考很多场才行,就单单一个童生除了县城还得去府城考,过了府城的考试才是呢。”
“乖乖隆地洞,天爷,府城!”所有人被惊着了。
去县城都可以炫耀,他们连府城叫啥都不知道,县城以外的天地一概不知。
“奶奶,虎威县是属于江衡府管理的,江衡府。”怕听不清楚,最后一字一顿的,其实小柱还记得从夫子那知道的时候回家说过,但家里人不当回事早就忘了。
“江衡府,好厉害感觉。”王氏眼睛闪亮,“是不是有大江才叫这么个名,除了村里这小湖小河的,我都没见过大江是啥样呢。”
“还能啥样,反正都是水。”二郎让闭嘴,扯哪去了,王氏却气红了脸瞪着,这当家的就是个猪脑子。
其他人都笑,小柱却心里一酸,大山以外啥都不知,什么都没见识过才认为正常。
“二婶,等以后我带你去,到时候咱们一家都去府城玩玩,听说那里的佛寺很有名的,去拜拜总会有好处的。”
王氏正耷拉着,听到此话豁然擡起头,“真的?”
“嗯。”小柱点点头,“我一定记着。”
有了这话王氏又神气起来,其他人心里微酸也都乐。
老刘氏看不了这嘚瑟样,转头对小柱说道:“刚不是说去夫子那,你快去吧,对了,我给你收拾一篮子鸡蛋,还有家里的肉你也带去,红豆和红枣也装着点······”
等奶奶满意了,小柱就发现自己根本拿不了,于是出家门的就是他和爹二人。
走在路上小柱觉的太|安静了故意找个话题,但父亲几个字终结,从小到大,像山一样安心却不会像二叔三叔一样经常逗着自己玩。
扛在肩头上都只几次,小柱想到这里微微叹口气。
“我来背吧。”大郎以为他累了,想要把背篓接过来,但儿子一个闪躲说不累。
父子俩又沉默走着,来到学堂门口听到读书声,大郎将东西给看门的男人摇头说不进去了,小柱只好自己走了进去。
见着就弯腰说道:“夫子,弟子过了,运气好排第二名。”
先生本摸胡子掩饰紧张的,听完一个咧嘴,只因将胡子给拽下了好几根。
“不错,这些是?”
看着得意弟子说家人答谢自己的,先生欣慰却又硬是让自己显的严肃而不笑出来。
“怎么拿来的怎么拿回去,科举之路重重难关,你只踏出一步而已,还是最简单的一步,别得意更不能大意!”
最后的话音加重,夫子也矛盾,他想夸一句但怕忘形沦为普通人,害了这弟子。
幸而弟子沉稳的回话,“是,谢夫子一直以来的教导,不敢忘。”
“嗯,明早过来我教导你去府城该注意的事项,书一定要背和看,每天都不能落。”
除了红枣和红小豆留下,先生让仆人将其他的拿走。
小柱没办法只好再重新背上,走到门口仆人将东西交给大郎转身就把门一关,“回去吧,先生说了不用。”
回去路上,大郎只开口问了一句,夫子什么话。
将话说完,小柱就听到父亲说了句有道理,“你这考中都是先生的功劳,他的话你还是得多听,对你没坏处。”
小柱对这话意料之中,可还是转过了头。
走了几步大郎发现儿子停住不走了,还没等张口,儿子却开口道:“爹,你能夸夸我吗?哪怕是一句,或者两个字真棒也行。”
跟大哥二哥总是说不完的话,明明小时候还不是这样的,越大父子间越生分。
可这种生分还不是一日一个月的那种,而是忽然察觉到没话说。
刘大郎很是惊讶,他一个种地的,儿子却在念书上很有天分,他以为儿子越大越会讨厌自己,要不是被自家生下来,他该过更好的日子。
“儿子,我以为你会埋怨我。”
“我怎么会埋怨您?!”
“你会的我不懂,现在你又考中了那么高的名次,往后我更没什么可教你的。”
大柱二柱木头脑袋,种地的经验天天教还总是有忘的,他还得提点着。
对于小儿子的将来,他都不敢想,怎么还会拿出父亲的谱。
小柱张张嘴,脑子转了一圈圈才理解了不是自己想的那样。
不是疏忽,而是作为父亲的心虚和避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