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章 招财(1/2)
第090章招财
因为下雨啥都不能干,于是小柱生出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的想法。
没想到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大早上就出来太阳照,隔着窗户都能听到忙碌的声音。
洒扫街道摆摊,叫卖,招揽顾客,路边上住着就是热闹。
正闭着眼听声音,门口敲门声成了催音符,不情愿的坐起接着听到小明的阻拦话。
敲门声没了,又想躺下的他反被肚子咕咕声闹的叹口气。
为什么想睡个懒觉都不成,砸了下床。
穿好衣服起床打开门,门口伸出手阻拦旁人的刘明转头还惊了下。
这有事才起早,没事不喊不起床的人自动出来,太阳从西边起都形容不了他的惊讶。
“刘贤弟,你这明明起了,这家伙还说你正在睡觉。”
被阻拦的开口就告状,却没想到不仅没凶上这下人两句,还点头说刚才就是睡觉,才被敲门声吵醒。
“兄台你要有事,可以等会过来找我吗,我得下去洗脸刷牙,还没吃早饭呢。”
男子脸色青了白,白了青的,可看着这少年是真的有礼,说话也透着客气,只能安慰自己多想了,立即点头说当然。
等人上楼没了影,忍的不行的刘明这才笑的打颤,手指着小柱说了句你牛。
“当着我的面说你坏话,还想我骂你给他出气,面子可真大。”
刘明得意了,下楼从水井里给拽上木桶都有劲,一旁看着的小柱奇怪的瞄了他一眼,再比比自己的胳膊肌肉,有点羡慕。
这时候的客栈大堂内是没人的,早过了吃早饭的点,再等一会就好吃午饭了。
不过老板在看到小柱出现时,笑着就迎上去说给留了两碗稀饭和几个蒸包子。
“多谢老板。”
“哎,谢啥谢。”
住客栈的客人里,就属这少年招人喜欢。
小二麻溜的给端过来,还放了两碟子炒好的小菜。
昨个跪着用抹布打扫泥水时,被支了个招,省力又快,也不知道咋谢。
回家一说,早晨离家娘非得让带着。
“这是?”
“这是我娘炒的,您尝尝合不合胃口?”
“怎么不合,闻着就很香。”小柱吃了一筷子,连连点头说好吃,令尊的厨艺真好。
小二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挠头摸脸害羞的离开。
被人使唤惯了,还从没有被夸过。
见此,其他几个洒扫忙活的也生起羡慕。
大堂内和乐,柜子上的老板也带了笑,一天的好心情真能让人干活都觉不到累。
吃完饭说回屋,小柱摇头说出去干脆出去逛逛。
“那书生不是还等着你?”
“有吗,我怎么不知道。”
看着这人转身出去,刘明抓抓脑袋笑着跟上去。
人二树二成一早干完活就跟着高叔出去玩了,趁着这时间哪里都想看看。
俩人走着观光,累了就歇歇,看下来就觉的单轮景观的话,外城比内城的都大些。
即便内城夫子庙、财神殿、佛庙等是非常出名的,但布置和玩乐方面是不如外城设置的好。
“刚才的庙好小呀,外面也没啥卖吃的摊。”
“一寸地界一寸金,你没看旁边大道上的树都少。”
大路进去就是,和尚多,寺庙小,但香客更多,里三层外三层的。
只擡头看到个金像,买上三炷香点上就顺着人群出来了。
很挤,真不如当初那上清寺,人那平台多大,佛堂多宽敞,石阶也干净好爬,还有厢房歇息。
“不过也有好处,好看的都挤在一起,一天能看完。”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贡院,之前只是紧张想着考好,但此刻转悠下来,更觉的没啥看头。
青灰色的墙砖包围,想到里面的鸟笼,还有伸展不开的场景,小柱摇头不想看了。
贡院旁边就是夫子庙,书生们跪拜求中,香炉里面都没插香的地,还有一个专门负责拔的。
见此就没进去拜,只是外面看看就离开了。
看来看去,还是泉水最好看,依照泉水盖的亭子不仅不重样还挂了很多书画,是出色了。
两人还用手捧着喝了好几口,想来时就喝过外城的一处泉,不过不同的泉水不一样的味道。
“尝着比上次咱们喝的还好喝,透心凉还更甜一些。”
“嗯,那咱们装些回去。”
装完看字画,刘明看两眼就不看了。
有一幅荷花图,还就画了几朵,旁边都是水,真小气。
这些小柱不知道,他看的很专心,调色、布置、意境真的开了眼界。
“寥寥几笔,宛如真,还充满了生机,这幅夏日荷花图画的真好。”
心里这么想,不由嘴上赞叹出来。
一旁的读书人转头看这陌生的少年,为这眼光点个头,倒是身旁的刘明疑惑的看向小柱。
这说的是他看的这个吗,他怎么没看出哪里好看来。
搞不懂,搞不懂。
而此时小柱却已经跟这书生聊的投机,更听到其小声说此画乃学政大人所画。
“当初学政大人初被安排来这做官,游览此景有感而发。”
“其实咱们的学政大人犹擅画山水与花木,只不过官运昌盛,此道才没有偌大名头。”
额,看着此人这么说,小柱汗颜心虚,他真不知道。
就是当初官道上那么多读书人谈论此人,也只是围绕喜好什么类型的文章啥的,这个年纪就是正三品高官,爱好方面根本没人讲。
“可惜这幅画学政大人没有印上落款,否则日后也能用此证明。”
小柱一听,这又仔细看了全部,还真是,没有印章没有落款。
“不过也有好处,没有印上大人的名号,不识货的也说不出一二三来。”
见书生说完笑了,小柱理解的点头,确实。
要是先知道谁画的,难保不酸言说因为官大才受人夸赞,而不是因为本身的才能。
小柱知道省学政叫梁衡字邦平,乃江浙省的杭州人士,昔年能在学问昌盛的省内获秀才举人第一名,知道的时候他可惊讶又羡慕。
“那学政大人名号是?”
“哦,你不知道吗,号章衡先生。”说完还把这名号怎么来的,说了个详细。
原来其母姓章,传闻对其教导很是严格,父亲做官自然疏于教导,学政为感谢母亲,特意给自己起的这个名号。
“哇,学政大人真孝顺,如此心意百年后也是一桩美谈呢。”
小柱知道当官的人家里,都是夫人教导孩子们启蒙念书,不愧是那句,贤妇惠三代。
书生此刻很高兴,因为大多读书人都知道,也没人听他卖弄,这人一看是第一次来的,过了把嘴瘾。
小柱见人还要再看下去,在瞧小胖一脸的想走,就说想去别处看,拱手告辞。
离开后走在路上,往这儿来的儒生们更多了。
看着小柱想着什么,刘明就没出声打扰。
“章衡,章衡,总觉得好熟悉的感觉,可是我就是第一次听啊。”
刘明看他这么使劲想,看热闹。
果然没一会就见他说,“算了不想了,等不想的时候脑子里就蹦出来了。”
刘明哈哈乐两声,就知道这样。
二人边玩边吃,还进入个很高大上的店铺里面,当然是吃完手里的小吃才进去的,省的被人看低了。
其实也没买什么,就是好奇,因为门口进出的人真的很多。
有个穿着得体的伙计迎上来,小柱装熟客的说去二楼看看,就被迎着走上去。
各种华丽的瓷器与用具,真是大开眼界。
小柱正围着看呢,骤然看到个眼熟又不敢相信的。
那是一个闪闪发光,还用绸缎包起来的兔子形状的物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