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刺客(1/2)
王家刺客
第二天,我们才正式踏上长街。
我确实许久未回茂兴,看哪里都觉得新奇。
林阳怕我们在人少的时候上街会引人注目,以至于我们是在接近中午的时候才出门。
长街两侧摆起摊子,对着吆喝。
茶摊的桌椅摆到外面,有茶客也坐到了外面,互相聊些不相干的话,天南地北的胡咧咧。
偶尔还有褚兵走上街巡逻。尽管都不愿,长街还是给他们让出一条路。
我和万俟义走在长街最外围,不远处有一家货摊,架上挂着面具。
彼时巡逻兵迎面过来了,万俟义和我立刻转身看向货摊。
货摊老板见了我们不觉惊奇,反而极为热情地招呼我们,说两位客官看上什么了?
我再次瞧向货架,探出手拿了两只面具。
一张面具黑色为底,金色描边;另外一张白底红边,像是画了一只展翅的白鹤。
我把黑色的面具递给万俟义,解开白鹤面具的系绳再带上。我刚想往后掏钱袋,林阳便过来问过摊主价钱便掏出六枚铜币给了摊主。
我咂舌。
而万俟义早就隔着纱帘带好面具,正要和我一起离开摊位。
忽地劲风突然过来。我偏过身,斗笠被箭矢砸进不远处的墙上。
我心有余悸地扶正面具,转过身望向望楼。
那是箭矢过来的方向。
我并未看到谁的身影,那一角没有任何人伫立。
“怎么?”万俟义问我。
“没什么,”我垂下眼皮想了想,才告诉万俟义,“可能有人知道我在这里了。”
说到这里,我庆幸地松了口气:“幸好我带了面具。”
于是万俟义偏过头瞧了眼长街中间,褚兵刚经过的地方。
“他们怎么会知道。”他喃喃,比起问我,更像是问他自己。
林阳告诉我们:“要不然你们之后再有事情就由我联系吧。”
“不可以,”我抢在万俟义开口前说,“您忽然频繁出去,到一个地方,肯定会起疑。”
“先走吧,”万俟义颔首,“走一步看一步。”
走到人少的地方,林阳才与我们缓缓解释茂兴的情况。
即便赫连成再狂傲,他也没敢斩杀茂兴的大齐将臣。只是尽数关在了牢里,委托亲信昼夜坚守。
而茂兴内的褚地将领和谋士并不算多,多是赫连成的近臣。
也全是听林阳说的。
林阳早已让人暗查过:实际上赫连成在褚地权势不及先皇帝,并不能在褚地一手遮天。不过身为褚地最有话语权的相国胡阑,与一干重臣和他站在一起。
如果赫连成此次酿成大错,那些本不喜他政策的人可能会以死进谏,不让他再来一次北伐。
“为什么?”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他们只希望偏于一隅?”
万俟义极为冷静地解释:“因为之前,他的父皇一直主张先稳定下来,填补褚帝三次战败带来的亏损。”
前两次都是和东盛打,最后一次是与大齐交战。然后褚帝驾崩了。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林阳缓缓道,“他们自知褚地命数已定。如果不参与征战而暗自经营,说不定能延长褚地的寿命。”
尽管万俟义没有说话,但我能感觉出他不乐意提到这些。
正想说些什么缓解气氛。万俟义抢在我之前说:“就是想都耗死呗。”
听到这句话,我居然无法反驳。
“大齐我不管,”万俟义说,“不过东盛?他们打错算盘了。”
万俟义的语气似乎带着羡慕:“东盛只有皇帝活得最长。”
那确实,东盛先帝真的很能活。
东盛先帝把这乱世的两代人给熬过去了,才合目长眠。不过他的近臣和大将基本上都死得很早,很少有活过五十的人在。
真就是孤家寡人。
记得民间有传闻,先帝临死前不禁垂床愤慨,大声叹道“怎么连江浩(东盛先帝的名字)都没耗死”就咽气。
传闻还说先帝和东盛先帝是笔友。尽管他们是同辈人,但可见传闻不能全信。
能让万俟义有这种感慨。我瞟了眼他,最后把心里的怀疑咽进肚子里。
我怀疑万俟义觉得自己也活不长了。
这都算什么事儿。
而我们走到一处府邸,是丘赤乡亭侯府,也就是青风叔、青家的府邸。
先帝自青风叔走后,允许了王辰父亲的请求,把丘赤乡亭侯府保留了下来。
林阳走上前,敲了敲门,门后有声听起来年轻的女声,问来者何人。
林阳说我,都是熟悉人。
门后的姑娘才拉开门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