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小青侯 > 攻城

攻城(1/2)

目录

攻城

当问起对于进攻坁阳的想法,荼元讲起他和芮衡倒是打过一场仗。

我对这个人的印象就是用兵非常灵活。但荼元为人过于谨慎,不过记性很好。

他说到那场仗,却告诉我们虽然不能引他重蹈覆辙,却可以给我们一些想法。

万俟义问:“你当初是怎么打的?”

“打草惊蛇,四面楚歌,”荼元害羞地笑了一下,“我运气好,赢了。”

很典型的计策。我颔首,听到王辰嘟囔了句难办,便深觉其然。

只是想起来他说的这场仗。

荼元确实谦虚了。

我记得最后是芮衡惨败溃逃。

芮衡如荼元所说是那般警惕性强且记性很好的话,应当把这场仗得来的经验用于当下作战。

对付警惕性极高的人倒无需想太多,他可以因为思考而自己吓自己,根本不需要我们多出力。

唯一的麻烦是芮衡实际上很不好惹。荼元能大胜芮衡,有大部分的运气在里。

我顿然:“我们需要让他更紧张。”

紧张到草木皆兵,那样才能有可乘之机。

他们三个互相对视一眼。

万俟义轻咳一声,与我说:“他们不一定会信。”

“不会信就对了,”我说,“就是让他们大意。”

于是他们眨了眨眼,了然地笑了声。

万俟义敲了敲桌面,提醒道:“那就这么定下来了。”

其实我们想的计划真的很简单,就像是狼来了。

既然芮衡过于谨慎,那么我们就逆行其道而为之,帮他脱敏。

不用感谢。

依照原先的计划,先是王辰骚扰坁阳的防卫线,接着是荼元带着他的十万大军去模糊敌军对我方人数的概念。

计划的具体实施由万俟义做主要的补充。王辰和荼元各有想法,前两天所用兵法各不相同,撤退的方向也不一致。

这是故意的。

我们都有不同的想法。只是在万俟义总体布局的基础上,我们互不干扰。

最后是我和万俟义。

万俟义负责领大军正面冲上去攻城。

我相信他的统军能力,我不太相信我的统军能力。所以我绕后,打算从后面阻截溃逃的部队。

不过后面的布置比我想象得要复杂。但檑木和滚石的数量不能与正门那边相比。

我藏在树丛中,顺着后门的方向往后望了一眼。

我看见了不远处的山丘,仿佛眺见山后边的另一座城。

布置这么多兵力在后门,就跟有什么东西怕被我发现一样。

城前步兵解决得差不多了。之后便是弓箭手,以及山顶上的那些褚地人。

眼看城墙那边的情况逐渐陷入焦灼,我怕他们中有人去通知前线,便挥手让林阳近前来。

林阳从后无声地挤了过来。我让他提前换了芮衡军里的装束。

他蹲在我旁边看着我。我遥指城墙,以及城垛后的弓箭手和其他守城兵。

我问林阳:“能把他们杀了吗?”

有檑木突然从山坡滚下。

我听见声音,率人立时跳开那块地方。又听见连续不断的声响。

我怀疑他们要把山给砍秃了,一边带人跑开那里,转而跑到离山坡远,却基本上算是暴露敌军面前的地方。

我们在正对城门的远处,弓箭射程外。

坁阳的投石机一共三台。

经过前几日不间断的短暂进攻,城门正面设置了两台,第三台极有可能在后门。

为避免这件事,我看向林阳,再次重复了一遍:

“能都杀了吗?”

林阳审量地遥望一眼城墙。

他告诉我:“可以。”

接着他说出前提:“除非没有檑木和滚石。”

“好解决,”我虚起眼睛,指向山顶,“你发现他们滚下檑木和滚石是有规律的吗?”

我偏头看向林阳:“你看间隔的时间。他们要等在我们近前一段距离,而且期间还要把东西往上推,那段时间应该够你上城墙。”

林阳颔首,一摆手,从队伍里出来十个人,同样是穿着芮衡军里的衣服与铠甲。

他问我:“只要解决城垛后的人?”

“对,”我提醒他,“不要恋战,解决完就换掉衣服回来。不要等我们冲上去再下来,容易被误伤。”

林阳点了点头,远望城墙招手,身后的十个人跑到了他身边。

他们在我眼前走入树林中。我摆手,让进攻的队伍减慢。

于是我们共等一刻,便向前踏出一步。

听见两侧的檑木碾压过枝杈、我下令让部队分三部分散开。

即后擡头,城垛已不见人影。而滚石也停了,檑木没有再往下落。

我看了眼后方,后方依然没有动静。

我清楚这是真的把坁阳当做陷阱,挥手让身后的部队跟上前一起冲破后门。

这个陷阱独占天险。

还是那句话,明知是险,却只能踏足。

待我们冲过后门,才发现守将不多,后门的投石机已经被转移出去了。

我们继续往前走,按照计划本想与万俟义会合,结果发现前门也没多少人。

随后我问老乡,老乡怯懦地看着我,眼底里蕴含怒火。

“我是大齐人,”我与老乡解释,“不是降将。”

顺着老乡的目光,我看向林阳,就偏身过去拍了拍他的手臂。

“去把衣服换了,”我看了眼队伍里面,“让他们都去。”

随后我看向老乡,扬起微笑,语气温和地说:

“他们是混在芮衡军里的刺客。您别怕,我们听启光陛下(万俟义的字是启光)的命令。陛下不是在前门吗?我怎么没有看到他们。”

“请问您愿意把您知道的事情告诉我吗?”我问。

老乡迟疑了片刻,嘶哑着嗓音和我说:“我只是听说陛下在前门。”

那么万俟义是把主力军引了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