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小青侯 > 论大齐

论大齐(1/2)

目录

论大齐

其实我曾经在私下问过哥哥一个问题。

当时我问他,你为什么要效忠大齐。毕竟在我看来,大齐真正值得效忠的人只有先帝。

哥哥却说,因为大齐是我们的家。

奇怪的想法。

和万俟义的想法相同。世上岂有未亡之国?过去不曾有,现在也不曾有。

或许未来存在,但我看不到那一天了。

至于我说大齐不值得我去效忠,确实是有原因的。事实上,我不觉得大齐会走得很远。

由于先帝在位时汲取前人经验,暗里大力打压宗族和氏族的势力,普及教育,放宽科考的条件,提拔寒门……

很明显,这是有相当积极的一面,甚至可以夸口会给后世带来深远影响的举动。

但,反面作用也是摆在了明面上,官僚主义的作风在暗暗蔓延。形式主义的热潮改变了朝堂外的社交风格。

寒门子弟希望借此机会挤进士族,子嗣不必重复他的苦路;

大家世族,也就是我们,希望能因着和寒门子弟交好来向先帝示好,避免受到帝王猜忌而死于非命。

各怀鬼胎的庙堂,怎么可能领着大齐稳步前行。

何况现在万俟义对他们而言过于年幼。

即便万俟义雷厉风行,他们总是看清了万俟义,也看不透万俟义的动机。

奈何现在大齐内有忧患、外有外乱,真的没办法彻底稳定下来,万俟义的那些新令遇到的阻碍,没能更好的施行。

这样的大齐,我自认没有足够的才能力挽狂澜。而且要我去用自己全部力量支撑的大齐,不能给我带来效忠所得来的相应报酬。

于情于理,我都没必要赔上整个林家和我一起去为一个信念冒险。

要不是乱世刚过,百废待兴,在先帝带领下大齐是最先缓过来的其中之一,不然大齐早已成了其他诸侯的附属领地。

横向对比,大齐能屹立到现在仍有人前仆后继地为国祚续命,一部分是因为个人信仰和士大夫风骨。

另一部分是因为其他地方都是一样的烂,去哪里都是一样的,还不如待在更为熟悉的大齐。

段珹。段珹是跟随先帝的老臣。

段家虽不比林家,却也根基不浅,段将军是大齐的开国功臣之一。

段家根基就在大齐。

段家因为在老齐王最困难的时候慷慨解囊,给予援手。所以万俟家定然会善待段家人,这是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

如若他们要得人心,就必行此事。

虽是这般说,不过段家的意思倒不清楚。

我眯起眼睛,望着段珹在前面侧身,对着大军发下军令,让三军停下脚步,休整待再出发。

戏云旗先生的身份是一团迷雾。但是总不能掩盖蛛丝马迹。

当然,这不是我查出来的,是先帝他们暗地搜查,隐约可见踪迹。

戏云旗先生与前朝有关,和前朝皇室关系甚密。

即便如此,他肯定不会是前朝皇室,因为前朝皇室都死了,无一例外。

唯一留下来的远方血脉也成了万俟家的人,不可能再出例外。

他大概和前朝后主的皇后有关系。然而皇后那一脉也死了,所以他大抵是亲族。

但戏云旗先生到底是谁。不清楚。

所以先帝总是提防着他,而戏云旗先生在先帝在任期间,没有于公众前过多露面,大多时候都是透过路易来与人交流。

如今先帝已逝,路易已死,万俟义年幼,对这些了解不深。

此时他频繁露面,我不禁怀疑其目的。

也算是为了万俟义考虑。万俟义离得远,他很难清楚这些,我便替他看看眼下的一切。

比起戏云旗先生会投降到褚地,我更忧心之后事。

他绝非等闲之辈。所以在先帝,乃至于齐王在世时,两位都会暗暗压住他,不让他崭露过多锋芒。

我担忧戏云旗先生会推翻了万俟家在大齐的统治。

为什么我会想到哪里?……或许因为我们是同类吧。

同类,自然更能理解同类。

段珹与戏云旗先生交好,而戏云旗先生在繁峰时也表明结识了大齐的世家。

虽然也是当今乱世中的无奈之举,然而这也是一个好机会。

毕竟都曾被先帝大力打压,难免会有惺惺相惜。

如若趁此机会拿到世家的好感,接手世家的势力……精彩。

即便现在擅自揣测同伴很不好,然则我越想越停不下来,甚至思维滑到一个危险的地步。却在此时堪堪停滞。

我勒马走上前。

段珹看了我一眼,对于我的久留不置一词,只是让我跟上。同时他招手,叫起歇息的军士。

前方有动静。

不清楚是谁带来的动静,不好轻举妄动。

我和身后跟过来的林家军将领点了点头。副将颔首,往后跑过去让林家军做好防守准备。

段珹就在我旁边,瞥了我一眼再往前看,看着前方扬了扬下巴。

“你觉得会是谁?”他问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