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隔壁偏殿内,一直都有乳母嬷嬷帮着照顾……(2/2)
一定程度上,确实也有这个原因,可沈雪也是为了日后。
男人不争气,她只能在儿女身上赌,女儿到底年岁大些。
“二妹,人都有身不如己的时候,有些话,说来说去也就那样,如若真的无力反抗,姐姐劝你先坦然接受。”
“韵儿是个好孩子,宗儿只要沉下心好好读书,你日后差不了的。”
二人走着走着,已经到了不远处的假山凉亭上,从这里看去,整个府里的景况一览无余。
沈雪看向四周,而后道。
“我的生活是没你这么顺当,也没你心态好。”
“姐夫都不纳妾,也有出息,你儿子的婚事也不错。”
“妹妹可知我的公婆?”
沈初转过头,沈雪想了想,摇了摇头,具体真的不清楚。
“当年,婆婆嫁给我公公的时候,我公公是个普通读书人,没有功名在身,不是长子长孙,他更不得家里疼爱和支持,婚后没几天,他们就一起出去了,可后来,夫妻携手,一起向前,也在京城落下根。”
“这期间,婆婆也是从小生意做起,一点点积攒,从未叫苦叫累,还一手带大了你姐夫。”
沈雪之前是看不起这些没有出身的普通人,现在倒是好些。
“前些年,我跟你姐夫在家守孝,没少听那些年长的村民说他们夫妻,可更多的都是对他们的敬佩。”
“那些村里百姓的生活,有的是真的穷苦,一日两餐都是好的。”
“公公他为了读书,还曾放下读书人的身段,去做一些苦力活,也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
婆婆嫁给公公那年,为了糊口,也是从摆摊的小生意做起。“
“二人相互扶持,彼此信任,这才有了后来的日子。”
沈雪愣住了,这些往事她不知道,她见过沈初的公婆,可那个时候,二人都是在京城,也有官身,跟伯爵府没法比,没想到在这之前,闻家的日子如此穷苦。
她懂得不多,可一个读书人去做苦力,那是真的放下了自己的身段跟脸面,所幸,结果是好的。
“有靠山固然好,可没有靠山,日子也得过,侯夫人我也见过几次,若你们不能自立门户,跟着他们,未必就不好。”
“你不知,我小时候有多羡慕你。”
忆及往事,沈初的话变多了不少。
“羡慕我有亲生母亲,而你没有吗?”
“是。”
“祖母对我不错,可规矩很严,无数次,我看到母亲抱着你在花园玩耍,对你极尽宠爱,悉心教导,那个时候,我是真的羡慕你跟三妹。”
沈雪嘴唇动了动,说起她的母亲,她也有些想念,双眼一下就红了。
母亲在世的时候,并没有因为她出嫁就不管她,知道她的夫君不是良人之后,帮她出谋划策,没少照看她。
“之前一些事情,是妹妹不懂事。”
说来都是过去的事情,咱们已经不年轻了,都已经是为人父母的人,甚至也当了长辈。“
“能有一帆顺风的人生固然很好,可若没有,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人生顺当好过一些,人要信命,更要努力。”
沈雪听沈初说这一番话,也算是明白。
她以前自诩高门贵女,不光是伯爵府的姑娘,还有个当郡主的祖母,自视甚高。
出嫁后,夫君虽不争气,可在侯府生活,公婆也没怎么也没太难为她,让她过不下去。
分家后,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却能当家做主。
眼下,觉得日子苦闷,无外乎是觉得不能做主,不顺心的缘故。
照着沈初的话,仔细一想,日子确实都是自己过出来的。
闻家若没有祖辈的奋斗,也不会有小辈们的今日。
她记得,闻家刚开始住的那个宅院,说起来,只有眼下这个的十分之一大。
他们若没有侯府依靠,她的夫君不会有一官半职,她若没有出身,婆婆也看不上她。
日子过成今天这样,最大的问题还是出自在他们夫妻二人身上。
他们立不住,所以只能靠着人家,靠着人家,就得看人脸色,听人摆布。
沈雪原先确实也觉得自己命不好,没嫁个好男人,现如今细想,自己也不是没有问题。
她骨子里跟她夫君又有什么差别,不都是靠着长辈们。
“眼下,妹妹最重要是规劝宗儿他们几个兄弟好好读书。“
“你是他们名正言顺的母亲,日后他们有了出息,所有荣光都会有妹妹你一份。”
王宗父亲的妾室确实被打发了不少,可那些庶出的孩子们确实都姓王。
说起心性手段,这个妹妹比起嫡母差不少,也可能是幼时太过顺利的缘故,相反,沈初的嫡母就做的很好。
无论在外还是在内,她从没苛待过沈初,就是没有多加照顾,也不会有人说她不好。
沈初至今想起继母,依旧记得她往日的模样。
二人聊了不少,沈雪心情松快不少。
沈初吩咐
没多久,沈雪回去了。
她走后,沈初也回了自己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