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51章 春和景明,宴会过半,沈初还是一直端坐……(2/2)
沈初要跟儿子回去考试,时间越来越近,府里也准备起来。
景萱还是拒绝了母亲,她不准备跟着回去,沈初也没强求,临走前,嘱咐女儿照顾好自己。
六月底,她跟景恒还有闻兴坐着马车往府城去。
沈初走后不久,安兴在誉王府安排的人传来了消息。
誉王妃突然生病,不只是身体原因,还有药物的作用,有人往她日常所用的熏香里加了些东西。
要维持誉王府那边的人手,对于安兴来说,一年开销是真的不少,但这笔钱不能不花。
除非誉王妃没了,日子才能真的消停。
眼下,她的人查探出来了缘由,说来也是有些意外的成分在,想近誉王妃的身还是很难的。
王府里的下人,也不能小看,以前誉王妃专横跋扈,死在她手里的妾室下人也不少。
对于安兴来说,谁下的手不重要,这件事跟她也没关系。
恶人自有恶人磨,眼下她这边多少也有猜测,肯定是那几位侧妃姨娘其中的一个。
她知道,也只当不知道,吩咐自己的人静观其变,不要多事就好。
于嬷嬷心疼银两,但这钱是必须花的。
“眼下夫人不在,郡主您月份也大了,她病了,也是好事,不过之前看老爷夫人都对大少爷很放心的,怎么这次,夫人跟着去了,还说是走亲戚,祭拜一下家里祖宗。”
安兴多少也了解这个婆婆,不过说到底,这是闻家的事情。
她眼下又不当家做主的,婆婆又不害她,更不给她添堵。
这缘由知不知道,也没那么重要。
“夫君科考,不是小事,婆婆嘴上不说,可心里肯定不放心,跟着回去也没什么不好的。”
“嬷嬷,王府那边,一定要盯着,更要小心。”
“放心吧,郡主。”
于嬷嬷一脸正色。
“但愿老天保佑,这次收了她。”
安兴没说话,眼下她腹部高高隆起,于她来说,下半年最重要的,还是肚子里的孩子,以及她的身体。
她一定平安生产,健健康康的活着。
府城
闻家
按照眼下的排序,府城闻家是闻家大房,二房是他的亲弟弟,闻乐谦的亲大伯闻传宗有三个儿子,二房一直在老家县城,也是有官身的。
至于闻乐谦大伯家的老三,是一个妾室所生,排序靠后,年纪比这几个大的要小,在他父亲去世后,他就被分家出去单独生活,也没继承家产,跟兄弟们这些年已经没来往。
眼下经营着一家书院,吃穿不愁,算是体面人家。
三房是闻锦裕,四房才是闻乐谦。
沈初跟两个孩子回到府城的当天,许伊热情的招待她,信是早已经收到,院子半个月前就收拾出来,所有的摆件都是新的,安排的丫鬟跟下人更是不少。
他们大房后期是经商起来的,并不缺钱。
沈初身份高,却不从拿乔,对长辈兄嫂,表现的也很敬重。
这些年,儿子在京城读书,少不了麻烦她,许伊心里清楚,要不也不会如此行事。
“四弟妹,趁着这次回来,我带你好好逛逛府城,考试还不到时间,让他们兄弟好好温书,前途重要。”
“是啊,接下来麻烦大嫂了。”
“一家人,都是应该的。”
等到用饭的时辰,沈初看着桌上的二十多道佳肴,神色平和。
“等孩子们科考过后,弟妹咱们一起回去一趟。”
饭菜用到一半,沈初并未拒绝,一起回去也好,还能作伴。
“当年,我是第一个进门的孙媳,那个时候,祖父祖母都在,身体康健,可到了今日,几十年过去,我也成了长辈。”
细看,便会发现许伊头上已经有了些许白发。
“弟妹,兴儿年岁也不小了,他的亲事不好耽误,你在京城,认识的人多,如果有合适的,帮着介绍一下。”
沈初并未拒绝,这个不太难,只要要求别太高就成。
一众妯娌中,她跟陈氏是亲妯娌,其余的都算是堂的,这些年大部分都有来往,也没怎么生疏。
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家。
“家里积攒不少,这次考试后,我跟夫君已经商量好,准备搬到京城去。”
沈初拿着筷子的手一顿,也没多意外。
京城肯定比府城好,大房的人搬过去,也不是什么坏事。
他们有钱,压根不需要接济照顾,自己就能生活的很好。
府城的宅院可以变卖,产业倒是留着,到了京城置办新的宅院也好,以前留在老家是因为生意好做,现在生意起来了很多年,搬到京城,也可以开新的铺子。
这边许伊也没想把铺子镖局都关了。
能赚钱,生意能做,就没那么必要,比起京城,府城当然不是那么够看,可家里有车马,来回也方便。
她当年拿出自己的嫁妆,参与经商,并非什么都不懂,眼下手里也有了一批可信可用之人。
她可从没有放弃过手里的产业,安心于后宅。
若是真的这样,她晚上怕是觉都睡不着。
越上了岁数,经历越多,许伊也更通透,没有什么是比手里的银钱跟权利更重要的。
要不,她早陪着儿子去京城读书,这样一来,家里就得完全放手,她只能依靠男人,若是男人没那么有良心,日后怕是分给儿子的家产都会少。
之前,做出这个选择,她也是权衡利弊过的。
她把持住家里,退一步来说,儿子若是不争气,起码日后分家所得不少,生活也有保障,还能给女儿更多。
如果只能靠一个男人那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没有的良心生活,太不稳妥。
这次搬家,家里老小都要进京。
“景恒跟兴儿这次科考顺利的话,考完咱们就一起走,家里眼下宽敞,完全够住。”
“弟妹,若是真的能这样,我做梦都要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