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70章 先帝突然去世,新帝登基,过渡总体来说……(2/2)
景恒率先起身,给长辈们倒酒。
过后,大家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景萱喝的是水。
“今年,家里跟往年也差不多,过完年,你们都长一岁,明年景旭就要成婚,日后就是大人,学业上不能懈怠。”
“父亲放心,儿子一定全力以赴,勤学苦读。”
“好。”
乐谦心情不错,过后看着两个侄子。
“你们两个也要用功,等新年放假,若是你们能把那些文章全都背过,到时候大伯给你们一人一个大红包。”
银钱,家里是不缺的,兄弟二人都有俸禄赏赐,还有那些店面租金之类,每年收入都大差不差,除去所有花销,能攒下的也不少,一年年下来,家底也是越来越丰厚。
孩子们手里的钱,都是有数的,乐谦也怕他们因此养成娇奢的习惯,不可能要多少给多少,让他们无节制的去花钱。
“多谢大伯。”
看着两个侄子,越发稳重,乐谦不由得一笑。
孩子们在顶好的书院读书,可内里并不全是勤学的学生,也有一些学子私下很荒唐,养外室跑青楼,喝酒赌钱的也不在少数。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事情,家里规矩严是一方面,课程上也加码不少。
日常下人接送,下学回来也不能歇着,还得学武,强身健体,温书做功课,休息日外,三人日常都是从早到晚,几乎是上床就睡。
乐谦有个同僚,他家有个孩子就很荒唐,为此,老父亲愁的不成,若说真的往死打,也不可能。
好在这方面,家里人都是一样心齐。
沈初管理家宅,严防丫鬟爬床引诱,他们身边多是老嬷嬷,那些下人们得了吩咐也不敢大意。
少爷们在书院读书,他们就在门口候着。
他们日常跟同僚出去吃酒喝茶,下人们也会守在店铺门口等着。
初为父母,都只盼着孩子健康长大,他们大一些,开始读书,长辈们便有了另外的期许,可无论读书成不成,都不能胡来。
这是乐谦的底线,私下,他也跟几个孩子也声明过。
一时放纵一时爽,可长远来看,肯定会影响前途,虽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但能端端正正的做人是最好的。
先生在乐谦的授意下,这两年也没少跟孩子们讲解,他结合史书上一些因为桃色绯闻而耽误前途,甚至被贬,不被重用的臣子,着重给他们说弊端。
时间长了,潜移默化的,孩子们也没有了这不是什么大事的想法,对此,也是敬而远之,不正经的地方也不好奇,更不会偷偷去。
父母是管不了一辈子的,也不是没有那种年轻的时候端正做人,老了之后放纵胡来的例子,要让他们骨子里,就排斥这些,从根上不被诱惑。
这是每一个少年人长大后都会经历的,尤其是家境富裕一些的。
乐谦当年在书院也听说过不少,先生们明面上都是三申五令,可说实话,人性复杂,不少先生嘴上这么说,私下也在外养女人。
为人处世,一定要能抵挡住诱惑,修身正己,他觉得,这是最重要的。
他率先拿起筷子,之后大家陆续动筷,一顿饭下来,气氛十分和乐。
宫宴结束的早,安兴回来的也早。
“今日宴会上,太后娘娘并没有来,儿媳听一些宗亲私下说,好像是跟陛下皇后闹了什么不愉快,好几次,他们去请安,都不愿意见他们。”
“不过陛下娘娘仁孝,补品流水似的往慈宁宫送,快过年了,听说皇后娘娘让宫里绣房用金线绣一床百福被出来,回头还要到护国寺开光,之后进献给太后娘娘,好让她长命百岁。”
沈初抱着孙儿坐在一旁,慢慢的喂她吃糕点。
安兴回来跟她说起宫里事,她也没那么多意外。
以前大家齐心协力,都是为了皇位,眼下事已成,不可避免的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了矛盾。
太后的性子本就不是看着那么柔和的,王韵更不是这样。
她肯定是要坐稳后位,可她的家世也没有强大到,只要国公府在一天就能保她一天,私下肯定还是要筹谋。
其中,肯定是有利益冲突,太后也想扶持娘家。
先皇在的时候,顾忌很多,眼下倒是没那么多掣肘。
不过,听起来皇帝对王韵还是挺好的,如此,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看来宫里事情不少。”
“母亲,明年开春就要大选,听说内府已经初步筛选了一匹秀女出来,家世从高到底都有,明年是终选,也不知道到时候能选多少人进宫。”
“那就不知道了。”
“眼看着今年也快过去了,咱们承儿也要大一岁,你先带他回去,我还有事。”
目送安兴离开,沈初让人叫来管家。
每年年底,她跟陈氏也没多少清闲时间,要准备节礼,还有给府里下人的赏赐,也要商量分发。
管家,也不是什么清闲的事情。
还要核对账本,查验那些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