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88章 陈氏算账也是一把好手,儿子报完账后,……(2/2)
“不成,四十。”
“三十五。”
“别让我求你了,兄弟。”
“三十六。”
“行。”
“母亲给我的是一百两整,我还没换呢。”
“我有碎银跟五十两银票,回去找给你,现在就给吧。”
景鸣背过身,从袖子里掏出银票,一脸肉痛的给了自家兄弟。
“真狠。”
“是你先说的。”
景其收了钱,低头吃早点,早上算是两顿,他中午少吃点就好。
景鸣一块烧饼也没捞着,还用之前所剩不多的铜板付了早饭钱,这一整天,心情都不是很美丽。
等到夜里,景其去找陈氏。
这一整天,他早已经想好了说辞。
他知道,接下来父亲大伯他们都会知道,可没办法,百密一疏,被发现了。
陈氏并没有怎么责骂他。
一来,他是自己攒钱,陈氏觉得他还挺有主意跟想法,而且做的也是正经生意。
二来,也没有因此耽误学业。
陈氏生气的点在于他瞒着家里人。
景其老实认错,还跟陈氏说了店里情况。
最后被骂了几句,拿着一百两银子回了自己的屋子。
有一说一,母亲这一碗水还是端的很平,银钱,他肯定不会不要。
等他回到自己屋内,打开钱匣子,给兄长找好零钱送去,不等兄长开口,他转身就走。
景鸣一叹,这都是什么事,他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的嘴。
次日,乐谦休沐在家,午饭后,陈氏跟他说了这件事。
“弟妹,是正经生意也没什么,这孩子还小,告诉他读书为上,别因小失大。”
“大哥,他也没耽误学业。”
“那就好。”
乐谦不是那种不食烟火又很迂腐的长辈,他至今都记得以前家里的情况,孩子有赚钱的本事跟能力,还是正当途径来的,他也有经历,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晚些时候,昕昕回家,他还带了一个大包袱,整个人看起来是如释重负,总算是忙完了,接下来可以休息几天。
刑部是出了名的事情多,也不算是油水很多的衙门。
得知小儿子做了生意,反应过后,他也没气恼。
“没想到啊,这孩子挺有想法,当年他爹这个年岁,也就是想着读书跟娶媳妇。”
这话一出,陈氏一笑。
夫妻好一段时间没在一起,她帮自家夫君整理好衣服。。
“还说呢,景鸣之前找大哥跟我说,他想早日把亲事办了,现如今你也回来,你觉得怎么样?“
“办吧,也能办,定酒席的日子,一定要等大嫂跟景旭回来。”
“那是肯定的,我也是这么想的。”
“如此,我就让人开始准备聘礼,走流程。”
之前说起来,也是口头约定。
景鸣是自己的儿子,陈氏也不可能让沈初从头忙到尾,之前,她也多是帮着沈初打下手罢了。
家里已经办了两次亲事,管家对此也很熟悉。
儿子娶媳妇,肯定是公中出钱,陈氏拿到景恒的聘礼单子后,直接让管家照着准备就好。
乐谦私下也跟她说了,对孩子们要一视同仁,尤其是亲事上。
王家那边,也没意见。
陈氏选了个黄道吉日,便带着儿子上门求亲。
沈雪坐在上首,她跟陈氏也很熟的。
王佳算是她的女儿,之前跟着世子夫人学了一段时间管家后,回来便老老实实准备嫁人。
她也没敢惹嫡母,沈雪要帮她准备嫁妆,还要送她出门。
父亲已然不在,眼下王家二房,沈雪是当之无愧的当家人。
闻家也不差,景鸣虽说是二房,可总比那些一把年纪的官员要强的多,也算是年轻。
她是王家的姑娘,可最多也就算是王国公的亲侄女,可她是庶出,跟沈雪不一样。
没有伯爵府的舅家,更没有被祖母抚养过。
高嫁是不可能的,做妾除非是皇家,否则也不可能。
“坐吧。”
陈氏坐在下首,心情还算不错,沈雪看过聘礼单子后,也没不满意的。
二人说着说着,说到沈初。
“说来,咱们两家本就是亲戚家,日后两个孩子成婚,也是亲上加亲,至于婚期,我想,还是定在全家人都在的那一天好,等大嫂跟景旭回来。”
算着日子,景旭也快开考了。
沈雪点了点头,她喝了口茶。
“那就照你说的办,等大姐跟景旭回来办事,眼下咱们先把礼过了。”
“好。
景鸣端正的坐在一旁,他在外,还是很要面的。
沈雪看着这个女婿,也没什么不满的。
二人初步商定之后,婚事开始走明路。
沈雪也没瞒着国公夫人,找机会去了一趟府里,跟她说了这件事,还有王韵,很快也知道。
王佳是她同父异母的妹妹,她这边也出了一份嫁妆。
眼下,她是后宫之主,也不吝啬,给的也不少。
沈雪看过之后,倒也没扣,但她私下给的就很少,家产本就不算很多,她还想多给儿子留点呢。
国公府那边,国公夫人也给了一些添妆,十里红妆肯定是没问题的。
婚期最后定在明年开春后,天气暖和,也适合办事。
陈氏这边,已经让人在后院收拾出一个新的院子来,大小适中,为了放置家具,她让人把内里全部清空。
这桩婚事,眼下京城人都是知道。
但在一些人看来,王佳的婚事,不算太好。
闻家再好,也没有爵位,虽然跟王家有些亲戚关系,但她最终嫁的是二房。
闻逸昕的官职可没有兄长的高。
皇帝那边知道后,倒也没不开心。
如果王家女因为王韵成了皇后的缘故,全都高嫁,那他可是真的有些担心外戚,眼下看,王家还行。
王国公会办事会做人,皇帝觉得给他的已经够多了。
眼下于宋家,他也不亏待。
之前跟王韵商定过,要把女儿嫁到宋家去,宋家自然也不会拒绝,说到底也是皇恩。
明薇知道自己要嫁到宋国公府,她还挺开心的。
她不太喜欢王家,也就国公夫人还好些。
她本就是公主,金枝玉叶,皇帝见女儿还挺欢喜,心情不由得更好。
太后那边,也有自己的心思,奈何她还没开口,皇帝就直接做主,母子二人原本有些缓和的关系,因为许贵人一事,降入冰点。
眼下已经回京,也早不如往日亲厚。
皇帝对她娘家人很是冷淡,每次想到这,太后又气又恼,不自觉的她就会加大对大皇子的教养。
王韵经常过去请安,依旧是流水一样的送东西。
这些宫人朝臣都知道,某种程度上,她也是在保全皇帝的颜面。
夫妇一体,她明白这个道理。
她可不想最后让太后泼脏水到自己身上,皇帝没人会蠢得当面指责,可皇后就不一样。
这天夜里,皇帝来了凤栖宫。
“过段时间,便是你的生辰,朕想着恢复千秋节。“
千秋节一般都是皇后的生辰,有的帝王尊重皇后,也愿意给皇后体面,每年都会办的很隆重。
但也有的帝王觉得不重要的,比如太后当皇后的时候,先帝就不曾让人办过千秋节,自己的万寿节也是办的很简单。
每次借口都是节俭,太后当时肯定也不敢反对。
王韵一愣,反应过后道:“陛下对臣妾的心意,臣妾是知道的,只是,母后之前从未有过千秋节,臣妾想,还是算了。”
“不能这么说,父皇那个时候跟朕眼下也不一样,如今四海升平,朕看着也欢喜,朕也不想亏待你,日后你每年都要过,你是中宫,是朕的好皇后。”
皇帝说完拉着王韵的手。
王韵是个好皇后,他对她是很满意的。
“多谢陛下。”
“这就对了,朕是天子,你乃天子之妻,中宫皇后,咱们夫妻多年,你生儿育女,管家理事,也是不易,该给你的,朕绝对不会少。”
王韵一副感动的快要哭了的样子,这让皇帝心里更开心。
不过私心如何,最好就这么过下去,睡前,王韵想着,皇帝有不好的地方,自然也有好的地方,人无完人。
一个千秋节,一个万寿节,还有太后每年的生辰,都是可以大办的。
慈宁宫
等太后知道后,神色更加难看。
“您的生辰,肯定比千秋节还盛大。”
宫人只能小心翼翼的安慰太后。
太后靠在椅背上,并未说话。
“过几日便是十五,皇后会带着嫔妃们来给您请安。”
太后点了点头,最终还是把嘴里的话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