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91章 片刻,沈玉伺候母亲用了安神汤后,等她……(2/2)
“母亲因此备受打击,可玉儿想,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当年的事情,虽仅限于沈家的人知道,两位姑母多年来也没外传,可这欺骗得来的,终不会长久。”
“你读过书吗?”
沈初有些好奇。
她看沈玉,尤其是听她说的这番话。
“我跟母亲离府后,她教我认字,有一年,我跟她去了一趟舅舅家,外祖母还在,她跟母亲说过之后,母亲又私下聘请了两位女夫子教我,也读了一些书,琴棋书画都懂。”
大道理,沈玉是明白的,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出,她这做法,有一说一,还挺添彩。
若是她想着隐瞒,装无辜,私下讨好,疑惑这是哭泣,诉说生活的困难,沈初最多就是觉得她有点可怜罢了。
一下把事情说明白,对沈玉来说风险很大,可照此来看,她为人是没问题的。
不管这桩婚事最后能不能成,起码这个侄女,沈初觉得是可以的。
“我知道了,去歇着吧。”
沈玉走出去的那一刻,整个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她擡头看着昏暗的天空,整个人是肉眼可见的放松。
她不要骗人,若是因此失了这桩婚事,她也不后悔。
即便日后,她可能一辈子嫁不出去,但那又如何,她自小长在庄子上,不比京城这些官家小姐,可比起庄户上那些姑娘,生活不知道要好多少,她衣食无忧,还能读书,更不会被人无辜打骂。
往后她只要小心瞒着母亲就好,等母亲一走,她的嫁妆就是她的。
她也不是活不下去的。
几年,从她懂点事开始,实际上,那些嫁妆就都已经是她打理,她母亲也没那个心力。
这也是之前外祖母授意的,每年收益其实不少的,完全可以让她们母女生活的很优渥。
除此之外,沈家那边,每年按着规矩该送来的钱粮,也是一个子都不少的。
女儿没能在婆家过好日子,因为种种原因沈玉的外祖母不好出面,可到底,还是有个外孙女的,若能早日教养起来,日后也是个依靠。
沈玉走后,沈初想,好在二人也是有血缘关系的,而且这个侄女也很懂事。
若是她跟闻家没缘分,日后她这边在想想办法,说不定也可以帮到她。
夜里,乐谦回来,他洗漱过后,沈初拉着他的手,一五一十的跟他说了这件事。
乐谦沉默许久。
“明日你跟弟妹说一声,这孩子不错,明理懂事,她今日当着你面坦白,想来也是没少纠结,不过,她能做出这个选择,说明她心性是好的,不是自私自利的孩子。”
“是啊。”
“景其也有父母,说到底要他们做主。”
“明日我跟二弟说。”
“好。”
次日清晨,早饭过后,兄弟二人坐上上朝的马车,乐谦言简意赅的跟闻逸昕说了这件事。
听他说完,车厢内十分安静。
“还有这事?”
“是,你晚些时候跟弟妹商量,若是介意就算了,不要勉勉强强的,心里有刺,总归是不好的,一家人还是要和睦大方一些。”
“其实景其母亲刚开始听说后还挺开心,她还跟我说,两个儿媳,一个是大嫂的外甥女,一个是她的侄女。”
乐谦一笑。
陈氏这人,心眼不多,但随着年岁的上涨,变得稳妥起来,私下无所谓,在外也从来都是端端正正的。
她能说这话,起码当时,她是对沈玉没意见的。
眼下有了这件事,倒是不好说,不过乐谦觉得,无论他们两口子怎么考量,那都是他们的事情。
这世间,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毫无保留。
沈玉清楚的知道,嫁到闻家,不出意外,往后余生是不会不太好过的。
可她还是跟沈初说了家里的事情,丝毫没有隐瞒,以此可见,她的人品,她并不想通过欺瞒,亦或者是别人的可怜来过日子,不是没有心计,也不是不聪明,她也不想日后委屈求全的过日子。
二人下了马车后,看着阴沉沉的天空,往宫里走去。
晌午,王韵带着几道好菜去找皇帝。
皇帝是新欢不断,可也从没亏待她这个皇后,她一来,立马就把伺候膳食的嫔妃打发出去。
“陛下,过不了几天,便是臣妾的千秋节,眼看着琦儿的周岁也要到了,臣妾想着,今年上半年南巡,已经花了不少银两,他的周岁宴,便省了吧。”
皇帝拿着筷子的手一顿,有些不赞同的看了一眼王韵。
“不差这点银钱,何况那是咱们的孩子,朕对他,可是寄予厚望。”
“多谢陛下看重,臣妾觉得,他的满月宴已经大办,您之前还宣布大赦天下,这已经给孩子积了很多福气,这样,到时候臣妾把规模减一减,就不要邀请满朝大臣,叫上宗亲和重臣还有嫔妃们就好。”
“那就照皇后你的意思办。”
“帖子可发下去了?”
“臣妾已经准备好了,一会回去就让人发。”
”好。“
王韵有成算,给自己办千秋节,能从简就从简,她也不喜欢讲究排场,万一过了,还会被御史参奏。
太后还活着,她就不能大意,更不能让她拿住自己的把柄。
她准备的邀请名单,除了亲戚之外,便是宗亲,有品级的诰命,规模不会很大,邀请的还都是个人,跟皇帝的万寿节,还有太后的生辰是没法比的。
大事未成,她一定要稳住。
闻家
午饭后,陈氏就知道了沈家的事情,她愣了许久。
“弟妹,你好好想想,成不成的都没事。”
陈氏点了点头,也没多待。
沈玉在闻家,也很安分。
为了让她母亲放心,她不准备去看她,就让她以为自己眼下照着她之前的嘱咐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