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94章 “之前太医不是刚看过,说她身子日渐……(2/2)
闻家住了几日,陈氏跟沈初的性情她多少也了解,只要她嫁过去安分守己,该有的都会有的。
闻家跟舅舅家比是差一些,可若是长远看,舅舅家不一定就比闻家好,舅母是明摆着不喜欢她,婆媳关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她也不想嫁过去没苦硬吃。
几日后,沈家就来人就把母女二人接了回去,是伯夫人安排的,后院之事,沈伯爷也不太管。
对这个弟妹,她实在喜欢不起来,可她掌管全家多年,大权在握,也不至于容不下她。
她着人在沈府后院找了个一个敞亮安静的院子,先安置母女二人。
搬回侯府,对沈玉母亲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因此,她精气神都好了很多。
府里,沈玉也有好几个庶出妹妹,不过从身份上来说,她们也越不过她。
沈家嫡庶分明,男子地位还能高些,至于女儿家,也就那样,除非没有嫡女,否则庶女是很少能够高嫁,当家主母,最多也就是不苛待罢了。
为女儿的婚事,沈玉母亲也没少思量,她这身子本就不好,如果她突然去了,女儿还没着落,那日后,怕是更难,她都不放心,也不知道沈家会把女儿嫁到那里。
现如今她还在,还能帮着打听,定下是最好的。
年关将近,闻家把聘礼送来。
陈氏已经安排好,明年上半年,老大成婚,下半年,老二成婚,一个三月,一个十月中。
伯夫人看过聘礼单后,让人送到了她们的院子。
“二小姐,夫人说了,您的聘礼,您自己处置。”
沈玉点了点头,她想到时候都带着吧。
母亲回了府里住,父亲还是不来,更多的还是去喜欢的姨娘处,她倒也不关心这个爹,最多见面客气一番罢了。
嫁妆的话,她已经想好了,全部带走。
伯夫人那边,院子里的吃穿那肯定是不会少的,她母亲缠绵病榻,身子时好时坏的,也无心打理。
出嫁后,她也不是不能回来。
沈玉母亲也不糊涂,就这一个女儿,都给她最好。
她都这把年纪,肯定不可能继续生养,往后能指望的,也就是这个女儿。
至于她夫君那些庶出女儿,就让沈家自己出嫁妆吧。
到时候她这个做嫡母的,添妆就好。
眼看着快过年了,今年宫里又下了帖子,还是皇后主办的。
沈初也不想让女儿在这种宴会上出风头,大儿子也不在,小儿媳怎么说呢,之前也没参加过宫宴。
不过带着她是没问题的。
等到除夕宴会这天,沈初带着薄欢一起。
其余人都在家里过年。
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期间,乐谦看着弟弟,问起了明年两个侄子的婚事。
“大哥放心,都准备好了。”
王家那边也是早已经准备好,她们家,陈氏又让人收拾了一个院子出来。
”那就好。“
“浩儿怎么还没来?”
见外孙没在,乐谦问起他来。
“小公子在书房呢。”
孩子小小年纪,却离开父母,想起也让人心疼,不过也没办法,说到底,他的前途重要。
乐谦想起大女儿大女婿,也有些想念他们。
不知女儿何时才能归京。
眼下运作是好运作,他不能光看眼前,若是资历不够,日后唐铭升官也难,眼下不少眼睛都盯着家里,更要谨言慎行。
“大哥,年前熙愉不是来信了,她在外一切都好,你就放心吧。”
熙愉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也曾是昕昕看着慢慢长大的孩子,很长一段时间,家里也就她一个孩子。
这一晃眼,过去了将近二十年。
“对了大哥,我听人说私下已经有大臣给陛下上折子,请求立太子。”
“是王国公私下授意一些臣子。”
乐谦是怎么知道的,王国公私下也跟他说了,当然,乐谦是不会上这个折子的。
王国公也是为了先探一探,如果皇帝允准,那对王家来说是大好事。
如果皇帝含糊过去,也没事,日子还长呢。
大皇子的先生私下已经被他们反向收买,他是不会有出息的。
太后跟王韵婆媳关系也不和睦,私下让御史多盯着他们这些人,一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就立马弹劾。
御史也不是傻子,太后不能得罪,皇后也是。
王家,国公夫人管家还是很严的,王国公这人,怎么说呢,看着是个武将,大大咧咧,实际上心细着呢。
闻家,立身很正,找不出什么毛病。
沈家跟周家,前者能找出一点毛病来,可都不是什么大事,后者,也没什么错处。
前段时间,有御史上书弹劾沈伯爷,说他上值的时候不尽心,有时候会早退,御史上的是折子,折子上去后,皇帝就跟没看见一样。
沈伯爷那官职本就不高,算是闲职。
王韵这个皇后很得他心,对他家里人,皇帝也很宽容。
不是大事的话,也没必要计较。
“眼下看,陛下还没那个心,他多是看过之后就放下。”
王韵的孩子才多大,刚过周岁,到底能不能担当大任,还得看日后,眼下举荐他的朝臣,很多也都是看在他的身份上。
连着几任皇帝都是中宫嫡子,他也不例外。
再者,皇帝对皇后好,朝臣们都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