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111章 闻家 今年是科考年,对陈氏……(2/2)
前者还未及冠,后者,更是一个整日里只需要吃喝玩闹的小儿,还没开始读书呢。
小皇子生的唇红齿白,肉乎乎的,他眼下不到五岁,日常除了吃睡以外,就是跟宫人们玩闹。
国公夫人坐在回府的马车上,想起王韵的话,顿时觉得这个侄女,心思越发缜密,考虑事情甚至比她还周到,这件事固然有天大的好处,可风险也不小,皇帝多疑,谁不知道,指不定私下安排什么人呢。
想到这,她突然后背一凉,他们有些急了,若是没事还好,有事,那就是拿全家老小在赌,依着皇帝的心性,斩杀她们,肯定毫不手软。
闻家
薄欢二胎生女,这次的满月宴,也就在家里小小的庆贺了一番。
乐谦眼下也算是位高权重,边疆战事未平,这样稳妥一些,这是孙子辈的头个女娃娃,沈初也是很喜欢的,最后亲自给她娶了名字。
翰林院今年散馆,景旭要去外地任职。
今年跟往年差不多,天气很热,好在夜里时不时的会下雨,也不太担心国库收成,打仗,粮草是很重要的。
依着沈初的意思,她不太想两口子因此分开好些年。
但薄夫人身子不怎么好,薄欢是她的亲生女儿,若是惦念,想留在京城,她也不会反对。
两口子最后商量过后,决定景旭先去任职,这个耽误不得。
至于薄欢,她跟沈初说,想等女儿大一些,儿子也能在家读书,到时候她们夫妻团聚也未尝不可。
沈初理解她,每个人看重的东西确实也不一样。
她这辈子,父母缘浅,但薄欢却不一样。
她不想留遗憾,这其中有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了薄夫人。
景旭走的这天,全家一起送他,昨儿夜里,乐谦该跟他说的都说了,翰林院几年下来,他比之前端方成熟许多。
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沈初拿起帕子,轻轻地擦拭泪水。
“母亲,咱们回去吧。”
熙愉立在一旁,日头起来,景旭的马车早已经看不到,父亲跟二叔也都去忙了。
“大嫂。”
“走吧。”
沈初转身,朝着宅院内走去。
“等明年殿试结束,咱们萱儿眼看着也要出嫁了。”
景萱一笑,她跟姐姐扶着母亲。
“女儿不急,左右都已经定下,晚几年,女儿才能多陪陪您跟父亲。”
兄弟姐妹中,景萱是最小的,同样她出嫁最晚。
婚事已经定下,唐家那边想等儿子科考过后,他们这边,也不急着非要送她出门。
眼下景萱待嫁在家,相较于婚事还没定下的时候,她欢快的多,长辈们也很少念叨他。
看着日渐年老的父母,她心疼不已,出嫁后,日子可就没有眼下这般自在,不如趁着这段时间,好好陪陪父母。
两个儿子不在,但女儿儿媳孙儿都在,沈初过几天,也就慢慢缓过来。
这天上午,沈雪来做客。
“大姐,姐夫就没跟你说什么吗?”
沈雪带着儿媳康氏,还有孙儿一起来,眼下康氏带着孩子去找薄欢说话,沈雪一脸好奇的盯着沈初。
沈初知道她怎么想的,能忍到今日,她这定性也是大有增长。
“你姐夫回来后,什么也没跟我说。“
沈初看着沈雪。
“大姐,韵儿是你的亲外甥女。”
“这个我知道,陛下也一直看重娘娘,想来,密旨的内容也是有利他们母子的。”
内室,眼下就坐着姐妹二人。
“说起来,好久不见三妹?”
“三妹去寺庙里清修,还没回来呢。”
从沈初这也没问出什么,沈雪觉得,她肯定也不知道,闻乐谦这个人,又不是她那个夫君,人家是个端正君子。
也不是王韵让她来的,是她自己想来的,实在没忍住,来之前,她心里多是就有了结论,眼下果不其然,沈雪也不伤心。
王国公是退下去了,可世子还在,昔日里,他那个手下人都在军中。
边疆起了战事后,她日夜难睡,每晚都要安神汤,孙儿虽养在膝下,可这段时日,又要帮庶子操办婚事,事情多的不成,偏偏还不能不做。
有些事情,康氏可以代替她,但有些事情不能,比如这上门求亲,肯定是要当家主母去的。
要不人家会说她没有礼数,不慈爱,偏心。
沈雪还是挺要面子,康氏也巴不得弟妹赶紧进门,这样好分担一下婆母压力,甚至沈雪老是抓着她一个人。
先是借口为了她好,把自己生的儿子养在他跟前。
私下不开心就挑刺,她有时候也委屈。
她回家跟母亲诉苦,母亲让她忍耐,往后看,眼下这个节骨眼不能生事,王宗不成器,可有个当皇后的姐姐,大概率能当皇帝的外甥。
沈初细端详,发现,沈雪不知何时也生了不少白发,头发也早没有昔日的乌黑亮丽。
她虽有心遮掩,但仔细一看,还是能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