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桃花源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2/2)
坏消息是李斯病了,能拦住这位卷王接下任务的估计只有秋季流感。
好消息是那个叫做赵高的男人也能写。
对唐秋生来说,这是两个坏消息。
她满面愁容地坐在了李斯的床沿上,中年男子似乎对自己这件事充满了愧疚,于是他开口说,“我见过赵高交上来的东西,的确可以说是书法高手。”
唐秋生更愁了。
她倒是从来没有怀疑过赵高的业务素质。
但是她怀疑赵高的心理素质啊。
“如果仙人不想让更多人见到,直接委托给他就是了。”李斯说。
唐秋生自暴自弃地出了口气,“道理我都懂。”
“但是怎么说呢,反正就是,我很害怕他。”她坦白道。
“害怕?”李斯微微张了张眼睛,“仙人见过他。”
“见过一次。”唐秋生说。
虽然那次她知道赵高应该没有看到自己,他也没有说出他的名字。
但是她知道,她那天看到的那个人,就是赵高。
他平等的憎恨着世界上的一切。
他有这样一双眼睛。
“我不想让他在大王面前出人头地。”唐秋生捂着脸说,“但是好像对他很不公平。”
“但是我真的很害怕他。”她说,“就是看到他,感觉无论做什么,无论对他怎么好,他都不会有半分念你的好。t”
“只会恨你有的比他更多。”
李斯擡起一只手放在了额头上。
唐秋生感觉自己成功把他搞头疼了。
“我倒是和他共事过几次,他是个恭谨沉默的人。”李斯说,“不过仙人既然说了。”
“那就算了。”他平淡地说。
“我这件事也不要紧,是我说的不是时候。”唐秋生说,忍不住感到了几分歉疚,“要不然等你好了再说。”
“大王常说,仙人看人极准,从来一眼人心知好坏。”李斯慢慢地说,“既然仙人说了,那还是我写吧。”
“大王既然发了命令下来,到时间之前必然要给他交上去。”他低声说,“推案的事情可以交给冯去疾,使间的事应该国尉会帮忙的。”
“那我只要写就够了。”他说,计算着什么,“和大王说排定字表需要些功夫应该还能争到几天,应该不要紧。”
“延不延期不是大王催的紧不紧,”李斯徐徐说,“是我们必须给他的威严。”
“他万人之上,若是今日里有人因为这种事和他说了,明天又是那种,到最后所有的事情都是他一个人担了,就算是神仙也扛不住。”
唐秋生咬了咬下唇,她还是没法说出让赵高做也行的话。
她并不想诋毁赵高,但是她又害怕他。
李斯像是看透了她的想法,没有再说什么,缓了一会撑着床坐了起来,然后拿过了自己的外衣穿着,“其实也没多难受。”他慢慢地说,“就是觉得应该多躺会,偷点懒。”
“也是我的疏忽,本以为赵高书法精熟,这件事引荐给他就好了。”他说,“是我没察觉到此人心术不正。”
“遭点罪也是我应得的。”他穿上了衣服,然后坐了起来,准备下床。
“仙人说畏惧赵高,”他整理了一下领子,然后去拿自己堆在卧房里的简,“只是觉得他不得满足么?”
“也不是。”唐秋生说,她思考了一会措辞,“他好像很能干的样子,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能臣。”
“是这样的。”李斯拿起了一根简,准备给自己收拾一下桌子。
“这就更糟糕了。”唐秋生说,“我其实觉得他不想做任何事。”
她突然想起了徐福所说的,有些上位者是靠着吸食底层人的疼痛而幸福的。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李白的那首诗。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顾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在那位君王的朝堂上,可不必看着马说是鹿。
既然他不在了。
唯有虚无缥缈的桃花源,方能藏身了吧。
李斯坐了下来,把简牍架在了一边视线可及的地方,然后开始干活了。
“幸好从前做过一部分。”他说,从盒子里抽出了几张帛书,“大概秦律要用到两三千个字,我拿了这两版给大王看过。”
他拿出了两页帛书,递给了唐秋生。
“那大王怎么说?”唐秋生问道。
李斯拿起水杯来喝了一口,“把两个结合起来。”他言简意赅地说,杯子把他的表情盖住了。
唐秋生感觉如果按照惯常套路,最后秦王会说。
还是用第一版吧。
但是唐秋生不想给李斯剧透。
果然从古到今的甲方都在五彩斑斓的黑方面有着奇怪的执着。
“说起来我听说基层官吏在用一种简化字叫做隶书,大王觉得怎么样?”唐秋生问道。
“我给大王看了。”李斯说,“他说,各写一版。”
抱歉,好像工作量又增加了。
“隶书的确不错,”他说,“给这些官员们作为日常书记之用很是方便。”
“不过如果并行的话,会不会增加识字的难度。”唐秋生说。
“认识隶书了,篆书倒也能猜的七七八八。”李斯回答道,唐秋生想起的确好像他们看繁体字也能猜一猜。
“如果教授民间,我倒是觉得教隶书也挺好。”李斯说,“先各写一份吧。”
好吧,你们甲方乙方相谈甚欢就好了,唐秋生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