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学宫 不过那种学宫,你们也会有的吧……(2/2)
“不过真的会打起来吗?”唐秋生问道。
“一般不会。”韩非说,把李斯袖子拽起来了几节,给唐秋生看了看他的手臂,“你觉得要是靠打架他还能出得了师么。”
“如果是这种机制的话,那我肯定好好学武艺。”李斯敷衍的说,甩了甩左手让袖子归位。
唐秋生想起来如果论歪读圣人书的话,毛亨这已经算是很靠谱了,“我们那边有时候考论语。”
“然后问三十而立什么意思。”她说,“有人写的是,只有对面有三十个人才值得我站起来。”
韩非捂住了眼睛,“你们是哪个学宫,这么厉害的。”
“还有人解读既来之则安之,”唐秋生说,“就写,既然来了,就安葬在这里吧。”
李斯的手也停住了。
“还有么?”韩非已经转换到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状态中了。
“还有朝闻道夕死可矣,”唐秋生想了想,“早上让我听到了去你家的路,你晚上就可以死了。”
“恕我直言,你们的先生,还活着么?”韩非问道。
“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唐秋生说,她从韩非的眼睛里看到了深深的怜悯。
“那倒是,”韩非说,“人怎么的不是活着,也没看到韩王安死了。”
你还在怨念这件事么,唐秋生想。
“说起来,韩王安的事情你还没说你怎么看的呢?”李斯问道,转过看向了韩非。
“我怎么看也没有意义啊。”韩非说,“要杀要赦是你们的事。”
韩非叹了口气,半张脸藏在阴影里。
“他既然还有脸活着,我急什么。”他又叹了口气,“放心,我不打算死。”
“说什么祖先留下来的土地,本来韩国也是三家分晋,”他冷漠地说,“想通了,没什么好执着的。”
“不过秦王不打算给他点土地么?”韩非问道。
“不打算。”李斯回答道,唐秋生知道,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人裂土封侯了。
她对这件事感到振奋。
也感到了某种忧心。
因为即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觉得这些王公贵族,功勋权贵的安置,应该给他们一小块土地。
但是秦王不愿意。
她知道,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力一旦松散,那这个世界就会成为人间地狱,比方说藩镇割据直到残唐五代,连历史都不敢细写的残忍年代。
所以让不同的地方拥兵自重,有自己一套小朝廷,无疑是给这种乱世埋下祸根。
自从秦王这么做了之后,这个认识成了后来的共识。
是他留下最宝贵的遗产之一。
韩非没有多说什么,他大概也想到了这一层,但是他应该没有想到如今拥有废除这根深蒂固的制度的勇气的君王就在眼前了。
“那倒挺好的。”韩非说,“不如直接给他发个碗,让他去要饭得了。”
“我真心的。”韩非举起了一只手,表示自己说的每句话都是实话,“这样比较配得上他的脑子。”
唐秋生忍不住笑了出来。
“我其实觉得贩夫走卒比他聪明不少。”韩非认真地说。
“说起来要农闲了。”唐秋生说。
“是啊,收拾收拾开班了。”韩非轻声说,“今年能来多少人呢。”
“如果今年来的人多。”他说,“你们是不是要多开几个。”
“那肯定的。”唐秋生信誓旦旦地说,“难道这样不好么?”
“好啊,”韩非笑了笑,“不能我一个人受这种罪不是么?”
口口声声说着受罪,唐秋生感觉他应该把课都备好了。
“说起来你去过稷下学宫么?”韩非问道。
唐秋生摇了摇头。
“没见过它春秋鼎盛的样子的确很可惜。”韩非说,“最多的时候有博士一千多人,先师三次担当过那里的祭酒。”
“后来出走去了兰陵。”韩非慢慢地说,“虽然兰陵也很繁盛就是了,但是先师总是提起稷下。”
群贤备至,少长咸集。
唐秋生知道稷下学宫的名声,她知道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
“那里的学生应该都很厉害吧。”唐秋生轻声说。
“的确不错。”韩非回答道,“也算是名士辈出了。”
“你本来可以教习那样的年轻才俊的。”唐秋生低声说。
“我才不要教什么青年才俊呢。”韩非说,“一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天天和我吵架我又不年轻了。”
“现在挺好的,他们还三天两头给我送吃的。”他笑了笑,目光望向了窗外金色的秋天,“那我去准备开门大吉了。”
他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不过那种学宫,你们也会有的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