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封侯加爵 正文完(1/2)
第89章封侯加爵正文完
海风裹挟着咸腥与燥热,掠过桅杆上猎猎作响的旌旗。江淮懒洋洋地趴在船头,望着远处逐渐变得清晰的海岸线,他们终于看清自己就要靠岸了。
船上的人都欢呼雀跃,十分忙碌,跑上跑下地收拾东西准备下船。
他们从倭国返航又用了七天,但船上的气氛可比去倭国时轻松多了,船舱里不仅堆满了倭国的特产,时不时还有文臣站在船头吟诗作赋,或将此番出使的经历写进传记里准备日后好生回味。
只是写着写着,又觉得无论如何都绕不开江淮,更不敢把刺杀一事的“真相”写出来,只能捏着鼻子把江淮的“英勇事迹”叙述了一遍。若不如此,怕是上了岸也难以回到京城就被谢念和江淮给暗杀了。
再说瞧那谢念和江淮好得穿一条裤子的样子,怕是没什么奸情都说不过去,既然他们不分你我,那收服倭国的功劳安在谢念头上还是江淮头上,也没什么区别了。反正能收服倭国,总归是大快人心。
赵钺为隐藏身份,比他们提前几日离倭,江谨言等人则在倭国留了一段时间,把事情都安置妥当了才启程。
虽说赵钺临行前和江淮保证朝中也已经做好了妥善的安排,让她放心回去,但越是临近闽南,她这心越是有点紧绷。
江谨言似是浑然不知她的心态,揽住她的肩膀,胳膊绕过她的肩头,递过来一个西洋产的望远镜,声音轻缓道:“百姓已聚集在码头了,你瞧瞧。”
江淮就着他的手往里一看,果然见百姓们以码头为中心,往两岸延伸出几里地,皆翘首以盼着他们归来,在此之前,先回倭国的水师们早已把消息带了回去并大肆宣传了一番,而今谁不知传言中的“神女”居然真的降世了,还一举就为闽南人民解决了后顾之忧,往后千秋万代,都不必再受那倭国的侵扰。
江淮看了半天,莫名开始紧张起来了。
虽然她也是见过千军万马的大场面的人,但却是第一次以女子身份示人,还是这么特殊的场合。
江谨言道:“不如戴个帷帽吧?”
“不必。”江淮摸了摸自己头上简单的女士发髻,“该来的躲不过,况且我又不是做了伤天害理的事何必羞于见人。”
为方便行动,她身上还穿着男子的服饰,只是不再像从前那般费劲地把胸裹紧,也不用再把肩膀垫宽,看着只是单薄了几分,英气却未减,倒是更加雌雄莫辨。
这时,有人叫了一声,“你们瞧,那岸边是什么?”
众人闻言纷纷跑到船头来,拿着望远镜一看。
只见码头上乌泱泱的人群被一架高大的马车分开,八匹马拉着一驾马车靠岸,腰上系着红腰带的人敲锣打鼓地簇拥着马车,车上堆满鲜果和花束,那正中间赫然是一架高大的女神像,长发披散、手持短刃,目光炯炯,衣袂刻得飘逸如仙,底座上书“海神之女”四个大字。
离得远,虽看不清神像面容,却无人不知那是为江淮塑的神像。
江淮有些愣了,扭头看向江谨言,低声道:“这也是你安排的?”
江谨言收回视线,“不是,应是百姓们自发的。”
“受之有愧受之有愧。”她嘴上这样说着,眼睛却盯着望远镜一眨不眨。
她有些兴奋起来,虽说她在收服西北的时候,司徒阳曾打趣她说,该为她塑个像,但那是在她死了之后呀,哪有活着就……说来还得归功于那“神女传说”了。
船上的都欢呼起来,哪怕不是真为江淮高兴,但遇上这样的盛事,也是值得庆贺的。
傅子川和江枫走过来,装模作样地拱手道:“见过神女大人。”
江淮脸皮厚,泰然应了。
说话间,舵手大喊道:“船要靠岸了!诸位大人都站稳了!”
岸边浪大,一滚一滚的,船身也开始摇晃,百姓们把码头堵得死死的,大船开始靠岸,待看清船上的人后,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拼命往前挤去,却又被官兵拦住,有人高喊着“神女大人”,开始跪下磕头,连带着其他的百姓也开始下跪磕头。
在收服西北的城池时,江淮随西北的将士们进城时,也是经历过百姓们磕头跪拜的场景的,但却远不如如今震撼。
身侧,江谨言掩藏在袖中的t手握住她的,低声道:“别怕。”
“江大人——不,神女大人!”船刚停稳,一名白发老者扑到岸边,高呼道,“您救了我闽南百姓啊!”
倭国覆灭,从此渔民再不用担心出海遇上倭寇葬身海底,商人不用担心货船被劫,可以顺利下南洋,可以说笼罩在整个闽南数百年的阴霾都消散了。
江淮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踩着舢板踏上陆地。人群如潮水分开,让出一条直通官道的路,又纷纷在路边跪拜下来。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江淮一边走一边去扶年纪大的老人,对方却连连摆手,激动得又要磕头,还是被跟在江淮身后的人给强行搀扶了起来。
“他们将神女视为天意,却不知你们和其他人为此付出了多少辛劳。”江淮心情复杂,低声说着,脚步不停。
江谨言紧随其后道:“百姓信你,便是天意。闽南多灾,他们总要寻个心里寄托。”
江淮点点头,心里也安了下来。
在闽南又待了近一个月,终于把所有事儿办妥,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启程回京。
收服倭国的事以及神女的传说早就传遍了大兴各地,甚至流传出了不少的版本,若不是早有商人做出了“神女”的衍生产品,各个都是美人形象,怕是把江淮传成三头六臂也很有可能。
江淮和江谨言先去了傅子川和江枫任职的县里待了几天,品尝了一番各地的特色美食,又一路北上,走走停停,最后终于在京城初雪的时候进京了。
临近京城附近时,江淮就察觉到了一些变化,从前虽也不拘着女子外出,但那仅限于出门逛街和采买,鲜少有抛头露面做生意的,如今看过去,除了摆摊,还有很多铺子里是女掌柜。
街上行走的女子也比从前多了许多。
江谨言告诉她,自她走后,朝廷就开始逐渐推行女子书院,起初只是把女子送到书院里读书习字,后面逐渐开始推行女子做生意,或许大户人家瞧不上这,但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挺不错的,毕竟女子书院是免束修的,由朝廷补贴,甚至通过了朝廷设定的考试后,还能领取奖励的银子补贴家用。
尤其是江家的铺子里,因为有江芙这个女当家在,招进来的女管事女掌柜也更多。
江淮听罢也挺高兴的,不管怎么说,这是好事。
离京五六年,京城还是老样子,只是曾经与他们同登榜的进士们,如今基本都已升官和成婚,孩子都上私塾了。
因在路上耽搁了许久,大部队已经先行回京,是以他们二人进城时,很是低调,没几个人知道。
进京后马车又走了许久,终于在一处气派的宅子前停下了,江淮盯着那宅子的大门瞪了瞪眼睛,“咱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这宅子门上虽无牌匾,门口却一左一右坐着两座石狮子,再看大门规制和颜色,以及整体的建筑风格,都不是普通的官员可以用得起的,至少也得是三品以上大员和王侯,江家便是再阔绰,也不敢如此越矩。
虽然她知道自己这次回来肯定是要升官的,但她年岁尚轻,从前已是正四品,多少人熬了十几年都升不上去……
她擡头和江谨言对视一眼,江谨言道,“没走错。”
守在门口的小厮见了两人,又惊又喜,大喊大叫地奔进府里去叫人了。
“老爷夫人!两位公子回来了!两位公子回来了!”
整个府里顿时沸腾起来了,江家人早就得了消息知道江淮他们就是今儿回京,一大早就翘首以盼着,更有宫里来的秉笔太监亲自携圣旨登门,就等着江淮一回来就宣旨。
江姥爷周氏和几个姨娘等人皆盛装打扮,家里的下人也都打扮得如同过年,个个神情激动地赶到大门口,一眼就瞧见了那站在朱红的门框下,负手笑看着他们的人。
“爹,娘,三位姨娘,大姐,姐夫……”
江檀心潮澎湃,恨不得跟那些小厮们一样大喊大叫一番,但好歹维持住形象,眼睛逐渐又酸又涩,快五年了,她终于回来了。
“诶,诶!”江家人忙连声应下,脚步不停走到江淮跟前,把他们团团围住,“回来了,可算是回来了!”
周氏眼眶骤然一红,直接扑过来就抱住了江淮,“淮儿啊,我的淮儿,你真的想死娘了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