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越农家日常(科举) > 第 95 章

第 95 章(1/2)

目录

第95章

兰姐儿说到做到。

打那天起,只要不是落雪大风等不宜出门的日子,她便日日牵着骆驼领了陶丰儿出城去客舍和茶水铺子打听消息(凑热闹)。茶水铺子现在该叫茶社了,三面有墙,剩下的那面儿夏日敞开,冬日撑了杆子,用厚帘子挡住寒风留住炭火的热气儿。

东面儿靠墙的地儿砌了张台子,支了张长桌,一老者坐于高台,醒木一拍,嘴一张:“话说那秦大当家,于梦中惊醒,篝火半熄半灭,夜色浓重,陡然见着了一双双泛着绿光的眼睛盯着自个儿瞧……”

一个又一个离奇冒险的故事,经由老者的嘴里说出来,台下人恍如身临其境,如痴如醉,随着老者的话或惊惧或大喜,茶社内一片欢腾。听得兴起,一个个解下腰间的钱袋子往讨喜人的兜子里扔,丁零当啷的声儿,教茶社内的气氛愈发火热。

这其中给赏钱给得最痛快的,便是说书人口中的秦当家,在老者口中,他秦大当家就是那横刀立于狼群之前,胆气过人、有情有义的汉子!怎能不教他激动?

茶社内的说书人也不是别人,是范觅的爷爷。话本子写得好,说得更好。

宣威内停留的商人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人有钱有闲,彼此还有着微妙的竞争关系,若是由着他们在城内晃荡,必然会生事儿。

林芷便想了个法子,将茶社好生修缮一番,让常喜收集了这些商人跑商路上的见闻,经由老爷子编写出来,继而在茶社内说故事,将这群人都留在了茶社内。

这下子商人必不会闲得发慌了,攀比之心一起,都忙着与说书先生拉关系,必要将自个儿的故事写得比旁人更精彩!

兰姐儿和陶丰儿出门,安安这个小尾巴也是要出门的,他的小红坎肩儿又能穿了。沈知薇还又给做了小兜帽、小披风等物件,安安恨不得日日出门显摆。

林芷看他裹得圆滚滚,伸手摸了摸安安的小胖手,暖呼呼。脸上手上都擦了骆驼油,兰姐儿胆大泼辣,陶丰儿细心周全,去的又是自家地盘,便没拦着。孩子若是日日都关在家里,只与自家人接触,只怕会养得娇气怯弱。

另外,她现在有点儿忙,没时间跟着这群小的跑:她要同沈知衍写修路计划书。

先前同沈知衍说要给宣威修路,不是白说的,这宣威的路也确实该修了。外头来的商人没少抱怨宣威的路不好走,一车子好酒经了宣威的路,怕是只能余半车!

翻过年去的六月,便是沈知衍考满调任的时候。

这时候才开始筹备修路,赶在沈知衍离任之前完工是肯定来不及了。修路是德政,这份儿政绩完全是为他人做嫁衣。可沈知衍对宣威百姓有感情,便想为宣威留一份儿善缘,希望继任的知县看在他已筹集了银钱、备下材料和做好计划书的份儿上,能继续将修路之政落实下去。

沈知衍也知道继任官员该是不差,宣威现在是植棉大户,便是为着棉甲,圣上派来的继任官员也不会是个混年资的。更何况,今年给顾郡守送年礼的时候,还得了顾郡守透露的消息,继任官员出身不凡,沈知衍与他搞好关系不会有错。

修路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个大工程,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时候就更困难。

钱,有沈知衍和林芷带头捐款,尤其是林芷一次性捐款三千贯的大手笔之下,宣威县有些头脸和家底的人家都捐了些。客舍内的商队,在听闻沈大人要为捐款修路者作文立碑为嘉后,客舍内的跑商们很是出了一笔钱。

银钱登记造册入库,倒是暂且不担心,可修路规划和征路役才是棘手。

宣威县荒芜了这么些年,城内道路状况实在不佳。连接衙门、城门、市集的主干道都坑坑洼洼,必要大修,就更别说其余各处了。城内如此,城外更甚,州县之间的官道必要修缮,驿站还搁在官道边儿上呢,必是要修的。

这两处,还要用好料子,至少得混些砂石才能教车马来往的主路坚实些,承受得住来来往往运送物资的车马。

沈知衍还想将城内住宅区以及城外屯里的乡土道路一并修缮,这些倒是只用黄土夯实就成。可这样一来,工程颇大,在这个人力为主的时代,所征的民役数量可不小。沈知衍粗粗算了一回,便皱眉,他倒不是担心过度征调引发民怨。不夸张的说,宣威县的百姓现在对沈大人有种盲目的崇拜,别说修路了,便是有天沈大人突然上马召人去打鞑靼,那也是一征一个准儿。

实在是宣威人手不足,这个只有一千来人的下县实在承担了太多:植棉的重任还压在肩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