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扶苏觉得嬴政疯了(2/2)
一个年轻的将领,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将领,蒙恬自然是想达成赵子瑜的计策的。
所以在看出嬴政也有意动时,蒙恬直接跪下,“君上,待王老将军歼灭楚国,大秦一统后,臣请愿为大秦扫清匈奴隐患!”
果然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扫清匈奴这样的话都敢说出来。
这是大殿之上其他官员的想法。
就连蒙恬的父亲蒙武都觉得自家儿子在说大话。
立刻跪下为儿子请罪,“君上,小儿无知,请君上莫怪!”
嬴政又一次略过蒙武看向蒙恬,“如果寡人同意你出征,你需要多少兵马?”
“二十万足矣!”
嬴政没说同意与否,而是问了李信,“匈奴与楚军相比,孰强孰弱?”
李信没想到这还有自己的事情,不过既然是君上的问话,李信当然要如实回答,“匈奴不如楚国。”
嬴政的目光从李信的身上又回到了面前的地图上,匈奴和百越一直是他计划的一部分,看来是可以提前布置了。
“蒙恬,寡人承诺,待大秦一统,寡人会派三十万大军给你,你务必给寡人打一场漂亮的胜仗!”
蒙恬欣喜若狂的应下了。
“在此之前,有何需要尽管提。”
嬴政这话说的很大方,只要结果是他满意的,他乐意大方。
蒙恬擅长的是军事战争,其他的东西,他没什么建设性意见。
倒是李斯有话要说。
“君上,与匈奴做生意是只许官方出面,还是说准许民间私下进行?”
如果准许民间私下进行,那就意味着抑商政策将会有所松动。
如果是朝廷垄断,那他们现在就要培养一批擅长此道的人才了。
想到这里,李斯甚至觉得,若是吕不韦还在,那必定是最好的人选。
嬴政虽然觉得小鱼儿的方法可行,但是让他松动抑商政策他是不愿意的。
这时一直沉默似雕塑的王绾突然开口提醒嬴政,“巴清族长经商有道,现在在咸阳颐养天年,让她主管此事想必她也是乐意的。”
巴清?
嬴政在脑子里搜索了一遍——一个给自己陵墓捐献了大量水银的大量财富创造者。
这个人选不错。
执行者人选决定好了,还有运输路线要确定呢。
“边境毕竟是边境,物资的运输线太长,运输环境也差,长此以往,不仅商人不乐意,觉得亏本,甚至会出现大秦用财政补贴匈奴的情况。
不如修一条专门运输的直道或者渠道,方便行事。”
李斯这个提议刚出就被其他人否定了。
等到大秦统一,最先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
但是李斯提出来的方案居然还要征发徭役,大兴土木,必然会导致人心惶惶,引起动乱的。
嬴政其实是赞同李斯的修路计划的,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李斯看出了嬴政的想法,他都不一定会说。
只是群臣反对,修路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嬴政就暂时压了下去,“等以后通商了,制定个标准,多少数目之上可以走官道。”
人选和路径问题解决了,李斯没也什么其他问题了。
然后在众人的注视下,嬴政抛了一个重磅消息,“十天之后,寡人打算前往秦楚战场巡视,期间扶苏以太子身份监国。”
立扶苏为太子的念头嬴政早就有了,只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而这次是嬴政的考验,如果扶苏做得好,嬴政不介意立太子。
在群臣被这个消息震晕时,扶苏反而最先反应过来,“父王为何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嬴政将王翦传回来的书信交于扶苏。
“王翦将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对峙,楚军已经出现疲态了,楚国国灭就在眼前,因此邀寡人前去共同见证这番盛事。”
王翦觉得,当初赵国国灭嬴政都去了,这次楚国灭了,嬴政也应该会一视同仁的吧。
只因为要亲眼看着楚国灭亡,这个理由,不只是扶苏,其他大臣也觉得有点随意了。
“慰问秦军,振奋士气,这个理由够吗?”
尉缭耿直回答道,“慰问秦军派一名公子去即可,不用君上亲临的。”
“若是父王放心,儿臣扶苏愿代父王前往。”
嬴政乌泱泱跪了一群让自己三思的人,心情就不好,学着赵子瑜耍起了无赖,“寡人一意已决,不必多言!”
看着扶苏还想再说的样子,嬴政补充了一句,“对了,这次寡人去秦楚战场,准备把小鱼儿也带着。”
什么!
扶苏更不愿意了,亲爹去也就算了,好歹是个成年人,不会出什么问题,自家小鱼儿才三岁!
“小鱼儿已经四岁了。”
“小鱼儿体弱的很,万一在路上生病么怎么办?”
嬴政让扶苏摸着良心说,小鱼儿的身体很弱?
最后,即便扶苏再不愿意,嬴政都独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