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 第94章 达成新的成就

第94章 达成新的成就(1/2)

目录

第94章达成新的成就

就这样,刚下马车,一头雾水的公子高就被赵子瑜拉着跑到了屋里。

而一直跟着公子高的徐福,看了看身边,没有一丝犹豫的就跟了上去。

“小鱼儿,你要做什么?”被赵子瑜拽着的公子高停下后就问出了自己的问题。

听到公子高的问题,赵子瑜松开了他的手,然后商量着开口,“仲父,你能不能让人传令军队,约法三章啊。”

说着赵子瑜就将要约的哪三章解释了一遍。

听完之后,公子高想也没想直接回答道,“王翦将军出征之后,剩下的军队都听命于父亲,这件事找父亲不是更容易吗?

而且按照父亲对小鱼儿你的宠爱,这件事情他会答应的。”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谁让嬴政现在就打着考验的旗号想看赵子瑜的能力啊。

于是,赵子瑜眼珠子一转,说道,“仲父,你有没有想过证明自己?”

公子高整理衣服的手一顿,神色莫名的看着赵子瑜,一副你在说什么,别想忽悠我的表情。

“仲父,常言道,天不认我英雄魂,我自燃我英雄气!”

公子高皱眉,有这句常言吗?

“仲父,你别在意这些细节。

我想说我之前夜观天象,发现金星移位,木星进场。

这种异象往往就是预示着即将有大事要发生啊,而且如果我算的没错的话,这件大事还是坏的,是天灾人祸。

但你也别怕,卦象又说了,大灾之中也蕴藏着一线生机,只是这一线生机被乌云遮蔽着,就看咱们愿不愿意拨云见日了。”

“小鱼儿你什么时候学会的算卦?”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仲父,为了拯救百姓,我相信,聪明善良,能文能武的你一定不负所望的。”

赵子瑜莫名其妙说了一堆公子高听不懂的话,于是他转头问跟上来的徐福,“你听懂了这话的意思了吗?”

徐福摇摇头,听不懂,毫无逻辑。

赵子瑜擡起亮晶晶的眼睛,“仲父,我们是不被世俗承认的天才,但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渴望成功。”

接着赵子瑜伸出自己的小手,“所以仲父,加入我们吧,一起拯救世界怎么样。”

据赵子瑜对公子高的了解,自家仲父还是非常中二且热血上头的,所以刚刚说的话,应该能让公子高产生共鸣的。

燃烧吧,少年的中二之魂!

赵子瑜这话说的非常真诚,比之前胡扯的时候真诚的一百倍。

结果就看见公子高像见了鬼一样往后退了几步,喃喃道,“父亲,不好了,小鱼儿被刚刚路上的场景吓坏了,脑子不好了!”

赵子瑜一声羞恼的呵斥,“仲父!”

这声怒吼打碎了赵子瑜的神神叨叨,也成功拦住转头要跑的公子高。

“仲父,好好听我说!”

公子高保持着要走的姿势,“要我好好听你说,你就说人话!”

赵子瑜不服气,自己刚刚哪里没有说人话了?

“我的意思是,仲父,我有一个想法能重建平舆城的生机,只是我人微言轻,需要仲父的强力支持。”

赵子瑜三两句话就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

“那你直接说不就是了,还神神叨叨说一堆我听不懂的话。”公子高埋怨道。

赵子瑜心想,还不是因为自己想搞一点不一样的感觉吗。

“所以仲父是愿意了?”赵子瑜非常高兴,立马就打算说自己的打算了。

“谁说了,我不愿意。”

“为什么?”赵子瑜就知道自家仲父不想。

公子高非常无赖,“现在这块地方是大秦的,而这些是楚人。如果小鱼儿担心当地楚人不听话,全部送到边境修长城就好了。”

公子高觉得根本没必要去费力讨好他们,多此一举。

赵子瑜是知道自家仲父没什么政治素养的,但是万万没想到他能简单粗暴到这个地步。

“如果每一个不愿意归顺的百姓都送去修长城了,先不说大秦攻打燕国、齐国会不会增加难度,单说一件事,这些原本的六国土地上,谁种地?”

问完问题之后,赵子瑜将自己对嬴政的解释挑挑拣拣重新说了一遍,力求给公子高解释清楚。

“总而言之,为了未来能更好的实现统一,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用爱与和平感化这些百姓,扭转他们对咱们大秦的偏见,从心里上认可他们秦人的身份。”

公子高无语,“什么爱与和平,明明就是钱与人力。”

就从赵子瑜简单的概括中,公子高就知道里面需要花费的钱财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听完公子高的担心,赵子瑜拍拍胸脯,“你放心吧仲父,小鱼儿有钱!

而且不管是什么,这都是一件能证明咱们能力的一件事!”

“父亲给你钱了?”除了嬴政给钱,公子高想不出来小鱼儿还有什么办法。

但是听李由说过,小鱼儿的钱都被他们要走了。

“大父才没有给我钱呢。”赵子瑜反驳道。

这下公子高狐疑的看着赵子瑜,“小鱼儿还有钱?”

“山人自有妙计。”

这话说完之后,赵子瑜也没有继续和公子高废话,而是直接给公子高安排工作了。

“仲父,你先下令,之后咱们让秦军搜罗一下,看看全城还有多少人。”

没过一会儿,平舆城内的所有空旷之地上架起了一个个施粥的摊子。

摊子旁边都站着一个吆喝的秦军,看他们熟练的动作,很明显是经过训练的。

“楚江项燕溃逃,大秦接手平舆城,不忍看到城内百姓如此惨状,因而在此施粥。

喝完我们的粥,你们不再是楚人而是秦人。”

公子高站在不远处看到城内百姓有的犹豫不前,有的冷漠看着,只有极少数快活不下的在摊子前,排队领粥。

公子高不太确定,“小鱼儿,你确定这样喊就能让他们认可自己是秦人了?”

赵子瑜看到刚刚在路边见到的怀里抱着孩子的妇人拿到粥后感动得流泪,迫不及待喝了一小口后,又喂给了自己怀里的孩子。

她自己都被这样的画面吸引住了。

听到公子高的问题,赵子瑜回了神,然后果断摇摇头,“这哪里就够?施粥只是让这群快饿死的百姓暂时能活下去而已。”

“所以五天后才是关键。”这句话是旁边站了半天的徐福接上的。

这场施粥足足花了五天。

五天之内,原来楚国的百姓也对大秦放下了戒心,不像一开始那样抵触了。

原本他们就对自己是哪国人没有什么概念,他们先前憎恨秦国也不过是走投无路后的宣泄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