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宁十五 > 江南

江南(1/2)

目录

江南

蓬船荡开碧波,两侧清风而过,吹起绿柳,带着江波岸上的江南小调,无不惬意。

宁十五只在信上看过如画的江南,没想到有日竟真的到此,却只有景如当初书信所描了。

“密查青龙塔在江南的那个你说会是谁?”

那日离开妖界才知道青龙塔所在之地是在江南。

三人如今到这落脚都一个月了,大概了解清楚,但是哪里也不像有藏匿神器之处,也用了寻灵之法,但街上多是宗门子弟,一个不小心碰上灵力感知强的,很容易就会打草惊蛇。

“已经去查了,暂时还没有消息传回。”

宁十五想了许久,那个黑衣袍连鹏临都不识得,妖界无来处,她当时小心探息过,身上几乎没有妖气。

“他有无可能不是妖族?”

“人间宗门?”

鹏丞随之否定,人族修行与他们妖族不同,是以心法为基,但没办法凝聚内丹,所以人族修炼的灵力都是惯以血脉。

那个黑衣袍显然不是于此,而他们妖族修炼虽会辅以心法,但最终还是要归于内丹,内丹可以说是妖灵力源头,只要妖丹不灭,妖身就可重修。

“不是宗门的。”

十五确定,问题又回到原处,“你说青龙塔真的与谢孟两家会有关吗?”

怎么着也应该说和万钧门有关系更有可能,且如果神器真在谢孟两家任何一处,万钧门作为江南第一宗门,怎么可能一无所知还无丝毫觊觎之心。

鹏丞转身,不知十五再次一问又是何意。

从伏戮只告知他们青龙塔确定是在江南沿海一带,但具体何处需他们仔细暗查再伺机带回开始,秘密到了江南一个多月。

除了万钧门和谢孟二家的主宅之人,能查的,能问的,都已经暗地威逼利诱过,最后唯一能与青龙塔沾点边的只有一个从百年老人那无意中听到的千年前的传说。

千年前,东海泛滥,天降洪水,且数月不止,江南沿海一带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数十万。

而后有两少年从中而起,誓要找到保护百姓,守住家园的方法。无意中得知神器青龙塔可以褪去洪水,止海灾。

之后他们翻山越水,寻遍九州,但还是未找到神器,但在寻神器路上,偶遇一修仙少年,为他们诚心所感,也加入了他们,但神器难寻,江南水灾却越来越严重。

在此绝望之际,一神使出现,言明是上苍为他们历经劫难却始终不变赤忱守护家园百姓的心感动所以特遣下界传于他们一种上古阵法,此法可平息水患。

而后修仙少年习得此法,与另外两个少年返回江南欲施此阵,但此阵所需灵力修为极其高强之人作为阵眼,三人举目皆是受苦受灾的百姓,无一人可有此能力为阵眼,此绝境之时,东海有一蛟龙,翻海而上,自愿为阵献身,由此阵法可成,水患平息,江南至此恢复生机。

那两个少年就是谢孟两家的祖先,修仙少年为万钧门开宗立派先师。

宁十五细细琢磨过这个传说,青龙塔在这里面就是一个未寻到神器,一笔而过,可就是这个未启到任何作用的神器,又为何偏偏会出现在这这个故事里。

“我只是觉得奇怪。”

奇怪不仅在于青龙塔真的没有找到吗?

还在于那位传下古阵法的神使,如果真是上神怜悯苍生,为何不直接平息水患,既传阵法就知道仅凭那三个少年之力无法启用阵法,果真如此,又为何无他补救之法,还有太多的矛盾之处。

“如今我们也再无他法,而妖界的那位耐心是有限的。”

他们在此盘桓数月,宗门的人这几日是越来越多,前几日又收到加急命令,鹏丞也是无奈之举。

“那现在如何?”

鹏丞摇头:“我们昨日稍探过,孟谢两府守卫实在森严,又都是万钧门的法阵。”

“宗门法阵能困住你们?”

“法阵不是难事,只我们如今还是需要在这里如常行事,不宜打草惊蛇。”

不仅是万钧门,一旦事发,引来其他宗门的人,只怕是双拳难敌四腿。

十五点头应是,这个差事还真是难,要夺神器,但确切知道神器所在之处之前,又不能与人间起了冲突。

她转身继续看着船外的碧波荡漾,一炷香摇摇晃晃,到了停泊之处,登上青阶,游逛在街,即使身旁经过不少的宗门子弟,只是轻轻一瞥,擦肩而过。

十五没想到东海还真是不一般,腰间几颗珠子就可让妖在这江南一带随意行走,怪不得出发前,伏戮会让隋清长老找东海求这合珠,合珠系与腰间,即是东海之属,就算暴露妖身,只要妖未行伤人之事,任何宗门子弟路遇,绝不可出手擒妖伤妖,据说此珠就是因江南感谢千年前东海蛟龙献身之恩而设此规。

宁十五走走停停,最后走进了一首饰商铺,店伙计很快就迎了上来,热心地介绍询问。

逛了一圈,不见在金簪玉翠上留心,倒是时时细看柜上的银饰锁制。

“这是长命锁?”

“是的,姑娘可是要送子侄,我这祥云楼的长命如意锁在江南可是数一数二,不仅做工精巧,样式也好。”

说着伙计还拿出了几个细细介绍。

“还有其他的吗?”

“就说姑娘赶的巧是吧,我们大师傅昨夜刚打好了一对龙纹祥云长命锁,还没拿出来,您稍等下。”

说完伙计就朝后堂跑去,十五继续挑挑拣拣。

“长命锁,你要买这个?”

鹏丞不太理解,这不过就是凡人自我心安的把戏,宁十五好歹是宗门修道之人,且经历这么多事下来,应该不会为此所累才对。

十五点头,“等会儿借我点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