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硬(2/2)
萧月音狐疑地松开了牙。
与此同时,耳边却是熟悉的气息,又湿又热,是裴彦苏凑近了说话:
“真儿消气了没有?”
她当然不会知道,从头到尾,他都当她是在吃金胜敏的醋,又不好直说,只能这样向他发泄自己的不满。
她第一次为了别的女人而吃醋,他高兴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制止她咬他?
只要她有那么一点点在乎他,即使把他咬坏了,他也根本毫不在意。
可是他言语间难以压抑的兴奋,却让萧月音犹豫了。
指尖摩挲着他手臂上那深深的牙印,她觉得自己又一次低估了身后这个男人,对萧月桢的爱慕和怜惜。
也对,昨晚他已经那般了,明明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最后他仍旧顾虑着先前的承诺,顾惜着萧月桢的身体,并没有真正与她圆房。
而妥协后他还是不小心伤了她,他又尽力弥补,以他的聪明智慧,她即使不说,他也知道她在生气什么。
只是他的这个问题,她仍抓着他裸.露的臂膀,暂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但恰在此时,外出的宫人们却回来了。
“就是这个,”说话的似乎是一名年长的宫人,以教人之姿:
“这是个特殊的酒壶,只要在倒酒时按住这个特殊的旋钮,酒壶里装的另一种酒液,便会从这个壶嘴里出来,神不知鬼不觉。”
萧月音被这样奇特的器皿吸引,从缝隙中看去,只见那年长宫人手中拿着一只鎏金酒壶,靠近把手处,确有一个火欧珀制成的小小旋钮,若不是知晓了酒壶中的关窍,恐怕只以为这旋钮是装饰的一部分。
这样的酒壶显然是为金胜春兄妹二人的大婚盛典所准备,萧月音正胡思乱想着各种可能,又听见那接过了酒壶的宫人,似乎并不将这酒壶当做多么重要的道具,与先前的宫人,闲谈一般道:
“当年太子和公主兄妹二人出生时,如今的宋王后也只是个小小的才人,刚怀了日后的二王子。宋氏一族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毫无势力不说,就连如今的宋润升宋大人也还只是个半大的孩子。转眼十七八年过去了,先王后因为诞育太子兄妹薨逝,宋才人做了新的王后不说,宋大人也爬到了中书令高位,权倾半个朝野。”
“是啊,”先前的宫人自然接话,“若不是朝中还有朴正运朴将军这样的老树在撑,恐怕宋氏一族在新罗的权势,要盖过大周的宋氏一族,在大周朝野的权势呢。”
之后两人的对话,萧月音却没怎么听了。
她想起了许多事,一下便从与裴彦苏的小情小爱之中跳脱出来,心头如同落了一块巨石。
一直到与裴彦苏离开了那间杂物房、离开了新罗的王宫,在宫外与静泓会和,她仍旧沉浸在沉闷的心绪之中。
以至于,在宋润升将他们三人送上马车时,她差一点忘记了基本的礼节,迟迟没有向宋润升道谢。
她的这些反常,自然都被静泓看在眼里。
是以上车之后,在向他的静真师姐和赫弥舒王子汇报自己面见新罗国王的种种时,静泓也忍不住,总是悄悄观察她面上的神色。
他如是道:
“如阏氏先前所料,新罗国王的身体,其实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么差。贫僧虽然没有机会上手为国王把脉,但观其气色神态,他能再活不少年岁,不在话下。”
“贫僧去时,听到那太德公主与准太子妃,在新罗国王面前将公主殿下好一顿夸赞。她们说,虽然为了避嫌,新罗国王不能召见公主与王子殿下,但公主到底是大周的公主,为了表达对大周公主的尊敬,到新罗太子他们大婚那日,一定要让公主坐在最尊贵的主桌,就在宋润升大人身旁。”
——“宋大人?”裴彦苏却在此时打断了静泓,他当然也察觉了萧月音的异常,从上车起便一直紧紧握着她的手,缓缓摩挲安抚,问静泓的这句,却带了几分不自觉的严厉。
静泓见他俊朗的面容难得闪过郁色,自己手中的佛珠也停下了拨动,沉声继续道:
“宋大人既是国舅又是中书令,这次新罗太子公主的大婚盛典,他将担当册封仪式的令官。”
“那太德公主与准太子妃的请求,他又是如何说的?”裴彦苏问。
“宋大人听国王的,国王允准了。”静泓如实说来,“除此之外,以现在新罗宫中如此复杂的局势,这一次宋大人冒险带公主与王子殿下入宫,却因为阴差阳错没有见到国王。贫僧愚见,在新罗太子公主的大婚盛典之前,恐怕是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一直到回到驿馆,萧月音仍旧不发一言。
与裴溯裴彦苏此行新罗的目的是为漠北与新罗结盟共同夹击渤海国,那些关于新罗内政之事,她并不想多管。
“既然那太德公主与准太子妃向新罗国王说了我的好话,我们为何不再试试找他们,看看能否有机会面见国王?”与裴彦苏一前一后回到房内,萧月音还是那身仆从打扮,直接坐到了书室的圈椅上。
紧随他们的戴嬷嬷和刘福多公公,一见两人气氛不对,便识趣退了出去。
裴彦苏绕到了大案对面,站住,与她隔着大案对视。
他墨绿的眸子如一潭深不可测的泉,无波无澜。
“其实,金胜春兄妹两人也没有什么不好。”她直直望着他,继续说着自己的见解:
“如果我们将这伪造的国书拿出来,告诉他们不与漠北结盟就会唇亡齿寒,他们应当会明白其中的利害,再带我们去见国王的。”
“沉默了这么久,是为了跟我说这个?”裴彦苏提眉,身形却未动。
萧月音眼帘一颤,又听他说来:
“入宫之前还好好的,为何突然变了态度,不再信任宋润升?”
指甲在圈椅的扶手上用了力,她以此掩盖自己的惊惶——
到底是裴彦苏,如此迅速,就将她转变态度的症结找到,还直截了当地问她。
狗鼻子狗眼睛这么敏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