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失(1/2)
第126章失
126
在刚刚离开萧月桓那处时,萧月音是有想过,直接冲到军营里去的。
她要当面告诉裴彦苏她的身份。
然而最初的那股冲动退却,理智回笼后,她却明白自己不该在今晚如此任性。
裴彦苏在宴上走时,看向她的眼神颇为复杂,似有千万种情绪。
想来,除了今晚得知公主乃是“双生姐妹”这个令他无比震惊的消息之外,城北八十里军营中事,应当也是十分棘手。
她本就亏欠他,不能再在这种时候给他添乱。
在驿馆的卧房里,萧月音面对着床榻,又想了很久很久。
她与他夫妻数月,也算对他的脾性了解颇多,萧月桓那些话也不是全无道理,也许她之所以有今时今日,确实有很大归功于他把她当做了萧月桢。
她的故事太长,理由太多,宴会时她没有选择坦率承认,到了独对的时候,反而怯懦更甚。
她想象着他回来之后,她对他坦白时的场景。
近来他们的关系比先前又要更进一步,他为正事奔波一整晚,一回来,一定会过来抱着她。
可能会到这张床榻上来,反正他一向喜欢这么做。
在沈州,在他出征之前的那一晚,她终于正式成为了他的妻子。在此之后,床榻便成为了他们每一个宿处最熟悉的地方,她夜夜耽溺于与他的亲密无间,他不可救药地沉迷。
而想象中今晚同样的时候,当她看着他风尘仆仆的俊容,看着他墨绿色瞳孔里如熠熠星光一般的期待,她怎么能开口,说她其实不是萧月桢。
又或者,她下定决心一次性说明白,她在他的怀里,双臂环住他的脖颈,字斟句酌地说起自己的身世,说起当初她是被弘光帝安排替萧月桢嫁给他,又因为他对她太好,便选择一直隐瞒下去。
不敢看他的双眼,怕看到令她伤心欲绝的冰冷,将她深深刺伤。
她让他失望了,再反复诉说对他动了真情,也会被他当做博同情的工具。
萧月音害怕极了,一想到这样的场景会在他回来之后发生,她便痛彻心扉。
所以她只能把话写在纸上,写在纸上,她面对的就只是冷冰冰的白纸。
不是他冷冰冰的眼神。
只不过,即使是写在纸上,她也反反复复数次,还是句不成句章不成章。谁让他满腹经纶,是大周开国三百年里唯一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呢?
她痛恨自己从前读书太少、从不在文墨上下功夫,到了今日这样尽诉衷肠的时候,她竟然写不出多么优美华丽的辞藻,来来回回都是狡辩之语。
桌案上的废纸堆成了小山,萧月音悄悄拭去眼泪,哽咽着让韩嬷嬷把写废的书信尽数烧毁。
如此往复,一直等到卯时初刻,她才终于写完了最后一笔。
所有的前因后果,她心潮的起承转合,她诉说了厚厚的一叠,深重沉彰。
不忍心再读一遍,她怕自己读完,会觉得像暴雨中摧折的浮萍,起起落落却终究不得归所。
一声长而轻的叹息之后,她揉了揉熬了一夜的干涩的双眼,将所有的信纸仔细装进了信封,用火漆封住后,再用临时新刻的私章,盖上。
私章上,是她的本名,“萧月音”三个字。
她必须要用真正的身份和他交白,半点隐瞒和欺骗,都不会再有。
而在信封的正面,她提笔,郑重写下了“裴彦苏亲启”五个字。
***
裴彦苏在军营中忙了整整一夜,一直到天已经亮了,才终于将所有事暂时摆平。
是原本的冀州总领克里奔暗地里使了坏,报复他刚到冀州时对自己的那些处置。军功是裴彦苏在漠北王廷的立身之本,随他一道来冀州的军队,全是当初在沈州与渤海国交战时和他一同立下汗马功劳的嫡系,他必须要慎重处理。
好在最后解决了,他把霍司斐留在那里,替他再稳住一两日。这次与周廷的交接顺利完成,如果没有意外,他们很快便会返回上京。
当然,是在他和他的音音坦诚布公之下。
在处理问题时他必须沉着冷静,可一有间歇想到音音,他的心便快要飞起来,恨不得立刻飞回音音身边,告诉她他昨晚在宴席上的话都是在逗她,他早就知道她是谁,他爱的人从来只有她。
而怀揣着快要跳出来的心,裴彦苏一路纵马飞奔,想象着和她坦白后她惊喜的模样,想他忍了这么久,终于可以当面唤她。
“音音。”
“音音。”
这样的激动让他控不住身.下骏马,马蹄撞碎了驿馆大门的门槛,裴彦苏却顾不得旁的,翻身从马背上跃下,正要踏上台阶,身后却传来裴彦荀的声音——
“冀北,你可算回来了,我正要找你。”
裴彦苏的心莫名一沉。
“我本来是来向姑母请安的,”裴彦荀正色,“过来不见姑母,原来……她一大早,带着公主出城去了,具体去哪里,没有人知晓。”
秋日的晨光熹微,在这露珠未干的时候原本应当温暖和煦,落在裴彦苏墨绿色的瞳孔里,却尽是千里冰封的寒彻刺骨。
石塑一般的他,犹如五雷轰顶。
他想起不久之前,萧月音突然向他提起,说如果阿娘想要离开漠北、离开乌耆衍单于,会如何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